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根亲文化传承者--王伯飞

2016-07-26 16:20:59来源:世界王氏网

打印 字号: T|T
第十二届世界王氏宗亲恳亲联谊大会文化传承奖人物介绍(三)
    王伯飞出生于1969年,现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图书馆宣桥分馆负责人,也是三槐堂王氏后人。他的始祖是从开封三槐堂南渡到南方,后来又辗转到上海的。  
    王伯飞自幼聪慧好学,酷爱根亲文化。2003年,他得知族里的王氏长辈经常上图书馆查找王氏家谱, 查询上海鹤沙王氏历史沿革与继修族谱,使他深受启发。从家谱族谱中他被先祖王祜惟德之符槐荫天下;王旦身为丞相清正廉洁、知人善任、任人唯贤的精神和优良的家风所感动。他想,我是王姓一员, 有责任整理、挖掘这一优秀的文化,为弘扬王氏的优良家风做出贡献。从此之后,王伯飞开始投身家谱收集整理继修工作。由他继修的上海《鹤沙二灶港支系》族谱,现收藏于上海图书馆。在族谱继修中,他曾多次发现因族人在族谱编篡过程中的失误,导致部分年代、世系、祖籍等出错或遗漏。为确保族谱的准确性,他查阅了的历代史书有《二十五史》《三国志》《晋》《周》《魏书》《欧阳文忠公五代史抄》与王鸿绪的《明史稿》等;查阅了的历代文献有吴任臣《十国春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正谊齐《宋史筙断》,张天復《皇輿考》,颜祖训《明状元圖考》,吕大临《考古圖》,《历代相臣传》,王铚《两汉记》,包大慛《聖门通考》及《历代名贤齒谱》,张星徽的《历代名史录》,王常《集古印谱》,赵汝愚《会通馆校正宋诸臣奏義》,儲欣评《战国策選》,蒋和辑《说文字原集注》,李绪《尚史》,柯维骐《宋史新编》,李学孔《皇王史订》,杨廣《大成通志》,《苏学士集》,赵孟頫《松雪齊集》,《九灵山房集》,《震川先生集》,《宋史翼》等古文献(集),以及明清的《松江府志》、《上海县志》、《云间人物志》、《分建南汇县志》等大量资料,钻研姓氏文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重新研究发掘,卓有成效地展开王氏家谱考证工作。
    几年来,他积极参与全国各种姓氏文化研讨活动。在上海市康城文史研究会黎家余、丁克平、梁向东等文史专家组织的《从金山“阁老坟”追寻历史上的王氏望族》研讨会期间,王伯飞义不容辞地提供了部分王氏文献资料。他还被邀请出席第11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在台湾金门国立大学举行的王氏文化论坛并发表论文。他在出席第十二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琅琊文思”海峡两岸琅琊王氏文化研讨会上发言,与三槐王氏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一起探讨交流三槐文化起源、发展以及传播。先后发表了《浦东抗建公学》、《琅琊三槐堂鹤沙王氏研究》、《上海浦左储氏家谱》、《论三槐王氏在上海》等多篇文章。查阅并转发《华夏远古氏族》、《百姓来源略考》、《著姓望族琅琊王氏》、《太原龙门王氏简介》、《太原庐陵王氏》等书籍内容。为了继承、挖掘王氏文化,努力弘扬王氏祖德,王伯飞还配合上海市杨浦区人大常委王殿精等上海宗亲一起,通过微信群发起组织了上海区域的王氏宗亲文化研讨活动。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随着秦国大运河的开凿,上海的国际地位举足重轻。王伯飞身处上海经济的最前沿地带,现在每天都在利用微信发布有关历年历代王氏的家谱、族谱等材料信息,相信他将在传播掌上文化---王姓文化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有志于王氏文化历史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更加翔实的历史资料。
 
                                                     (开封三槐书院院长 王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