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溪縣鄒塘后溪社遷台灣和美竹圍王氏
和美竹圍王氏族譜
民國九十二年九月二十一日修
公諱潮,字信夫,恁公長子,乃始祖黃帝八十二世孫。住光州固始縣初為縣佐。唐光啟元年從王緒領前鋒將,率弟審邽,審知,攜母徐氏入閩,任泉州刺史拜威武軍節度使。享壽五十有二,封秦國公勒欶謚廣武王,祀于泉州崇陽門樓。配夫人侯氏,生子二,長延缸,次延望。讚曰 皇皇廣武,爰自光州,南奔萬馬,獨跨驊騮,刺史泉郡,惠愛噢咻,軍民仰德,節度全閩,招攜懷叛,兵繕賦均,受命于唐,閩土悉臣,歷世宗支,簪纓親親,睹茲容像,百拜俯伏,英靈赫赫,監此誠篤,五百餘年,宛然在目,有秩殷祀,千秋似續。
奉直大夫溫州路平陽州知州錦 盧琦 拜題
元至正二十七年歲次丁未春二月。
公諱審邽,字次都,恁公次子。仝兄潮入閩陞威武軍節度使,授公泉州刺史,加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工戶兵三部尚書,轉左僕射瑯琊開國子,進封司徒開國伯,加開國侯,食邑七百戶。欶謚武肅王享壽四十有七,配夫人李氏。生子四,長延彬,次延楨,三延美,四延武。讚曰 將以武用,牧以文權,克文克武,惟公為全,桓桓武肅,舊趾光州,祚傳世遠,材冠時流,政教兼隆,泉人仰德,勤劬臨蒞,傳章有則,天寵特異,萬古英風,鋤逆撫順,恩威旁皇,在鎮一紀,茂績豐功,繼繼繩繩,子孫其昌,勒碑貞玟,永世無疆。
乾寧進士 修職郎秘書省莆陽 徐寅 敬題
公諱審知,字信通,別字長卿,恁公三子。公紫面修髯龍準方口,丙辰兄潮陞威武軍節度使,授公副使。潮薨授公威武軍統任全閩節度使,封瑯琊郡王。梁開平三年巳已晉封閩王。公享壽六十有六欶謚忠懿王,配妃魯氏,任氏,石氏。生子四,長延翰,次延鈞,三延羲,四延政。
讚曰 巍巍忠懿,紫發光州,受命于唐,奠彼疆土,建國七閩,英風萬古,文武忠孝,弘功德懋,昭昭青史,躬膺萬福,胤祚綿綿,咸稱茂族,本支百世,簪纓相屬,睹此遺像,再拜俯伏,稽首贊頌,不揣庸錄,王靈濯濯,鑒此誠篤,猗歟盛哉,衍慶嗣續。
後五百年 朱徽 拜贊。
恭題
威武軍統任全閩節度使,瑯琊郡王,晉封閩
王,欶謚忠懿王遺像。氣宇洪盈,威儀肅肅,受命于唐,追封于梁,赤几几,朱芾煌煌,右秉白旄,左執黃鉞,入閩疆土,實惟其國,銘諸金石,萬載潛光。
海陽縣儒學正堂 袁均哲 頓首 拜贊。
開閩世祖王氏列傳
入閩始祖,諱恁,字以誠。其先系周靈王太子晉三十八世孫。初居太原,後從瑯琊避秦之亂復遷臨沂。至唐王瞱為河南光州固始令改完城,宰民懷其德留之,因家固始縣朱遷鎮。恁,瞱之孫也贈光州刺史,以門蔭兼子貴,累贈太尉後追遵閩王,享壽六十有三,葬光州固始嶺西之蔭。配始祖仳徐氏仝子入閩封河間太夫人,葬福建福州北門外進板蓮花峰胭脂山,生子三,長潮,次審邽,三審知。
開閩始世祖廣武王諱潮,字信夫,恁公長子,初任光州固始縣佐。乾符末黃巢千紀壽州,唐中和元年辛丑八月王緒陷光州任本州刺史,陞公為軍正。唐僖宗光啟元年癸丑正月,緒被秦宗權所攻率眾南奔,知公兄弟三人皆有才氣雄名。以公為副前鋒將,提兵五千,帶眾萬餘自南康入汀漳。緒以途險糧少,令軍中得以老弱隨帶犯者皆斬,惟公兄弟扶老母徐氏以從,緒貴公兄弟曰軍皆有法,未有無法之軍,汝違令而不誅是無法也。公等應曰人皆有母,未有無母之人,將軍奈何使人棄其母乎。緒怒令斬其母,公曰潮等事母如事將軍,既殺其母安用其子,請先母死。將士皆為之請,緒乃赦之。適有望氣者謂緒曰軍中有王者氣,於是緒見將卒有勇略及氣質魁岸者皆殺之,眾皆自危。行至南安,又有前鋒將伏壯士於篁竹林,擒緒反縛以殉眾。遂奉公為將軍引兵將還光州禁約其屬,所遇秋毫無犯。行及沙縣,有泉人張延魯等以泉守廖彥若貧暴,率耆老奉牛酒請公為州主,時光啟二年。公乃引兵圍泉,為泉州刺史,文德元年十一月奉欶復授前職加檢校右散騎常侍。公沉勇有智略,招懷離散,均賦繕兵,吏悅民服。龍紀二年加工部尚書,大順元年二月加戶部尚書。是年十二月福建觀察使陳巖疾革遺使請公,欲授以軍政,未至而巖卒。其部將苑暉自稱,留後發兵拒公。公從弟王彥復為都統,弟審知為都監,將兵攻福州經年不下,白公罷兵,公令曰兵盡添兵,將盡添將,兵將俱盡吾當自來。彥復懼公,親犯矢石急攻之。城中糧盡,暉去城走為將士所殺。公入福州素服葬陳巖,以女妻其子延晦,厚撫其家,汀建俱降,群盜皆潰。景福元年壬子十月欶授公為福建觀察處置等使。乾寧改元,黃連洞犯汀州,公遣兵擊破之。閩地甫定,遣僚縣巡府州,勸農桑完賦稅,交好通鄰保境安民,閩人三年九月公為威武軍節度使。留後俄以審知為觀察副使,有過公輒加鞭撻,審知無怨色。乾寧四年十二月公寢疾,捨其子,命弟審知授威武軍節度使掌軍府事,是年丁巳十月初三日薨,享壽五十有二。公始為泉州牧也,當干戈蕩折之餘獨能興義舉刱于城,罷徭蠲征撫綏勞來以惠愛于斯民,後追封秦國公欶謚廣武王。泉人德之塑像奉祀于崇陽門樓,歲時郡牧祭享。宋紹興間郡守劉子羽重建,明嘉靖三年知府高越正神像,萬曆間縣尹葉春重修祀典。公狀貌魁偉天性孝友,詳見溫陵郡誌。泉州士民多是固始人,皆從公來也。公配世祖母侯氏封晉安郡夫人。公葬惠安縣南平康里盤龍山之左,明隆慶六年壬申十二月,蒙惠安縣蔡春及申詳都察院殷公批准,均徭歲編一家收取地租致然,有司遇清明躬行之,毋替其盤龍集靜寺,公捨租一萬四千石,付與寺僧奉祀佛。公生男二,長延缸次延望。
開閩世祖武肅王,諱審邽,字次都,恁公次子。乾寧三年兄潮陞福建節度使,遂以泉牧委授與公,公授泉州刺史,喜儒術,通春秋,善史治。流民還者,假以牛犁,完其廬舍。乾寧丙辰四月欶拜左散騎常侍,四年四月加工部尚書。光化元年戊午二月奉欶進加金紫光祿大夫檢校戶部尚書,三年加兵部尚書瑯琊開國男。天復元年加左僕射進封開國伯,是年八月詔授威武軍節度副使,天復二年加司徒進封開國侯,食邑七百戶。公天性純篤,氣宇寬洪,在政十年勤劬勞儉約愛,民蒙誘掖,學校興舉,制度維新,愛民如子,折節下士,泉人德之詳見郡誌。建立承天寺捨租一萬六十三石付僧,歷代相傳祭祀,右邊有檀樾祠塑公像及崇祀廣武王神位春秋祭祀。公誕於唐大中戊寅年六月二十二日申時,薨予唐天祐甲子年二月初十日午時,享壽四十有七欶謚武肅王。配世祖母李氏封隴西夫人,生于大中已卯年正月十三日午時,卒予梁開平庚午年十月初七日寅時。側室上官氏封碩人。公葬在府東鳳山一名皇績山,其山自北而來,踴躍迴拱如鳳凰飛向之勢。公生子四,長延彬,次延楨,三延美,四延武。
開閩世祖忠懿王,諱審知,字信通,一字長卿,恁公三子。公紫面修髯準方口,天性孝友,博涉書史韜略妙算,好騎白馬,軍中號稱白馬三郎,唐僖宗光啟元年癸丑,公年二十四歲,自光州同兄潮,審邽,從兄彥復入閩。因撫有閩嶺,乾寧三年丙辰拜為福建觀察副使。四年潮公病將卒,授公劍印。公辭讓投於地,劍躍者三,眾皆共立公拜授兄職,詔封威武軍留後節度使。同平章門下上柱國,天復元年累封瑯琊王,食邑四千戶,實封一百戶,賜德政碑。建東西二私第,賜號忠勤守志,興國功臣。開平元年進封閩王,鎮福建五州。後唐莊宗特加扶天匡國翊佐功臣。同光三年乙酉十二月十二日酉時薨,享壽六十有六,在位三十載,保安黎庶為開閩人祖,種種功德,史不絕書。克勤克儉,常躡麻縷,府舍卑陋未嘗營葺,寬刑薄賦公私富貴,境內以安,詳見國史。黃崎港有怪石聲,驚濤常覆舟害人。公乃馨香黍稷荐祀令工鑿之,是夕震雷暴雨,石忽自破,達旦則移,其艱險別注平流。聞之朝廷優詔獎錫,乃以公之德化所及,賜其水名甘棠港。公誕於咸通庚辰年九月初八日己時,配世祖母妃氏魯氏,任石張氏俱封夫人。天成元年丙戌三月初四日葬於閩縣鳳池山,十二月十二日冊贈尚書令欶謚忠懿王,賜神道碑。長興三年壬辰九月戊戌日,延鈞公改遷于北門外進板蓮花峰,坐子向午刱墓,庵名曰蓮花院。明宣德四年有司重修。宋太祖開寶九年三月詔立廟致祭,額曰入閩人祖忠懿王,祠在閩縣慶城寺,本公之舊宅也。今真像祀在祠中。宋刺史錢昱重修。明萬曆二十九年十月恩詔有司重修祠墓。春秋每登動支網銀,本府親臨致祭。萬曆三十年壬寅淅水臨海裔孫婁峰公,諱亮由,給練調閩督司鹽政重興祠宇,并建立祠後講學堂數十間,以為本族子孫講讀之所,四十年巡撫丁繼嗣贈匾修葺。公生子四,長延翰,次延鈞,三延羲,四延政。
三世祖諱延缸,字表玄,潮公長子。守漳州刺史加金紫光祿大夫兵部尚書,政尚寬宏,尊賢重士,保境恤民,多金布施。建寶福萬壽禪寺以為祝聖道場,右立一生祠崇奉父忠懿王祿位仝塑像。只尊置祖一萬六十二石付寺僧,相傳祭祀。其寺前及左右地址廣闊,俱付僧收取地租,以為香燭之資,詳載碑記。又建北門外龍山寺,置租五十石付僧祀。佛傍有檀祠塑像崇奉。公之自三山出守漳州,多善政民甚德之,後住家於漳,仝漳屬子姓多係公支派。公配世祖母氏陳諱梅,字碧心,封夫人。乃威惠王十世孫女也。與公合葬在始安鄉居仁里馬坪塘北門外,坐 向 兼 。公生子三,長繼麟,次繼鳳,三繼盛。
三世祖諱延望,字崇石,潮公次子。羽林夫將軍飛騎擢汀州刺史加授撿校太尉,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判大軍并諸衛事長樂縣尹,以正直公忠匡輔王室,為奸臣譖害。公配世祖母氏李,封福國夫人。公葬在惠安縣十九都上田山之陽。生子二,長繼隆,次繼豐。
三世祖諱延彬,字表文,審邽公長子。襲父職金紫光祿大夫,工部尚書左千牛衛知泉州年事加司空檢校太尉左僕射,瑯琊開國賓,授泉州刺史。公少有雄才,熟嫺韜略在任二十六年,整頹草幣撫弱鋤強,境內肅清,人民安逸。公生於唐光啟乙巳年六月十三日,卒於長興元年唐寅四月二十三日,享壽四十有六。公配世祖母氏徐封宋國夫人。公葬在南安縣清歌里鳳凰山之左。生子二,長繼崇,次繼樞。
三世祖諱延楨,審邽公次子,襲封開國賓。配世祖母氏鄧,封長樂郡夫人。葬在三十八都。
三世祖諱延美,字表善,審邽公三子。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漳州刺史進封瑯琊開國賓。配世祖母氏金,封陳國夫人,生子繼業。
三世祖諱延武,字表功,審邽公四子。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撿校太保,瑯琊國開國伯。
三世祖諱延翰,字表章,審知公長子。拜節度使封威武軍,同平章事稱閩王,為養子延稟所弒。公配世祖母氏劉,封夫人。生男一繼嚴。
三世祖諱延鈞,字表率,又名璘,審知公次子。授節度使行營司馬等使權泉州刺史,封閩王遜位長子。公配世祖母氏李,封夫人。生男三,長繼鵬,次繼韜,三繼恭。
三世祖諱延羲,字表明,審知公三子。拜威武軍節度使封閩王,已亥稱帝,改元永隆,為朱元進所弒。公配世祖母氏,夫人,生男一繼圖。
三世祖諱延政,字表正,審知公四子。初任福州刺史,兄延羲稱帝封公富州王。及癸卯公在建州亦稱帝,國號殷改元天德,鑄天德錢。丙午唐兵援建州,公受封羽林大將軍,加封皤陽王,遷王氏于金陵。宋太祖即位公以金陵內附加封太師,自便歸漳。配世祖母氏連,封建安夫人。張,封殷國夫人。公葬予漳州北門外儀鳳山,坐乾向巽兼已亥。連夫人,張夫人合葬在此山之左畔,坐辛向乙兼酉卯。二墳俱有石王仲五獸,有神道碑大書曰,宋太師王公神道公。墓緣前年變亂,被人掘毀。今但存墳蹟可考,其石器亦被人貪圖風水一居,乘亂盜毀移滅。今商族公儀無利年,擇吉重修。其二夫人之墓久失祭掌,其玟臂亦被附近鄉人掘毀成坑,左右界址亦被人盜葬甚多穴此。康熙壬辰年四月三十日貞吉,靈東詩浦裔孫洋募眾房重修,至九月初四日告竣謝土,今煥然一新。公生子六,長繼成,次繼昌,三繼达,四繼修,五繼元,六繼重。
入閩始祖恁公生潮,審珪,審知。
潮生延缸,延望。延缸生繼麟,繼鳳,繼盛。延望生繼隆,繼豐。審珪生延彬,延楨,延美,延武。延彬生繼崇,繼樞。延美生繼業。審知生延翰,延鈞,延羲,延政。延翰生繼嚴。延鈞生繼鵬,繼韜,繼恭。延羲生繼圖。延政生繼成,繼昌,繼达,繼修,繼元,繼重。
鳳閣王侍郎傳論贊 并序
論曰王氏之先蓋出於有周,自后稷公劉迨乎太王王季,以至文武成康,累聖重光以成王業,故能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下及靈王,厥德雖衰而天命未改,有太子晉與登遷於伊洛之間,其後代遂稱為王氏者,其綿系不亦遠乎。既而姬氏運窮,戰國蜂起,有錯為魏將,翦為秦將,咸以武功翊扶霸業,宏謀遠略,二國賴焉。自秦至漢,有吉字子陽,有駿字偉山,為漢代名賢。自漢至晉,有祥,有筧字玄通,為晉室公輔。時徐州刺史呂處檄祥別駕,有佩刀工相之,以為三公之器,處謂祥茍非其人刀或為害,卿有公輔之量故與相,祥固辭不獲而後受之,祥在魏為司空太尉封睢陵賓,晉武帝殘祥拜太保爵為公,年八十餘賜几杖不朝為國元老。祥臨薨以佩刀授其弟筧,曰汝後必興,足稱比力,筧拜光祿大夫,封即江子門施行焉。筧生撫軍,長史裁字士祈,裁生承相始興文獻,公導字茂引,匡輔中興,遷都建業,元帝倚以宰衡之任,而王氏盛於江左矣。其緒也則悅洽字敬和,珣字元琳玟,以弘雅清亮重於時,其傍枝也則渾戎衍,經以曠達夷坦高於物,若乃器宇崇重風鑑昭郎,則宋侍中任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特豫寧文賓曇首其人也。忠肅懿宣惠和,則宋侍中光祿大夫,開府豫寧忠敏賓僧綽其人也。開物成務,緯地經天,則齊中書監尚書令太尉南昌文憲公儉字仲寶其人也。廉正清潔,恬虛簡潤,則梁侍中金紫光祿大夫中書令,南昌安賓騫字恩?其人也。美幹英姿,通機敏藝,則梁侍中金紫光祿大夫五兵尚書,南昌章賓規字威明其人也。博學高才,鴻筆麗藻,則周內史太子太保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空司徒石泉康公褒字子淵其人也。
有典有則,如珪如璋,則隨安都郡守石泉侯,鼎字玉鉉其人也。道韻清穆,德徽光邵,則太子舍人,荊王府司馬皇朝贈魏州刺史,弘直字長宗其人也。餘則支分葉散,岳峙用流,孝範忠規,仁聲義烈,女嬪帝子男尚王姬公侯賓,保輔之尊,令僕卿尹之貴,納龜鳴玉紫蓋,朱軒赫兵蟬聯繽紛蛾進,市朝咸頌而勿替,舟壑驛遷而不易,衣冠禮樂百代傳之,而比肩人物風流,四海望之延頸豈不美哉。雖復魯三桓之子孫,鄭七穆之宗族,晉之欒范,齊之國高,張氏之七葉貂蟬,楊家之四世,台袞石奮石慶,恭敬重親,胡質胡威,清廉疊執。父子儒學,柏榮與柏郁相承。兄弟文章,陸機與陸雲齊舉。未足以延茲家範,奉我門輝。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盛德必有百世之祀此也。善乎,郭景能之淮水絕王氏滅,此非其效,故石泉公承積德之基,梃舉和之氣。髫齡之歲,能竭事親,其性純篤,率由而玉,精神即悟,特異常童,好學讀書,略無懈倦,常嗜味經史,雖寢食有所不遑,終及成童已博達。朋侶推薦,束髮而就列焉,歷仕州郡,咸以材能底績阮,以賢良文學舉文,以夙行公進,遂乃昇臺府拜卿僕三典名獄一倦神州始學之,同得而行之。以明察禦奸豪,以慈和撫孤弱,以謹靖成公務,以清白杜訟求。珠玉非所寶,脂膏不能潤,故能所廣,此紀不令而行千里,應其言百姓歸其德。所謂愷悌君子之父母此也。及其翔鳳池執螭劍出納王命,弼湝帝陞理在,將順怡然而奉旨事,當進色儼然而犯鱗常,朝興禮制樂,簡刑寬政獎儒術,抑吏道,正風倦,厚人倫。乃遂蘧瑗之忠誠,史魚之端操,孟公綽不卻,季父子之無私,羊興祖之右惟葛祀。公孫弘之食栗飯,陳寵之奏與槀咸削,孔光之溫樹不言,我之行事立名殆出於數公之右矣。由事物為上所親倚,常以忠賢許之。其好古博雅述作,無倦遊心于千載之表,騁思於九流之域,雖推按盈機積訟,充庭汗簡俵鉛略,刻無拾所蒞之職,由中而外,或考其事,或相厥土博採前志,旁求故實,轍加撰錄無或闕道之,至以祖德家聲,前言往行返述編紀動成部帙,有忠孝之道,焉有禮義之朝,焉有經邦之則,焉有正家之訓,焉固可以貽厥孫謀播乎,常世此也。易曰,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合義,貞固足以幹事。又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又曰,君子學以聚之,間以辦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詩曰,瑟乎僩乎,赫乎喧乎,有斐君子終不可諼乎道盛德至善人之不能忘也。又曰樂然君子顯顯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若石泉公此可謂備君子之德矣,其為聖朝輔佐,受天之祿也宜哉。
贊曰
仙紕山賓,靈液流津,積德累仁,生賢精神。孝以事親,忠以為臣,履道正身,秉國之鈞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
渡台王氏族譜
十三世祖考登仕,即志濤公,謚純厚,行五。生漳州府龍溪縣鄒(邵)塘后溪社民籍,渡臺建基住於彰化縣北門城內總爺街,娶洪太孺人。生子三,長慶璋,次慶珍,三慶球。公享壽七十有七歲,葬在南塚山坐南向北,分金丙壬兼已亥坐已向亥,棺尾有合磚註明字歷,字跡為誌。四面有王公界址,不許他人亂葬。此地木星變金水結穴,木盛逢金剪造作棟樑材,時人稱之曰虎形。民國九十二年九月十九日奉祠於彰化縣伸港鄉第一公墓第二納骨塔二樓一區五十二號(第四層)。
十二世祖考十一月十四日忌辰。
十二世祖妣十二月十七日忌辰。
十三世祖考四月二十一日忌辰。
十三世祖妣洪太孺人葬在鹿寮山番仔井峽,坐坤向艮兼申寅分辛未辛丑。
鄒(邵)塘社祖妣九月初四日忌辰。
彰化洪祖妣九月初五日忌辰。
十四世祖考廩膳生慶璋公,諱有慶,字愧餘,號忠衛。行一,子二,長碧梧(泉),次碧桐。公葬柿仔宅后。
十四世祖考修職,即慶珍公,諱國泰,謚勝因。娶溫太孺人,生子三,長錫福,次錫祿,三錫祈。公移居北門城外新興街,開張泰源號。公生於乾隆丁酉年九月三十日酉時,卒於道光甲辰年八月二十四日午時,享壽六十有八歲,葬在十六份山。迨至同治辛未年正月吉旦,換金遷與元配十四世祖妣溫太孺人合葬在於柴梳金山,坐北(子)向南(午)分庚子(立日土)兼癸丁。太孺人生於乾隆辛丑年二月二十一日己時,卒於咸豐元年二月二十八日午時,享壽七十有一歲。
十四世祖慶球公,行三。子一,生番公。葬在南塚山,坐南向北虎形左砂,對面番仔井。
十五世祖生番公,生於嘉慶辛未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卯時,卒于道光壬寅年十一月九日戌時。一子粒。
十五世祖葉氏蘊媽,生於嘉慶戊寅年五月二十三日申時,卒于光緒甲午年七月初二日申時。
十六世祖粒公,生於道光己巳年正月二十日吉時,卒于明治丙申年十一月十日寅時。二子,長在,次昆。
十六世祖徐氏珠媽,生於道光辛丑年十一月十九日辰時,卒于光緒辛巳年九月十四日巳時。
十七世祖昆公(觀),生於咸豐(文久)癸亥年五月十一日辰時,卒于昭和甲申年五月二十八日辰時。三子,長本,次來,三錦。民國九十二年七月十日奉祠於彰化縣伸港鄉第一公墓第二納骨塔三樓十六區三號(第一層)。
十七世祖陳氏翠(嘴)媽,生於同治癸酉年五月二十一日辰時,卒于民國乙未(十五)年九月二十五日辰時。民國九十二年七月十日奉祠於彰化縣伸港鄉第一公墓第二納骨塔三樓十六區一號(第一層)。
十八世祖錦公, 生於民前(光緒)乙巳年六月初三日辰時,卒予民國庚午年三月初七日未時,享壽八十有六。生子五,長火生,次海永,三泉,四瑞禧,五樹欉。公葬於和美鎮第十五公墓。
十八世祖林氏清爽媽, 生於民前(光緒)己酉年五月十七日辰時。卒於民國八十四年十一月初三日卯時。奉祠於和美公墓地下樓向南4-9-1。
十九世
黃秀雪 己巳年十一月初十日卯時生 庚申年(1981.01)十二月二六日丑時逝,奉祠於彰化縣和美鎮第一公墓第一納骨塔二樓一排東1-10-1
王海永 庚午年十月十四日巳時生
李金裡 癸酉年十二月十六日辰時生
王 泉 乙卯年六月初六日子時生 民國九十二年七月十日奉祠於彰化縣伸港鄉第一公墓第二納骨塔三樓十六區七號(第一層)。
王樹欉 甲申年七月初八日(1944/06/02)申時生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