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沛县“好人”王大亮的凡人善举

2017-02-22 15:07:49来源:新华网

打印 字号: T|T
 “近些年通过自己的劳动使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我始终惦记着生活还有困难的乡亲,我想通过实际行动帮助他们。”说这话的人叫王大亮,是湖西农场王岭村的一位农家汉子,前几年,他靠做砂石等建筑材料生意赚了些钱,使家庭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他致富不忘乡亲,逐渐富裕的王大亮积极帮助村里有困难的群众,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举手之劳,挽救一个生命
  2016年6月3日,午饭过后,一位60多岁的老人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经过运河公路湖西农场赵楼村路段时,因骑车时太靠近路边,加上车速过快,没把控住,连人带车一起栽到了河堤下的树林里。电动三轮车斜倒在地上,车门散落在斜坡上,被甩到离车一米多远草地上的老人难以动弹,发出痛苦的呻吟和呼救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老人的嘴唇开始发紫,呼救声也越来越弱。大概过了1个多小时,王大亮骑着摩托车经过此地,看到此景后,他迅速停下摩托车,冲着大堤下老人摔倒的地方跑去。看到老人有反应后,王大亮松了口气,他安慰老人说:“坚持住,我送您去医院。”老人告诉王大亮,自己家就住在附近的村里,希望王大亮把他送回家,由儿子带他去医院。
  王大亮搀扶老人慢慢地站起来,并在一位年轻人的帮助下准备将老人送往医院。但是路上老人执意要回家,王大亮只好将其送回家中。一个月后,老人出院专门找到王大亮,感激地说:“多亏了你啊,再晚一会我就有生命危险了……”原来,当天老人肩部断裂,还断了七根肋骨,其中一根插入了肺部。对于老人的感谢,王大亮笑着回应道:“您太客气了,这都是举手之劳。”
  捐资助学,帮助困难群体
  “谁家没个困难,有困难大家都来帮衬一下就可渡过难关,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是王大亮的心里话,也是他一直教育两个儿子的话。
  孙贵兰是湖西农场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2015年丈夫因为癌症去世,丢下她和一对正在上大学的儿女,使得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顿时陷入困境。王大亮了解情况后,便号召村里的热心人进行募捐,资助孙贵兰的两个孩子顺利读完大学。“自从孩子父亲身体不好后,都是大亮过来帮忙,不管是拉稻子、小麦,还是种地,他总是随喊随到。”孙贵兰抹着眼泪说,王大亮还经常在经济上给予他们帮助,两个孩子有什么困难也总是喜欢给他打电话。
  对于孙贵兰的感谢,王大亮说这都不是什么事。“一个妇女种着地,还供着两个大学生,着实不容易。两个孩子也争气,那个在南通上大学的孩子,为了给家里省钱,经常下午上完课,就去肯德基做兼职,一干就是5个多小时,咱看着也心疼。”王大亮说,他经常与两个孩子联系,告诉他们不要太累,困难都是暂时的,真有什么事给他说。
  除了孙贵兰一家,王大亮还经常帮助湖西农场大闸村的沈凡、一分场的刘飞等困难家庭,时不时给他们送去一些生活用品和现金,鼓励他们重新振作,勇敢面对困难。
  热心公益,只为心里舒坦
  对于王大亮的所做所为,村里有人不理解,也有人说他傻,他却说:“我不在乎别人在背后说什么,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没多大本事,如果有人需要帮助,我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我觉得这么做自己心里舒坦。”
  王大亮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几年下来,王大亮累计向困难群众捐款2万多元,还捐赠了不计其数的生活用品。他说虽然自己的能力有限,对一些困难户来讲可能是杯水车薪,但至少会给那些身处困境的人带来生活的希望。如今,王大亮的公益之路渐渐到了社会的认可,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目前,王大亮成立了“王岭砂石站救扶联合会”,开设了“大亮爱心服务车”,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进来,跟他一起关心困难群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在帮助困难群体的同时,王大亮还在2013年主动找到当地派出所,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义务巡警员,以便守护湖西大堤,保护栖息在大堤附近的珍贵鸟类。(马阳阳 王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