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羲之:书圣翰墨香 家规越千年

2017-03-02 10:18:49来源:广州日报

打印 字号: T|T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一作321-379年),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山东临沂),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浙江省嵊州市金庭镇)。
  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其书法发展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誉为“尽善尽美”“古今之冠”,影响极为深远。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出自著名世家望族琅琊王氏,代代有传家规家训。王羲之本人及其子孙也多有课教子孙、立身治业的治家理念,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
  清乾隆年间重修《金庭王氏族谱》时,时任嵊县教谕周咨询把口耳相传的王氏家训写入《金庭王氏族谱》序文之中,内容为:“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执事有恪,厥功为懋。”当地王氏后人根据居舍门额、回廊题字和治家格言,又加了“敦厚退让,积善余庆”8个字。这24字从治国的高度、国与家的关系开篇,最后落实到如何“做人”,要求子孙以“和”“孝”“规” “学”“义”为核心理念来为人处世,可谓环环相扣,具体而微。
  自成风流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东晋时著名书法家,祖籍琅琊(今山东临沂),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绍兴嵊州金庭镇),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会稽内史等职。他的书艺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开创妍美流畅的新书体——行草书,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魏晋时期,虽然长期动乱,但士人注重修身立德自成风流,王羲之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王羲之的身上,既显现着超脱、豪放的魏晋风流,也流淌着儒家的精神因子。修身、齐家、治国的理念,民本民生的意识,一直贯穿在他的言行之中,最终凝结为王羲之的家规家训。
  在兰亭这块昔日王羲之以诗会友、曲水流觞、挥毫写下《兰亭集序》的圣地,魏晋之风依稀犹存。这鹅池之鹅,为王羲之所爱宠,洁白清高。十八缸前,“太”字碑下,常会有游人驻足流连。
  遥想当年王献之彻悟父亲“练尽十八缸水”的教诲,不图捷径、勤学苦练,终成一代书法宗师的故事,常使人感慨规矩严谨的家风对后代成长之影响。
  王氏家规家训还有这么一个源头故事——
  一次,王羲之与好友许玄度结伴去奉化一带采药。夜宿小客栈时,遇见两兄弟因争夺资财,动辄斗殴,最后弟弟竟然把哥哥打死了。王羲之对许玄度说:“此二子残忍如此,不知你我后辈如何?”回到家后,忧心忡忡的王羲之把自己所见的事情告诉儿子,并写下了“敦、厚、退、让”四个大字,命儿子们日日临摹,牢记践行,一代代地往下传。
  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年),王羲之立家金庭、筑室隐居,谢世后葬于故居不远处瀑布山南麓。后来,子孙筑室为庐守墓,久而久之,王氏子孙遂在此繁衍生息,并取村名为“华堂村”。从此,王氏后裔如一棵大树在这片沃土深深扎根。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华堂村就成立了金庭书会,开办书法学校,传承羲之遗风。但王氏后人认为,祖上的家规家训也是一笔很大的精神财富,作为后人,在弘扬书艺的同时,更要不断完善家规,用家规家训的精神内涵去教育激励下一代。
  嵊州市文物管理处主任、王羲之第五十五世孙王鑫军说:“王氏家规家训一共才24个字: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执事有恪,厥功为懋,敦厚退让,积善余庆。不过它的起点很高,笫一句‘上治下治’,说的就是治国与治家的基本道理。既是寓意国治才能家治,国泰才能民安,达到上下和谐,也是告诫子孙为官要以身作则,下级才会服你;上辈人要为后辈人做出楷模,后辈人才能学好。所以这寥寥24个字,包括了为人处世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有高度、有广度、有大家风范。”
  打开《金庭王氏族谱》,在《凡例》一节载有26条族规,条目细致严密。例如不准在宗祠等公共空间堆放稻麦杂物,不准砍伐私人坟地、住宅周围、田埂路旁的树木等,违者家长集众开祠,重责重罚。
  族规对惩恶扬善做了明确有效的规定:“倘若不肖子孙犯奸作盗、败坏彝伦、玷辱宗风者,家长会众开祠重惩,若其怙终不悛,会同十递送官,尽法重处,削去谱传,不许复入。”而对好人好事,族规规定凡“嘉言善行”“从实登载”,对未有传但一言一行有可取之处的人,族谱里应“略述数语”,旨在“彰先德示后人”。
  王羲之·金庭王氏家训摘编
  睦宗族
  上治下治,敬宗睦族。
  ——摘自《金庭王氏族谱旧序》
  【译文】
  国治家治,家国同治;孝敬长辈,和睦家族。
  尽职分
  执事有恪,厥功为懋。
  ——摘自《金庭王氏族谱旧序》
  【译文】
  管事办事,讲究法度;谨慎严密,遵守规矩。立功尽职,人之本分;不应自傲,更需努力。
  和为贵
  敦厚退让,积善余庆。
  ——摘自《金庭王氏族谱旧序》
  【译文】
  与人为善,融洽相处,品行忠厚,礼让三分;多做善事,造福子孙。
  严家法
  我族素称仁厚之乡、礼仪之族,倘有不肖子孙犯奸作盗,败坏彝伦,玷辱宗风者,家长会众开祠重惩;若其怙终不悛,会同十递送官,尽法重处,削去谱传,不许复入。
  ——摘自《金庭王氏族谱·凡例》
  【译文】
  我们家族一向以仁厚知礼节著称,倘若有不肖子孙作奸犯科、败坏伦理道德,辱没宗族风尚的,由族长集合族人在祠堂里对其施以重罚。如果还不知悔改,就会同邻里将其押送官府,按照律法从重处理,并删去他的谱牒传记,不许他再入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