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龙游这处仙境般的景色 你不容错过

2017-07-02 11:16:28来源:龙游旅游

打印 字号: T|T
雨一直下,很多地方被泡了,着实令人心塞。但是暴雨也不是全无好处,它洗刷了城市的尘埃,褪去各种浮躁和喧嚣,清新湿润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距离龙游县城30公里的一处村庄,雨后显得更加朦胧灵动,充满着诗情画意。它就是龙游县横山镇的天池荷花景区。
龙游有种莲传统,据旧《浙江通志》记载,南宋乾道四年,即公元1169年,龙游知县林自立,试种白莲,并建白莲桥以示纪念。
龙游县的横山镇天池村以十里荷乡而闻名。天池村栽莲历史已800多年,爱莲到了极致。
全村千亩荷池,养莲蔚然成风。看村民家门前的一口青花瓷瓮,清水浮叶,孤高的花苞才露尖角。现今,消失于历史的白莲桥在这里复原,村口最大的莲池内铺了赏荷道、立了观荷台。
周敦颐说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然静距离观荷,另有一番乐趣。仙子凌波去,蜻蜓觅浪来。漫步赏荷道,花叶间多见红蜻蜓,这小生灵舞动着,轻轻点水,却不急于飞出一花一叶。
独乐不如众乐,这个曾相对封闭的村庄,引来越来越多的君子花知音。除了荷花供赏,很长一段时间里,莲子是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天池荷花,明清时达到鼎盛。许多农户家还保留着明清时种莲的莲篓、莲子筛等用具。
横山是富硒地,村中养莲的水源来自杨垄水库,出产的莲子富硒,口感粉糯,入口即化,比市面上的普通莲子贵上一倍,仍供不应求。
天池村旧称“迴源城里”,村口是流淌千年的迥源溪。如今以背倚的天池山为名,有王、杨、鲁、徐为四大主姓。
爬满青苔的青石小路,明清特有的徽派建筑,江南水乡的古朴风韵扑面而来。这样一个小村落,竟有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存完好的王氏宗祠“三槐堂”,建于明万历年间。这里世代书香门第,人才辈出。再干旱的天气,堂内两口小池也不会见底,村里老人称之为“龙眼”。
 
杨氏宗祠“关西世家”,明万历三年始建。杨氏为汉杨震之后杨宗明之后裔,据杨氏宗谱载:宋代始迁祖杨彬游览时,见此地山清水秀,犹如世外桃源,因此从福建迁移至梅岭,后又迁居此地。
令人称奇的是,杨氏宗祠厅堂四周的墙均为承重墙,有别于当地传统建筑框架结构的做法,墙上的“雕梁画栋”均为砖雕,连斗拱也为砖雕,纯作装饰用。东南面有一清荷塘,塘边有一棵古樟树,树冠遮天,郁郁葱葱。据载,古樟树为宗祠开建时栽种。宗祠流传的家风家训,与荷莲的气质不谋而合,谦谦君子,清清白白。
如今,天池村仍保持着淳朴的民风,村民热情好客,豪爽大气,和谐相处,乐于互助。莲花高洁,村子也是干净整洁,村民自觉包干自家周边卫生,路上几乎找不到垃圾,莲池旁的公厕还起了个雅致的名字“舒园”。
村民相遇友好地打招呼,见到外来的游人,友善地点头微笑。但凡游人对天池村的历史文化感兴趣,村民都很乐于做向导。
当然,除了能享受荷花的浪漫粉色,天池还有片梦幻紫色。天池迟到一年的马鞭草在这个夏天也悄悄地盛开了。可惜,种植马鞭草的这10多亩地今年已承包给他人了,接下来要清理种上芍药、菊花等新品种。所以,若要赏马鞭草,便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