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风采 王雅丽:把红色故事讲给每一位游客
“能够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我深感荣幸,更深知责任重大。我要把老区发展红色旅游最基层的民生诉求和最迫切的问题反映上去,也会与全国各地的代表沟通交流,学习经验,在未来工作中建言献策,付诸实践,时刻不忘一名党代表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努力为老区红色旅游发展当好服务者、做出新贡献。”党的十九大代表、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革命纪念馆副馆长王雅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王雅丽,山东莱州人,2007年,21岁的山东姑娘王雅丽因为爱情跟随在莱州服兵役的华池籍帅小伙高宇洋来到华池安家。随后,她通过全县竞聘成为南梁革命纪念馆专职讲解员。
9年多来,王雅丽从一名讲解员成长为博物馆副馆长,把红色故事讲给每一位游客。她说,“南梁精神是这个时代下需要的一种精神,可以鼓舞人们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带来正能量。”
南梁革命纪念馆坐落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1929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到陕甘边一带宣传革命真理,开展武装斗争,并于1934年11月成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为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甘肃省委、省政府于1985年决定筹建南梁革命纪念馆,现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首批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08年5月,王雅丽正式上岗接团。回忆起第一次带团的经历,她说,“一紧张就忘词,一忘词就更紧张,指向展板的手都是颤抖的。”讲解实践让王雅丽意识到,“做一名合格的讲解员,不仅要熟记纪念馆的人文历史,还要上晓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游客会提出什么问题。”
为了让讲解更具感染力、更加吸引人,王雅丽还对陕甘革命历史进行深入挖掘,编写了很多红色小故事,学会不少红色革命歌曲,并把自编的快板词《赞华池》穿插其中。她还十分注重“因人施讲”,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总结出五套讲解方案。
2009年,王雅丽接待了一批来自陕北的游客,其中一位70多岁的老人看到自己7位长辈的名字出现在纪念碑上时,感慨万分、老泪纵横。他握着王雅丽的手一再表示感谢:“谢谢你们让世人记住了他们的名字!”这件事对王雅丽的触动很深,她说:“讲解不应是冷冰冰的讲述,而应是有血有肉有事实的精神感染。”
王雅丽在做好讲解工作的同时,还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从2009年开始,王雅丽先后参加国家、省、市、县级演讲及讲解技能大赛近20场。这些比赛不仅锻炼了她的讲解技巧,也让她斩获多项大奖,如全国红色旅游导游员(讲解员)电视网路大赛三等奖、甘肃省文博系统演讲赛一等奖、甘肃省巾帼建功标兵、甘肃省优秀导游等30多个荣誉称号。
2014年,由于工作出色,王雅丽被提拔为南梁革命纪念馆副馆长,同年又被聘为延安干部学院特聘讲解员,承担延安干部学院南梁教学基地现场教学任务。
2015年,华池县成立了甘肃省第一支女子民兵队伍,王雅丽任女子民兵连连长。在王雅丽的带领下,60多位女子民兵队伍组建了南梁艺术团,编排了《跟上刘志丹上南梁》等10多个红色节目,并走村入户宣传政策、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等,成为华池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2016年,王雅丽积极推动南梁革命纪念馆创建了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性地组织开展流动展览和社教活动,推动南梁“红色文化”走进学校、社区、部队,让普通民众更好地了解南梁革命历史。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在离家千里之遥的大西北,王雅丽无怨无悔地奉献着青春,脚踏实地地书写着历史。王雅丽说,“我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我要通过自己的讲解,让更多人了解红色革命历史,让我们接过先辈们手中的革命旗帜,继续走好我们新一辈的长征路。”(记者 徐万佳)
王雅丽,山东莱州人,2007年,21岁的山东姑娘王雅丽因为爱情跟随在莱州服兵役的华池籍帅小伙高宇洋来到华池安家。随后,她通过全县竞聘成为南梁革命纪念馆专职讲解员。
9年多来,王雅丽从一名讲解员成长为博物馆副馆长,把红色故事讲给每一位游客。她说,“南梁精神是这个时代下需要的一种精神,可以鼓舞人们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带来正能量。”
南梁革命纪念馆坐落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1929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到陕甘边一带宣传革命真理,开展武装斗争,并于1934年11月成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为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甘肃省委、省政府于1985年决定筹建南梁革命纪念馆,现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首批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08年5月,王雅丽正式上岗接团。回忆起第一次带团的经历,她说,“一紧张就忘词,一忘词就更紧张,指向展板的手都是颤抖的。”讲解实践让王雅丽意识到,“做一名合格的讲解员,不仅要熟记纪念馆的人文历史,还要上晓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游客会提出什么问题。”
为了让讲解更具感染力、更加吸引人,王雅丽还对陕甘革命历史进行深入挖掘,编写了很多红色小故事,学会不少红色革命歌曲,并把自编的快板词《赞华池》穿插其中。她还十分注重“因人施讲”,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总结出五套讲解方案。
2009年,王雅丽接待了一批来自陕北的游客,其中一位70多岁的老人看到自己7位长辈的名字出现在纪念碑上时,感慨万分、老泪纵横。他握着王雅丽的手一再表示感谢:“谢谢你们让世人记住了他们的名字!”这件事对王雅丽的触动很深,她说:“讲解不应是冷冰冰的讲述,而应是有血有肉有事实的精神感染。”
王雅丽在做好讲解工作的同时,还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从2009年开始,王雅丽先后参加国家、省、市、县级演讲及讲解技能大赛近20场。这些比赛不仅锻炼了她的讲解技巧,也让她斩获多项大奖,如全国红色旅游导游员(讲解员)电视网路大赛三等奖、甘肃省文博系统演讲赛一等奖、甘肃省巾帼建功标兵、甘肃省优秀导游等30多个荣誉称号。
2014年,由于工作出色,王雅丽被提拔为南梁革命纪念馆副馆长,同年又被聘为延安干部学院特聘讲解员,承担延安干部学院南梁教学基地现场教学任务。
2015年,华池县成立了甘肃省第一支女子民兵队伍,王雅丽任女子民兵连连长。在王雅丽的带领下,60多位女子民兵队伍组建了南梁艺术团,编排了《跟上刘志丹上南梁》等10多个红色节目,并走村入户宣传政策、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等,成为华池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2016年,王雅丽积极推动南梁革命纪念馆创建了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性地组织开展流动展览和社教活动,推动南梁“红色文化”走进学校、社区、部队,让普通民众更好地了解南梁革命历史。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在离家千里之遥的大西北,王雅丽无怨无悔地奉献着青春,脚踏实地地书写着历史。王雅丽说,“我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我要通过自己的讲解,让更多人了解红色革命历史,让我们接过先辈们手中的革命旗帜,继续走好我们新一辈的长征路。”(记者 徐万佳)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