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树栴修建资阳头座公园 章园

2016-05-11 10:22:38来源:

打印 字号: T|T
    沱江流域最早具有近代气息的公园是章园,它是资阳唯一写进《辞海》的县官王树栴修建的,然而他却因此蒙羞百年。王树栴(1859-1936),字晋卿,号陶庐老人,新城(河北高碑店市)人。官至新疆布政使。入民国为《清史稿》总编辑,有《陶庐文集》《希腊史》《新疆志》等。
    王树栴1886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四川省青神、资阳、铜梁、富顺、新津知县和眉州知州。1891年任资阳知县,次年9月离任。他为政廉明,贿赂收买不动,吏民敬畏,讼棍敛迹,豪绅自受,烟赌禁绝。他微服刺探民情,断案如神,揭发邪恶,使盗贼无可隐藏,土匪伏法,讼堂无事。他优待文人学士,筹措书院经费,重赏擅长文艺的学子。公余埋头著述,勤奋笔耕,乐育英才,常与县里才子谈古论今,博学多识,力排陋见。他读县志见蜀王妃花蕊夫人归葬资阳城北莲花山,便趁春闲登山访墓,迤逦西行,见东岳山赖家坡宛如凤尾的一片空地,决定修个公园,1892年4月12日破土,8月12日竣工,占地5亩,取名章园。园门楹联:“江城如画里,梅柳认村前。”内有看云步月台,右船房名叫野航,左茅轩叫做秋燕堂,正中跨凤山房,后边齪亭,西端花蕊祠,塑像立碑,古意盎然。王树栴在这里留下大量诗文,并注释刻板了《尔雅》,他的学生也有佳篇,为资阳晚清文化史增添了辉煌一页。
    王晋卿的事迹,胡仁宇《竹雨山房》和1925年县志有公正的记录。胡辑《片玉拾存》有晋卿诗作,1949年县志录入晋卿6首诗和《章园记》。1990年有个老人重访章园故址,说1950年县图书馆长郭永清痛感于粗人毁灭文化之惨烈,还自以为是革命,就自费请人将王先生手迹碑推埋土中,嘱咐等机会挖出来,结果搜山狗般嗅来嗅去,东晃西问,一无所得。附近凤岭公园,一丝文物没有,不知游人咋看。王树栴花钱不多为中川修了第一座公园,却不讨好,他的学生资阳拔贡严正相写对联当面讽刺他劳耗民力。更有《顺江桥》故事,混讥王树栴是贪官,整日花天酒地,人称狗官。其实,清代县宫中唯有王树栴名气最高,为官正派,却被浑帐骂得狗血淋头,天道何其不公!现已查明:这个故事是举人蓝光第编的。蓝家世代为城北旺族,举人老爷曾放县令,晚年乡居,新官来县少不得要先拜望他,偏生王小伙儿不从,加上他年轻有为,肃清贪污犯,惩治顽固派,又触犯了老爷的利益。于是老爷状告王树栴私闯民宅,淫污黄花闺女。那时王夫人新故,又逢他深入民间关心疾苦,故有这类谣言。谣言一揭穿,蓝老爷瞅准川人爱泡茶馆好生是非的劣根性,寄事乾隆朝,造谣毁王令,可惜漏洞百出,不堪一击:首先,乾隆盛时,资阳不过10万人,怎能动用民工几十万?其次,王知县在境1年,桥怎么就修了5年?再说,王令才高,“二十四洞顺江桥,手扶栏杆万丈高。栏杆上面能跑马,船夫号子映山倒”这起歪诗,咋会出自他手,乾隆写诗4万首更不是草包,怎会连夸好诗?顺江桥是沿着一侧江岸安石礅,永世不能到达彼岸的闹剧,如果借以讽刺形式主义倒是恰到好处,妙趣横生。
    看来,德高遭毁,好人受谤,古今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