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车师傅王能泰:31年他用手艺"守护"师生
原标题:31年他用手艺"守护"师生 ——修车师傅王能泰摆摊吉安三中不曾挪窝

正在维修自行车的王能泰
7月2日,在吉安三中门口,记者采访了一位维修自行车的师傅,听他讲述了他与维修自行车的故事。
这位师傅叫王能泰,今年61岁,30岁开始干起维修自行车这一行。31年来,王能泰不知磨破多少双手套、用坏多少个打气筒,但他的维修摊一直扎根在吉安三中附近。如今,他也“桃李满天下”,每逢节假日,总有几位学生回来看看他,陪他唠唠嗑。王能泰笑着说:“能为学生提供方便,也是一种幸福!”
为学生老师提供便利
王能泰告诉记者,他曾从吉州区下放到青原区东固,几年后又从东固回到吉州区。回到吉州区时,王能泰正而立之年,又恰巧自行车盛行。王能泰凭借在下放时练就的强健身体,很快学会了维修自行车这门手艺。一个装满螺丝刀、扳手的工具箱,一张小板凳,王能泰开始了他的维修自行车生涯。
王能泰也是从那天起,就把摊位定在吉安三中附近。生意火爆时,王能泰曾在学校旁租了一间门面,为学生老师提供便利。随着时代的进步,交通工具也在日渐发生变化,电动车、摩托车、小轿车慢慢进入市民的生活,王能泰的生意也越来越惨淡。
当收入无法支付房租时,王能泰便买了辆三轮车,将维修工具都放进这只有方寸大小的三轮车里,并在吉安三中门口的绿化带旁,搭起了他的生意摊。一把遮阳伞,一辆老旧的挂满自行车轮胎的三轮车,便成了他的招牌。
31年修出了过硬手艺
“王师傅,你帮忙看下我的车,链条好像太长了。”7月2日上午9时许,家住吉州区创天丽景城小区60多岁的市民黄先生,推着一辆古老的自行车来到王能泰的摊位前进行维修。“嗖”的一声,王能泰利索地将自行车翻转,倒立在地上,一手带上黑的看不见白的手套,一手拿起扳手等工具,认真地为自行车“做检查”。据黄先生介绍,他这辆自行车从买来到现在已十几年了,只要有点毛病都是找王能泰修理。不管什么毛病,王能泰准能将自行车修好。黄先生笑着说:“王师傅不仅手艺过硬,收费还很便宜。”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就几十年。看看工具箱内一排排被机油染黑的工具,王能泰既欣慰又感慨。今年,已是王能泰从事维修自行车行业的第31个年头。31年来,无论天晴下雨,王能泰从未“旷工”。每天早上6时30分出门,最晚7时30分到达摊位。中午便在学校食堂吃饭,直到18时30分才开始慢慢收拾行当,踏上回家的路。
31年来,王能泰每天重复着他的事业。一天下来,不知道要弯多少次腰,下蹲多少次。有时蹲得腿发麻,自行车的疑难杂症还未治好。“幸好,当年下放时锻炼了强健的体魄,否则,现在一把年纪怎能吃得了这个苦。”王能泰一边蹲着补胎,一边有些自豪地对记者说道。
确实,维修自行车是门技术加耐力活,不仅需要过硬的技艺,更需要强壮的身体素质。
王能泰的维修日子过得并不孤独,他有一群忠实的“粉丝”———一群住在附近的退休市民。每天都有三五个人坐在王能泰的摊位旁,陪他聊天。
仍将继续坚持修车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的队伍逐渐缩小,维修自行车的活儿也逐渐减少。但对王能泰来说,维修工具的损耗量却并没有下降。
王能泰指着三轮车上的3个打气筒说:“每年至少要用坏8个打气筒。”原来,王能泰摆摊不仅维修自行车,更多的是免费为市民提供自行车打气等服务。一到放学时间,一群学生便排着队来王能泰这打气。
王能泰是一位维修自行车的师傅,更像是一位一直守护在校园外的“老师”。王能泰称,看着一届届学生毕业,他也很激动,就像自己的学生毕业了一样。碰到节假日时,不少学生仍会回母校看看。此时,他们也会来到王能泰的摊位前,陪王能泰聊天。每每提起此事,王能泰的脸上都难掩内心的骄傲与自豪。虽然家庭自行车正慢慢淡出市民的生活,共享自行车渐渐走进市民的视野,但王能泰称,他将会一直在吉安三中旁,将这份维修自行车的事业做下去。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