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亮:让156位孩子都能圆梦大学

34岁的他帅气,阳光。作为市十二中高三(5)班的班主任,他还另外带着两个高三班的生物课。
“三个班有156名孩子,每个孩子都各具风采。”王黎亮笑着说。做了10年的老师,他早已明白了作为老师没有持续的幸福,因为要面临与朝夕相处的学生们分离。一切都是动态的,因此生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他坚定地相信,注意力在哪里,幸福就在哪里。带的学生们最终都会离开,唯有珍惜当下的每分每秒,珍惜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日子,带着热情去享受三尺讲台上的快乐,追寻理想的工作生活方式,引导孩子们踏上通向幸福之门的途径。
这么努力,是不想辜负你
陶行知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2008年9月,大学毕业初次走上讲台的王黎亮内心是忐忑的。用了近3个月时间,才逐渐适应了“教师”这个称谓。10年来,他不变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好老师。
自2011年,带了班主任后,他迅速将自己融入班集体中:放低身段,学会倾听,善于鼓励,做成朋友。
由于年轻,许多学生们称呼他为:“亮哥”,更多的孩子们则亲热地称他为 “老班”,因为他就是一班之长。为了更好地与学生们交流,王黎亮不仅要求学生们针对每场考试写考试日志,还要求孩子们写周记。
每一篇周记,他都认真阅读并及时批注。“通过阅读学生的周记,我感到了师生间情感交流的无穷乐趣,学生们也有此同感。而且很好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学生陈敏敏写道:“有时我把您当作一位无声的朋友,我把自己的不快乐、不开心之事都写出来。有时我又把您当作有声的朋友,您的评语带给我许多安慰。因为我信赖您。”
孩子们的信赖,对于王黎亮来说,这份满足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对班里的情况最熟悉,也最有发言权,有的学生会通过周记间接地反映班级中新近发生的事情。多年来,王黎亮充分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或建议,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又起到加强班级管理的作用。
“我信奉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名言。我所有的努力,就是不想辜负任何一个孩子。”
教师担着爱与责任
“王老师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获得‘优秀班集体’‘文明班级’等荣誉,学生们高考成绩很不错,尤其是后进生教育成果显著。另外他辅导的许多学生在全国高中生物奥赛获奖……”面对记者采访,市十二中几位资深教师七嘴八舌地赞道。
王黎亮的课堂教学风格是严肃活泼。一次,他在讲题时,将“水蚤”的“蚤”读成“sao”。一位学生立即站起来,指出了错误。全班学生鸦雀无声,都注视着“亮哥”,看如何“收场”。
王黎亮认真地说:“老师这个字读错了,谢谢这位同学指出。”
看孩子们一脸惊愕,他又说:“老树都会发新芽,老师更需要不断充电学习。”旋即,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在他的心中,教师的一切言行举止,都将影响到学生今后的行为举止。这就是“身教重于言教”。他最喜爱的一句话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一次冬季的体育课上,班里的男生李鹏辉抢篮球时手受伤。正在批改作业的王黎亮立即骑车带学生去社区医院救治。得知有可能骨折,他又冒着寒风将孩子送往矿工医院救治,陪护直至深夜。
高二期间,学生张宇振,因学习任务加重产生了严重的厌学心理,学习成绩急速下降。王黎亮没有批评,连续两周利用晚自习时间,陪伴着他,聊天、开导、复习预习功课,让孩子原本惶惑不安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投入了正常的学习中,成绩很快就有了明显提高。
“我们是教师,我们更是陪伴者。尤其是高中的孩子,学习压力大,时间紧,易焦灼,更需要老师及时进行疏导……”进入高三阶段后,王黎亮准备了许多幽默小笑话,在开课前抛出一两个,调节活跃课堂气氛,让孩子们乐一乐,能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圣诞节和元旦,王黎亮收到了许多小礼物。“我把我最喜欢吃的零食送给你,不要嫌弃哦!”两包薯片上,留着孙小丽同学写的小卡片。
贾芸在新年贺卡中写道:“同学们都喜欢在课下的时候叫你‘亮亮’,在现在高强度的高三生活中,上生物课成为我们最大的幸福和乐趣。”
二月是冬的终结,也是春的序幕。
这个春节,王黎亮过得挺热闹。从各个大学里归来的孩子们分几拨来到家里拜年,欢声笑语盈满屋里屋外。
王黎亮亲自掌勺,为孩子们做菜。席间,师生们推杯换盏,他惊讶又开心地发现这些小子、丫头们都长大了,更懂事,更出息了。
这发现,让他着实很欢喜,这一欢喜就不免醉了。
此刻,王黎亮的新年愿望是:祝福156名学生明确自己的方向、能力和目标,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佳绩,圆梦大学。
窗花喜庆,年味悠长。
■记者 徐志勤 摄影报道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