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昼夜,大文豪郭沫若在莆田留下八首诗篇

1962年,适逢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台湾300 周年,毛泽东主席指示郭沫若同志撰文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以促进祖国统一。

为了写好纪念郑成功的文章,郭沫若要到福建泉州、南安、厦门实地考察。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精心安排相关活动, 并派遣晋江行政公署专员张连全程陪同。
1962年11月12日,郭沫若及其夫人于立群一行乘坐吉普车从福州南下,首站是莆田县,于是有了“途次莆田”之说。

在莆田,郭老在晋江行政公署专员张连、莆田县长原鲁山以及当地驻军等领导陪同下,当天下午参观了位于莆田城区的三清殿、古谯楼、莆田县戏曲艺术学校和莆仙戏传统剧本等,晚上观看莆仙戏传统剧目《靖边记》;

1962年郭沫若(左2)在晋江行政公署专员张连(左3)陪同下视察莆田
第二天参观莆田县南北洋28万亩垦区、北宋著名的水利工程木兰陂和东圳水库,晚上挥毫题诗。

郭沫若(右)挥毫题词,左为原鲁山
第三天,郭老告别了让他产生美好印象的莆田,继续南下泉州、厦门考察。

郭沫若夫妇(前排中)与莆田县长原鲁山(后排右2)、驻军首长合影
壶山兰水
在莆田,郭老豪情洋溢,诗兴勃发,留下八篇诗文。
一、《途次莆田》
荔城无处不荔枝, 金覆平畴碧覆堤。
围海造田三季熟, 堵溪成库四时宜。
梅妃生里传犹在, 夹漈藏书有孑遗。
漫道江南风景好, 水乡鱼米亦如之;


二、《题东圳水库》
北濑飞泉今化龙,木兰横跨起长虹。
九华凿破壶公劈,天马羁衔风际通。
名继四陂成伟业,泽流半岛颂丰功。
萩芦南水东连海,万顷田园灌溉中。


三、《咏木兰陂》
(一)
清清溪水木兰陂,千载流传颂美诗。
公而忘私谁创始?至今人道是钱妃。
(二)
双手捧钱仍十八,四娘惠德感人深。
拼将一死酬劳役,日月长悬照此心。
(三)
将军岩下温泉口,虽未擒龙德泽延。
继景林侯缗十万,换来智日号神仙。
(四)
由来祸福每相依,失败成功之所基。
毕竟人民最公道。林侯从祀李侯祠。
(五)
创业良艰继亦难,坚贞接踵站狂澜。
既收水利丰年乐,还树戡天世界观。
(六)
水别东西流不断,洋无南北利无遗。
海潮到此迟回久,只好低头拜大堤。




《途次莆田》的书法是在莆田视察时书写的。其余的书法作品是郭老回北京陆续写的。1963年年中,寄给莆田一幅《木兰陂诗碑》,五字碑额隶书由其夫人于立群题写,六首七绝赞诗皆为郭老亲笔行书。这一诗碑立于现辟为“木兰陂纪念馆”内。

郭沫若给莆田人民留下的八首光辉诗篇和墨宝碑刻,
似巨星之光,在莆田历史银河里永远闪耀,引人注目!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祖籍福建汀州府宁化县。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会汉语、俄语、德语、日语、英语五国语言,中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了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后来,他创作了大量话剧剧本,包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南冠草》、《孔雀胆》、《高渐离》六出历史悲剧作品,其中以《屈原》最受欢迎。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姓起源
- · 中华百家姓和全球十大华人姓氏
- · 福建伍氏的辉煌历史
- · 福鼎西阳村现存文物古迹及人文景观介绍
- · 刘与李是历史上称帝最多的姓氏
- · 神奇的姓氏--
- · 陈姓起源
- · 关于成立云门林氏宗亲理事会的决定
- · 吴姓起源
- · 福鼎桐城丹岐张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