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文史专家经考证确定:三茅王氏系高邮“二王”后裔

2017-12-21 17:51:21来源: 扬州网-扬州日报

打印 字号: T|T

三茅王氏祠堂门前的石狮。
扬州网讯 (记者 孔茜) 高邮二王,即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他们将训诂学研究推向顶峰,被时人称为“高邮学”、“独绝千古”。近日,经专家学者现场走访调查,并结合史料记载加以考证,推断仪征三茅王家祠堂就是高邮“二王”的祠堂,三茅王氏为高邮“二王”后裔。
去年,仪征文史学者巫晨专程赴天长寻访,在荒草丛中找到高邮王引之墓碑,随后在查阅《王念孙王引之年谱》一书时,他看到“(道光十五年)引之仲子彦和,筑王氏专祠于仪征,请陈奂书祠额。”,这一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这里所提到的“王氏专祠”在仪征的什么地方呢?
今年8月18日巫晨受邀到新城镇政府参加《新城镇志》发布会,《新城镇志》中提到了“王家祠堂遗址”条目,对于这一遗址,资料上记载:王家祠堂遗址,位于新城镇三茅村人三组,建于清末民国初,占地约6666平方米,挂有先祖王天官和两位夫人的画像,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灵牌。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毁于火灾,1958年残垣拆除。
获得这一重要线索后,巫晨很激动,这个“王家祠堂”是不是就是史料中记载的王彦和在仪征修的王氏专祠呢?遗憾的是,资料上记载的“王家祠堂”遗址只剩一对石狮子,且也已经搬离原址。
那么,资料中记载的祠堂内挂着的“王天官”又是谁?新城镇党委委员、宣传科长王秋月邀请巫晨,一起走访了生活在仪征的王氏后人赵广华(王训世)和王佐世,得知,王家祠堂最后的主人是王保贞和王全贞,当地人称其为大少爷、二少爷。
近日,王秋月兴奋地告诉记者,经巫晨多方走访考证,已经确认仪征新城镇三茅村的王家祠堂供奉的“王天官”正是清朝道光七年工部尚书王引之;祠堂的倡建者是王引之次子王彦和;首次迁入仪征的高邮二王后人,是王彦和四子王恩灜。王恩灜生有儿子王秉忠,王秉忠生有儿子王保贞、王全贞,即三茅本地人称呼的“大少爷”和“二少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