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王文:伤痕是军人的勋章
(原标题:老兵王文:伤痕是军人的勋章)
编者按:他们来自江河湖海,却囿于昼夜、边防与爱。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建立至今,不同发展时期,陆续有许多官兵退出现役。他们或许不是元帅不是将军,但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老兵。
据权威部门统计显示,我国现有退役军人5700多万,并以每年几十万的速度递增。这些老兵,服役时,是军队栋梁;退役后,是中国脊梁。
虽然他们双手不再紧握钢枪,身躯却跟端枪时一样笔直;虽然他们生活里不再有军歌嘹亮,但心房中跳动的心,却仍有着军营鼓点的节拍。
他们把军营的习惯带入退伍后的生活,默默奉献、无悔担当,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
每一个步入人民军队的人,从融入这个伟大行列的那一天起,就记住了一个朴实的道理: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不能辜负祖国和人民的厚望。
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家国天下。
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红网益阳站记者采访了当地多位优秀退伍军人代表,向广大读者呈现他们在“人生第二战场”积极转型发展,带头建设家乡、带头促进和谐的感人事迹。

昔日王文帅气的军装照。
档案:王文,1968年出生在湖南益阳。退役后在中国银行益阳分行从事保卫工作,后提升为财务运营部客户经理。2015年创办资水阳光助残志愿者团队,后经益阳市民政局批准注册,2017年2月28日正式更名成益阳市仁爱志愿者协会。

现在的王文近照。
1987年入伍,1991年退伍,穿军装的那四年是王文心中永恒的记忆。“我去当兵啊,其实挺意外的。”说到当兵的契机,王文言语间有些得意,“当时我们班四十二个男生,四十一个报名应征,就我没报。最终在班主任的劝说之下,我去了,结果就我一人应征上了。”
四年的军旅生活,有离乡远行的感伤,有初期操练的艰苦,有喜获嘉奖的欣慰,有生死搏斗的未知……这一点一滴汇成了王文记忆里一帧帧难忘的画面。

时隔二十年,王文大腿上的伤疤仍清晰可见。
虽然退伍多年,但王文仍长期坚持部队纪律,准时起床,从不拖沓,在单位说话做事也是雷厉风行。“军人嘛,做事就要利索点。”而他的军人作风也延续到了军队之外。
1997年,与家人在公园游玩的王文,忽听得有人喊“有人落水了”他二话没说,一头扎进了湖水中,顺利将失足落水的少年解救上了岸。在确保其安全之后,安静离开。2015年,王文创办仁爱志愿者协会,与同行人一起自筹自备,访老助孤,向需要帮助的人伸以援手。
王文这样的情怀也延续到了儿子身上。“我儿子的6?1都是要跟我去敬老院的。”除了游乐场和麦当劳,王文还总是喜欢带着儿子走访敬老院,穿梭在老人堆里,陪他们说笑逗乐,送去温暖。他说军人有责任宣扬社会正能量。
“人虽然退伍了,但在心中我永远是个兵。”退伍之后,王文职位几经周转,在中国银行从最开始的保卫,做到如今的财务运营部客户经理,他兢兢业业,仍然以最初的军人标准要求自己。
王文说:“曾是一个兵,永远是个兵。”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