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强:“修旧如旧”是我的使命

王文强是该博物馆的动力部主任,肩负着文物修缮的重任,电工、木工、铁工样样是他的拿手绝活,从业20余年里,凭借着这身本领,秉持着“修旧如旧”的使命,热岗敬业,攻坚克难,修复的德式文物数不胜数……用他的话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已经嵌入自己的心中,而那些被修复过的文物便是他心血的结晶。
“隔行如隔山”又咋样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是历史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05年,是德国威廉时代新罗马风与青年风格派相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开始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现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在博物馆内你能看到的基本上都属于文物,像门、窗、楼梯,甚至钥匙孔无不例外。”王文强对记者介绍道。
55岁的王文强或许是整个青岛最了解“德国总督楼”的人了,从上个世纪90年代便在这处百年建筑里从事文物修缮工作,大大小小的文物都“经过他的手”,见过的疑难杂症更是五花八门,虽然对于电工出身的他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但他不服输,就好比一名“全能医生”,需要哪些技艺且自己并不具备,就花费业余时间琢磨、实践直至学会。“外头的大铁门就是我造的,造炉子,买实心方钢,利用手工钢锯切割,锻打、拧花、焊接……这都用了20多年了,依然保存完好,再用个20年都不成问题。”王文强笑着对记者说。
在博物馆内,王文强指着一个没有灯罩的吊灯对记者说:“你或许觉得灯具没有灯罩很不搭调,但这是文物,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要与之前相匹配。”据介绍,文物的修缮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即所有的一切都要按照物品初始状态来修复,哪怕是小到一个螺丝都要对应,而王文强从事的工作便是如此。
在博物馆里有只著名的德国荣汉斯兄弟钟表厂出品的百年大钟,一小时报时四次,每次都有不同的音乐响起。然而这只大钟在上世纪90年代停止了工作。“当年从事钟表业的老技师很少,况且这只钟表的动力原理比较特殊,懂得人更是少之又少,当时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欢钻研东西,便主动请缨尝试修复它。”
据王文强回忆,他先是发现弹簧片的厚度因磨损较重导致摆簧断裂,后来找来替代品经过反复试验修复了这个问题,但大钟依然没有恢复工作。“这个难题困扰我许久,因为这只钟表的运行原理比较特殊,在查阅无数资料和多次实践后,我确定是重锤质量配比不均无法提供动能所致。”王文强称。据他介绍,这只钟表有三个重锤,分管音乐、报时、跑时间的功能,这其中有个配比关系,只有达到要求才能正常运转。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业道酬精。发现问题后,王文强利用给重锤加铅块的方式,重新找到了三者配比关系,顺利攻坚克难,使得这只“百年大钟”再次响了起来。
“中西结合”的扶手灯
创新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延伸。小到对每一个工作环节的高质高效的创造,大到一个新的产品、一种新的技术的开发,也是工匠精神。因为只有你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都了解,才能够提升它、改进它。作为文物修缮者要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显然不能随意创新,但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尤其是在该行业,大胆地借鉴、创新则更能体现出一名工匠的大师风范。
据王文强表示,在这处博物馆内,出于德国人之手的东西像灯具之类,基本是全世界第一无二的,也正因如此,在文物修缮过程中,哪怕是一个触片损坏了,都要按照原始模样加工制成,灯具上的花纹也是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上楼的扶手灯一直处于空缺,显得格外不协调。“为了遵循德国人的工艺原则,我模仿着室外平台上的德国柱灯制造了一款扶手灯,而花纹设计上则加入了中国元素,仔细观赏,相得益彰。”王文强称。
王文强在设计上的天赋更是让人膛目结舌。众所周知,老一辈的匠人喜欢亲自动手设计做东西,同时不服输、倔强的性格更成为他作为工匠大师的璀璨光环。“我有位朋友善于做小提琴,他认为我做不了这东西,我当场不服气和他立下了誓约,之后的日子里,我根据自己设计的图纸,制造的工具,再进行切割、组装……两个月之后一把全新的小提琴诞生了,我把东西拿过去,他当场傻眼了。”王文强骄傲地讲道。
今年博物馆要重新配备100套门锁和200把钥匙,对此,王文强再次站了出来,其中钥匙的雕花要求工艺极为精湛,他积极储备行业知识,多次实践后成功制造出样板,之后交给团队成员,成功攻坚克难完成任务。
记者手记
工匠之心在于传承
目前,王文强率领着一个7人小团队,这些人都是他的徒弟。由于徒弟们相对比较年轻,实践经验匮乏、动手能力较弱,为了培养他们王文强煞费苦心。
起初,王文强给他们布置了拧螺丝的作业,但是除了他之外,无一人能够顺利拧下。“通过这个例子,我是想告诉他们做一件事靠蛮力是解决不了的,尤其是文物修缮者,万一工作失误可能就会导致无可估计的损失,做事要动脑,多实践,才会走向成功。”
在王文强看来,时代在进步,人的思想也会随之改变,如果再按原来的方式去要求别人显然是不够的。作为文物修缮行业,从业者相比其他行业更是少之又少,所承受的压力却又很重大,这就要求他们具备更高的工匠精神。“在文物修缮业,一名合格的匠人必须要秉承"修旧如旧"的工作理念,不能想当然随意去干,同时要养成多思考、多动手、多学习的心性,通过自己积极地影响他人,这才是精神传承的灵魂所在。”王文强称。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博客,微博)记者董乔志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