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红月亮》:唱响中国知青的生命赞歌

2016-05-26 11:08:25来源:松月夜窗

打印 字号: T|T
唱响中国知青的生命赞歌
——解读电影《红月亮》
王茂久
      期盼已久的彩色电影故事片《红月亮之武陵山歌》终于获得国家电影总局颁发的公映许可证,即将与全国观众见面了。回顾这部电影的策划创作拍摄制作过程,使人心情跌宕、感慨万千。
    呕心沥血的创作道路
    2009年春夏之交,重庆知青中的一帮文人志士在重庆市渝中区魁星楼的“五行半茶楼”汇聚一堂,决定成立重庆知青文化研究会(现改名“重庆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同时创办一份记录知青真实经历、展现知青文学风采、弘扬知青优秀品质的刊物即《重庆知青》杂志。
    在编辑杂志的过程中,我们决定创作一部表现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运动中为挖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努力和贡献的电影。于是,由王茂久、何维嘉、戎晋生、毛林组成电影策划班子,经过无数次讨论形成一个故事大纲,并决定由何维嘉执笔写初稿,王茂久修改定稿。
 
    剧本的第一稿历时半年,终于写完,策划组进行传阅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交何维嘉修改。——就这样反反复复十余次,经历整整五年时间,剧本基本完成。与此同时,何维嘉创作了十几首电影插曲,经过大家讨论,决定把其中的一首《月亮里的歌》定为电影的主题曲,并将电影片名确定为《红月亮》。
    为了给电影造势,文研会决定成立“红月亮艺术团”,由何维嘉担任艺术指导,编排了《知青组歌》进行了多次演出活动。
    在电影正式申请立项后,我们邀请中央电视台特约编审王云峰老师审阅剧本,对剧本提出意见,由王茂久根据这些意见进行最后修改定稿。
    由此可见,电影《红月亮》的创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知青精神的体现,是重庆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成果。
    艰难曲折的拍摄过程
    剧本创作完成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要把剧本搬上银幕还有更长更艰苦的路要走。
    首先是落实拍摄资金。曾经担任过电影《爱情天梯》编剧和执行制片人的王茂久,早在电影初稿形成时,就拟出了一个电影《红月亮》的商业计划书,然后去找有经济实力的影视公司洽谈。这个过程足足用了近四年的时间,找过无数公司和个人,碰了无数次钉子。王茂久决定召集知青中的部分企业家,采取众筹模式。于是召开了一次电影《红月亮》推介会,参加会议的三位知青企业家表示愿意集资拍摄。就在这个时候,重庆素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决定全额投资拍摄这部电影。拍摄资金才终于尘埃落定。
    其次是导演的选择。重庆素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济实力并不雄厚,根本无财力聘请全国知名的导演和演员。于是决定找重庆本土的导演和摄制班子。结果这次选择铸成大错。
    2014年,公司采取承包拍摄的方式,将拍摄任务委托给重庆一位本土导演,结果是用去几十万拍摄资金,消耗了宝贵的时间精力之后,一部完全与我们创作意图背离的影片拍摄完成。投资人与编剧看片后,大跌眼镜。经过反复考虑,素心公司决定将已经拍摄的成片报废,重新拍摄,并由公司董事长卢玉波自己担任导演。由于卢玉波从未导演过任何影片,我们还是有所顾忌,因此决定先拍摄几部微电影练练身手。
    2014——2015年,由卢玉波执导拍摄了三部微电影,全部成功获奖。其中《爸爸的江湖》获重庆市微电影大赛十佳作品,《女兽医相亲》和《重生》获亚洲微电影大赛“金海棠奖”。经过三部微电影拍摄的检验,我们对卢导充满信心。
    拍摄资金再次成为问题,剧组筹得的资金缺口太大,如果放弃,意味着前期投入全部泡汤。卢导说服家人,将自己的住房抵押贷款,同时向亲朋好友借款,终于筹集了拍摄资金。眼前是背水一战了,如果拍摄失败,就是倾家荡产。为了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摄制组选择在酉阳的深山老林里封闭拍摄。经过一个月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拍摄工作终于完成。但是所有的剧组人员全部生病,剧组也是盐干米尽。
    卢导不得不四处募捐、借款,好不容易筹集了后期制作的资金,赶到北京进行后期剪辑制作。
    经历整整六年时间,耗资几百万资金,倾注无数人心血,一部讴歌中国知青正能量的电影《红月亮》终于横空出世了。
    《红月亮》表达的人生价值观
    多少年来,知青文学被贯以“伤痕文学”之名,其实这是对知青文学的误读。
    客观地讲,知青是由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不同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人构成的复杂群体。从上山下乡支边的主观愿望来看:有自愿的、有被迫的、有下去镀金的;从在农村边疆的遭遇来看:有非常艰苦的、有非常轻松的、有非常幸运的、有遭受不幸的;从回城后的人生道路来看:有继续靠下力谋生的产业工人、有靠自己自食其力的个体户、有官居要职的公务员、有各行各业的精英骨干……由于知青群体的复杂性、人生经历的差异性,就决定了知青文化的多元化。仅从文学角度看:就有写实文学、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励志文学等等。
    毫无疑义,知青这一代人经历了许多苦难,反思中华民族的历史,哪一代人没有经历苦难?如果知青在农村几年是苦难,那么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又是怎么样的苦难呢?在中国三千多万知青中,绝大多数知青满怀一腔爱国热情,他们对国家对民族充满无尽的热爱,他们对事业、对社会、对家庭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在他们身上闪现着人性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知青的正能量!
    电影《红月亮》讴歌的就是这种爱国精神,就是这种人性的光辉,就是这种正能量。

    电影《红月亮》的三大亮点
    这部电影有三大看点,或者说是三大亮点。
    亮点一、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我们那个年代,爱情是纯真的、神圣的。影片讲述了三个不同人生观的知青同时爱上一个女知青,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有豪放的、有隐秘的、有暴力的,由于这不同的恋爱方式同时发生在一个姑娘身上,从而给她的命运造成巨大的悲剧。特别是影片塑造的知青王麦耕,为信守对朋友的一句承诺,忍辱负重、耗尽生命,展现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品格和情操。
    亮点二、表现了三种文化的冲突。四个知青代表了三种文化:文革文化、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在这三种文化冲突中,代表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最能经历时间的考验,最终能够获得胜利。
    亮点三、展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武陵山歌惊人的风采。影片中所有的歌曲都是由酉阳民歌王苏远大老师和知青作家何维嘉创作的,影片共选用五六首歌曲,全部是原创作品,每一首歌都优美动人,韵味无穷。
    未完待续的知青电影
    电影《红月亮》的问世,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了进一步推动知青文艺作品走上荧屏,我们注册了重庆子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汇集了一批专业艺术人才,专心创作拍摄电影电视。
    目前,电影《红月亮2》的创作已经初步完成并已正式申请立项拍摄。《红月亮2》是由电影《爱情天梯》的编剧王茂久独立创作,将由《红月亮》导演卢玉波执导,故事更加精彩感人,演员阵容更为强大,拍摄经验也更丰富成熟。
      我们相信随着《红月亮》系列电影的推出播映,中国知青文学创作的新高潮将不期而来。
    2016年5月17日
    本文图片均为电影《红月亮》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