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炜皓·我的诗歌与乡村文明
“我站在台峰——德育基地门前遥望/
远处的山峰在蓝天下/
展开它蔚蓝的胸怀/
听——多少记忆的绿叶/
多少时光的鸟声/
被它揽入怀中沐浴阳光/
经历春夜雨后的白茶/
绿在它的内心/
一棵棵缄默不语的树/
让叶子明白:为什么泥土把血红的/
杜鹃花 紧紧握在手中”
这是最近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台峰情》书籍封面选发该书入选诗人王炜皓《台峰组诗》中《遥望》一诗的诗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于乡村文明,复兴乡村文明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福鼎台峰村自然生态,山茶飘香,碧海蓝天,风光秀丽,更是一块让后人敬仰的红色英雄文化之地,爱国爱乡文化教育基地,它是革命年代原中共霞浦县委书记,英烈王勤宗的家乡,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政宁德扶贫攻坚期间的亲密战友,2017全国扶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原宁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闽东日报》总编王绍据的家乡。很荣幸,我于2015年夏到台峰调研时有感而写的《台峰组诗》,被台峰人,(与我父亲同龄)原福鼎市教育局局长,福鼎市政协常委,作家王为美主编的《台峰情》(由中国作协会员,福建省炎黄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原宁德市委副书记、福鼎市委书记唐颐作序。)《台峰情》一书收入了记写王勤宗、王绍据等台峰优秀代表人物的文章,我的《台峰组诗》作为唯一抒写台峰之行感受的新诗,并且组诗中的《遥望》一诗被作为书籍《台峰情》的封面用诗,深受鼓舞。对国家来说,这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振兴乡村战略”下的一项乡村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兴村”的重要实践。对个人来说,我认为:人的一生极其短暂,极其珍贵,有诗作伴的人生,就犹如拥有台峰秀丽的风光。我始终认为: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乡村是诗人的心灵故乡,精神家园。作为乡村出生,乡村长大,对乡村民生疾苦,乡村文明遭受破坏污染之痛,有着深刻体验的诗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发展乡村生态文明,促进乡村文明复兴,是我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而神圣的使命。
弘扬民族文化情怀,复兴乡村文明情怀,发展生态文明情怀,让我近几年来走进海西一个个乡村调研、采风,创作发表一首首(篇)抒写乡村的诗文,发表于《中国诗歌网》《央视网》《灵溪文学》《太姥山》《宁德文艺》《东方散文》《世界汉诗》等网络与刊物,并被矾山镇政府,灵溪镇政府,和平古镇镇政府,厦门朗诵学会等地方政府公众平台选发,受到很多地方政府有关领导,乡镇与村书记的赞扬与分享——:1.王炜皓先生:您好!很高兴阅读你创作祖宗文化遗产并发表在《世界王氏网》与《土豆网》《厦门朗诵学会》公众平台(著名朗诵家彭鹭先生朗诵)并荣获《世界汉诗》主办的第二届“诗与远方”诗赛三等奖的诗作《建瓯五凤楼》,我代表建瓯市委市政府与全市人民向您为建瓯——闽国帝都“五凤楼”文化的诗意弘扬与传播及对建瓯市未来文化旅游发展的指导与积极建议所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原建瓯市副市长,建瓯市杨荣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廷生)
2.明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钱部长与夏阳乡汤乡长对我调研明溪夏阳乡紫云村、御帘村及闽学鼻祖、理学家杨时故里龙湖村创作的《紫云》《御帘》(组诗)《龙湖》赞扬与立即分享。
3.永安清水乡温书记对创作发表《中国诗歌网》的诗作《清水》赞扬与分享。
4.王炜皓先生:您好!
读了你《廊桥水乡》现代诗,意境优美,确实是好诗!难怪寿宁县犀溪镇西浦村赞不绝口,我也将推荐给我的同学群分享。我同学群都是退休之人,过去多与文字打交道,他们中不乏爱好业余写作的,一定很欣赏你诗作。
看了你简介,得知你的作品丰富于市,是个有影响大诗人,向你学习了!谢谢!
(原 福建省林业厅干部,西浦村旅游者——郑敏华)
(王炜皓,浙江苍南人,开闽王王审知之后,福建生态建设促进会常务理事,福建老子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华道德文明人生事业总联盟副主席,全球特色小镇联盟中国委员会特邀专家,《中国规划网》特邀副总编)


最新推荐
- · 老家来人啦!
- · 儋州王氏家谱编修圆满收官,王大伦老先生挥
- · 额尔古纳的夏天
- · 固始县委领导莅临福州调研访问
- · 我与世王会亦鸣秘书长的结缘
- · 王昱(王宗浩子)
- · 王大举(王伯大堂弟)
- · 第十八届世界王氏联谊大会精彩回顾
- · 世王聚吉 光耀宗林——吉林经济发展大会暨
- · 王氏始祖姬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