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一個字,獎勵10萬元:安陽甲骨文的百年命運

都說河南文明久遠,文化燦爛。
久遠到哪種程度?久遠到從夏朝開始河南就是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燦爛到哪種程度?燦爛到安陽殷墟挖掘出的中國最古老的成熟漢字甲骨文,到現在還有絕大部分無法破解。
那可是承載著中原大地上一個王朝的秘密啊!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位於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這幾天想了辦法:面向社會征集破譯未釋讀甲骨文的研究成果,經過專家委員會鑒定通過的,單字獎勵10萬元。對存爭議甲骨文作出新的釋讀並經專家委員會鑒定通過的研究成果,單字獎勵5萬元。
一字千金。大家在熱議獎金同時,不妨了解下甲骨文發現以來的百年命運。

中藥
王府井大街錫拉胡同西頭路北的一座大宅院裡,年過半百的王懿榮,正來回踱著步子。身染瘧疾的他病情不穩,久治不愈,內心不免焦躁。
身為南書房行走、國子監祭酒(當時朝廷最高學府的校長),地位和經濟條件決定了他有能力四處求治。
一天,經友人介紹,一位深諳藥性的老中醫給他開副藥方。他略懂醫道,見藥方裡有一味藥叫“龍骨”,甚感奇怪,便讓家人去購買此藥。
抓回“龍骨”,打開查看,具有金石學功底的他發現,所謂“龍骨”是些大小不一的骨頭片,有的骨片上有許多非常規律的符號,很像古代文字,卻又無法斷定。
他大為詫異,命人再次購買“龍骨”,可惜早被搗碎。於是他親臨藥鋪,將劃有符號的“龍骨”全部買下,並告訴掌櫃,今后如再收到“龍骨”萬不可搗碎,他高價全收。
不久,山東濰縣古董商人范維清在安陽收購有大片“龍骨”,被人引薦給王懿榮。第二年春,范維清又帶來八百余片“龍骨”,其中一片刻有52個字,王懿榮照例全數購下。
消息傳出,古董商人紛紛向其兜售“龍骨”,旋即搜集到一千五百余片。
接下來,王懿榮對“龍骨”反復推敲、排比、拼合,他了解到這些“龍骨”是龜甲和獸骨,上面的符號是用刀刻上的文字,裂紋則是高溫灼燒所致。
“細為考訂,始知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則確在篆籀之前。”王懿榮確認這些甲骨上所刻符號確屬一種文字,早於先秦時代青銅器上的文字。
安陽
王懿榮收購“龍骨”的異常舉動,引起他人注意,好友劉鶚等派人到河南多方打探,皆以為甲骨來自河南湯陰。
后經劉鶚好友羅振玉多方查詢,終於確定甲骨出土於河南安陽洹河之濱的小屯村,這裡與古文獻記載的商朝后期的殷都所在地相吻合。
好消息接踵而至,王懿榮卻沒等到更多。驚世研究剛開始,八國聯軍入侵,他便以身殉國。

其后王家家道中落,家中古物多被出售。劉鶚悉數購入王氏所藏千余片甲骨,又陸續向北京古董商收購,約得五千余片。
在羅振玉建議和幫助下,劉鶚於1903年11月拓印《鐵雲藏龜》一書,將甲骨文資料第一次公開出版。不久,學者孫詒讓根據《鐵雲藏龜》的資料,又寫出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專著《契文舉例》。
至此,在世界文明中影響深遠的甲骨學誕生了,領域內產生了大批牛人,其中有羅振玉(號雪堂)、王國維(號觀堂)、董作賓(號彥堂)、郭沫若(號鼎堂)“甲骨四堂”,每人皆是一代宗師,名震寰宇。
更重要的是,甲骨文的發現拉開了中國近代考古大發現序幕,肯定了一個距今3000多年、長達600多年朝代的真實存在。
由於弄清了甲骨出土的地點,從1928年秋到1937年夏,考古人員在安陽小屯村一帶進行了長達10年考古發掘,不僅先后發現了總計24900多片甲骨,而且發現了商代后期的宮殿、宗廟遺址和王陵區,出土了大量珍貴的銅器、玉器、陶器,從物質文化上提供了殷墟為商代王都的証據。
殷墟成為世界聞名的古文化遺址,又一次震動了中外學術界。
難題
長話短說。甲骨文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漢字,記錄了殷商時期祭祀祖先、農作物豐歉、天時氣象變化、戰爭勝負,乃至生育、疾病等社會和生活內容。
王國維曾對甲骨卜辭中所見到的商代諸先王、先公,對照《史記》記載做過詳細的考証,從而証實了《史記》中《殷本紀》的可信性。

截至目前,發現的甲骨超過10萬片,文字數5000多,然而,我們能夠認讀出來的,卻隻有1000多個字——可以說,甲骨文中隱藏著中華民族的一段隱秘歷史。
“比如破解了一個名詞或者一個動詞,那麼就帶活了一大批甲骨文書,也就能讓我們更了解當時的歷史。”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的朱彥民教授長期從事甲骨文和殷商史的研究工作,他說,如今哪怕只是成功破解一個甲骨文,對於歷史研究都意義重大。
意義何其重大,困難如重重高山。朱彥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等待人們釋讀的甲骨文,任何一個字的破譯都將是一場“攻堅戰”,因為容易釋讀的早就被先人破譯了,剩下的字不但難解,而且現代人的古漢語功底遠沒有古人深厚。
也許是為激發大家對甲骨文破譯的熱情,中國文字博物館面向社會發出了懸賞令。
其實,中國文字博物館自2016年10月28日起便組織實施了甲骨文釋讀成果專項獎勵計劃,面向海內外公開征集優秀成果並予以獎勵,獎勵和參選要求與這次公告內容一致。
三千年甲骨,究竟何人能來識?河南,在等待。(金水河記者王不動)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姓起源
- · 中华百家姓和全球十大华人姓氏
- · 福建伍氏的辉煌历史
- · 福鼎西阳村现存文物古迹及人文景观介绍
- · 刘与李是历史上称帝最多的姓氏
- · 神奇的姓氏--
- · 陈姓起源
- · 关于成立云门林氏宗亲理事会的决定
- · 吴姓起源
- · 福鼎桐城丹岐张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