安徽庐江王邦礼:当“猪倌”甩了穷帽
日前,记者跟随庐江县冶父山镇扶贫干部来到冶父山脚下的幸福村,见到了该镇的脱贫之星王邦礼,只见他正在院子里扫着地,水泥地面的院子不大,但干净整洁,夕阳笼罩下的小院显得格外温馨。
现年56岁的王邦礼因年轻时做篾匠活伤了眼睛,造成双眼二级残疾,2000年,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和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的聋哑妻子结婚,并育有一子。儿子的出生给王邦礼带来了希望,也让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孩子刚出生时家里最困难,特别是三岁以前。”那时候,王邦礼家里家外一把手,一边要操心外面的农活,一边还要照顾孩子。“一天在外做活要回来好几趟,给孩子要喂奶,患尿片。”
最让王邦礼记忆深刻的是儿子两岁时,那会儿正在忙“双抢”,一天晚上他在晒场上打稻到一点多回家,发现儿子趴在床上嚎啕大哭,嗓子都哑了。
为了生计,王邦礼不仅种着6亩田,还四处打零工,在工地搬砖、扛水泥、帮绿化公司栽树、编箩筐……他片刻不得闲。
儿子一天天长大,王邦礼却一天天变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眼疾的加重,王邦礼已经打不了零工、做不动田了,一家的生活来源完全靠吃政府低保。
2014年,王邦礼家被幸福村识别为贫困户,在各项扶贫政策帮助下,他家当年就脱了贫。虽然摘了“穷帽”,可王邦礼还是在家搞起了特色养殖,总共养了20头猪和3头水牛。
“眼瞅着儿子要上大学,我不能啥也不干,全靠政府啊。”王邦礼告诉笔者,每天天没亮起床割草,因为3头牛吃草量大,所以他要走很远的路去割草,割完草回家喂牛吃草,再喂猪,最后自己随便吃点早餐又要下田干活。“田地流转出去几亩,还剩一亩多地,自己种点农作物。”
去年,王邦礼申请了光伏电站项目,现如今已并网发电,每年能增加1500余元收入,加上养殖收入,家庭年收入已突破2万元。今年4月,王邦礼又加入了养虾合作社,一次性交600元,每年就能拿到2000元的分红。
“虽然他眼睛不好,但人很勤快,家里家外都被他收拾的很干净。”和王邦礼认识几十年的辛福村治安主任夏云余告诉笔者,“十几年前,王邦礼家穷得都揭不开锅,如今有了好的产业扶贫政策,他自己又勤快肯干,才逐渐脱离贫困,眼看着日子越过越好,我也替他开心。”
现年56岁的王邦礼因年轻时做篾匠活伤了眼睛,造成双眼二级残疾,2000年,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和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的聋哑妻子结婚,并育有一子。儿子的出生给王邦礼带来了希望,也让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孩子刚出生时家里最困难,特别是三岁以前。”那时候,王邦礼家里家外一把手,一边要操心外面的农活,一边还要照顾孩子。“一天在外做活要回来好几趟,给孩子要喂奶,患尿片。”
最让王邦礼记忆深刻的是儿子两岁时,那会儿正在忙“双抢”,一天晚上他在晒场上打稻到一点多回家,发现儿子趴在床上嚎啕大哭,嗓子都哑了。
为了生计,王邦礼不仅种着6亩田,还四处打零工,在工地搬砖、扛水泥、帮绿化公司栽树、编箩筐……他片刻不得闲。
儿子一天天长大,王邦礼却一天天变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眼疾的加重,王邦礼已经打不了零工、做不动田了,一家的生活来源完全靠吃政府低保。
2014年,王邦礼家被幸福村识别为贫困户,在各项扶贫政策帮助下,他家当年就脱了贫。虽然摘了“穷帽”,可王邦礼还是在家搞起了特色养殖,总共养了20头猪和3头水牛。
“眼瞅着儿子要上大学,我不能啥也不干,全靠政府啊。”王邦礼告诉笔者,每天天没亮起床割草,因为3头牛吃草量大,所以他要走很远的路去割草,割完草回家喂牛吃草,再喂猪,最后自己随便吃点早餐又要下田干活。“田地流转出去几亩,还剩一亩多地,自己种点农作物。”
去年,王邦礼申请了光伏电站项目,现如今已并网发电,每年能增加1500余元收入,加上养殖收入,家庭年收入已突破2万元。今年4月,王邦礼又加入了养虾合作社,一次性交600元,每年就能拿到2000元的分红。
“虽然他眼睛不好,但人很勤快,家里家外都被他收拾的很干净。”和王邦礼认识几十年的辛福村治安主任夏云余告诉笔者,“十几年前,王邦礼家穷得都揭不开锅,如今有了好的产业扶贫政策,他自己又勤快肯干,才逐渐脱离贫困,眼看着日子越过越好,我也替他开心。”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