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于庐陵太原王氏始祖王该上源的结论的公告》的异议
关于庐陵太原王氏始祖王该上源的结论的公告
各地分会、各位宗亲:
在2016年12月25日召开的吉安太原王氏族事研讨会上,与会的各地代表经过认真讨论,一致签字同意把庐陵太原王氏始祖王该确定为太子晋的第五十五世。现将完整世系公示如下,供各地在新修家谱时参考。
1世 晋 (灵王讳泄心之长子)—
2世 宗敬 —
3世 凤 —
4世 覃 —
5世 渠 —
6世 丰 —
7世 芝 —
8世 亿 —
9世 错 —
10世 愤 —
11世 渝 —
12世 息 —
13世 恢 —
14世 亢 —
15世 頣 —
16世 翦 —
17世 贲 —
18世 离(子二 元 威)—
19世 威 —
20世 志 —
21世 珣 —
22世 言 —
23世 嶹 — 峙
24世 嶔 —
25世 彝 —
26世 勖 — 彞
27世 励 —
28世 霸 —
29世 咸 —
30世 甲 —
31世 甫 —
32世 畊 —
33世 恬 —
34世 泽 —
35世 昶 —
36世 湛 —
37世 承 —
38世 述 —
39世 坦之 —
40世 愉 —
41世 缉 —
42世 慧龙 —
43世 宝兴 —
44世 琼 —
45世 遵业(广业、延业、季和)—
46世 松年 —
47世 邵 —
48世 孝柔 —
49世 敬德 —
50世 贯 —
51世 臻 —
52世 泰叔 —秦叔
53世 谋 —
54世 吉 —
55世 该
特此公告
吉安太原堂文史研究会
2016年12月26日
此“世系”与其他谱书相对照不同之处如下:
其他谱书有“第26世 彞”,故至该为56世。
吉安太原堂文史研究会视“第25世彝” 与“第26世 彞”相同,留“第25世彝”,废除“第26世 彞”故该为55世。
●我以为“彝”与“彞”音同但字不同,先祖们为什么这样写,是历史的遗留问题,现在无法起古人于地下,呌他们自已来说,就即是来说了,你也未必就相信。
在历史上,例如王羲之之子,有玄之、凝之、献之…,孙有静之…悦之,能说他们是同一代吗?。无论从史学理论、史料学、版本学角度,我们可以研究、探討、论证它,在没有找到公认的确凿证据情况下,不要轻易结论,参会的几十人每个都能拿出他们考证的结论吗?请公布出来分享。不是考证,而是在会议上“认真讨论”就一致通过了,这一轻率地以一人提议众人附合举手表决的方式取舍历史学术问题,这是对历史问题极不慎重也不严谨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再譬如,不能用举手表决“曹操是好人或是坏人”、“秦始皇是暴君或是明君”一样,不能強求统一。
在世界上从未听说过对历史学术问题可以用表决方式来统一。不妨我们可以把各个版本的不同点并列出来,让人们了解。
●在这次编撰《庐陵太原王氏通谱》过程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例如王该第九世王祥之子:王亹、王亶、王奭、王充的传世名字,其中王亶字诚庵,号念五郎,岀任湖南郴阳训导职,离任归乡时路过卢阳荷塘﹙今汝城县荷塘乡﹚定居于此,有子三:万八郎﹙留居蟠溪﹚、万九郎﹙迁居双溪﹚、万十郎﹙王彩华迁居宜章里田乡上渡栗溪﹚。
如汝城,宜章,宁乡县八都大冲、迥龙湾王氏庭玮公后裔必胜公流源流,庐陵王氏广东乳源县元发公上下源流谱等族谱,都有这样的记载。
栋头谱则有不同的记载。
这段记叙有不同版本,希望认真考证,不要贸然改变原本,应保留为宜,无论采用何种版本传承,均应将不同版本的记叙并列出来,供人们了解,切不可再用会议举手表决方式断决,使人笑话。
希望能将此件资料复印后在本月中旬召开的吉安太原堂文史研究会2017年年会上分发给各位参会代表参考。
重庆 王崇溥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