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说不尽的王公祠

2016-03-17 10:41:12来源:德州晚报

打印 字号: T|T
    整理在庆云县三王村,有个“王公祠”遗址。如今,这里除一排闲置的村办小学教室外,偌大的空地上遍地荒芜,一片凄凉,但500多年前,这里曾经是皇帝钦命兴建的户部尚书王佐的祠堂。这位王尚书,在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中壮烈殉国,深得明代宗、英宗两位皇帝敬重与怀念。甚至有人说他是替皇帝受难的。
  王佐墓园神道碑
  “土木堡之变”后第二年,也就是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初九日,明代宗诰命,对王佐谕葬,将其葬在海丰(今无棣)县城西关以南不远处,并在其墓园设立神道碑,碑文由资善大夫、吏部尚书兼经筵官国史总裁王直撰写,由资德大夫正治上卿礼部尚书胡濙书写,由资善大夫工部尚书王卺篆刻。
  铭文全文为:“海丰之隅,有墓渠渠,谁其居之,维公尚书。尚书之先,忠厚世继,迨于有元,遂跻膴仕。庆泽所钟,式笃生公,学为儒师,髦俊攸从。孝亲之至,备物尽礼,一有弗备,终慊乎己。寇盗欲攘,以及躬身,吏墨为奸,公溥其仁。死者有葬,贫者有养,乡邑之间,泽流惠畅。婉彼夫人,能匹公休,宜室宜家,君子好逑。子也克省,天禄是供,既以奉先,亦以济众。内外俱美,宠命来宣,锦诰煌煌,龙翔凤蹇。三加弥尊,游底于极,眉寿隆祉,实称厥德。同藏于斯,既固既安,利尔子孙,硕大且蕃。穹碑峨峨,峙立墓随,刻此铭章,以诏来世。”
  神道碑对王佐的家世和高尚的品格给予高度评价,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但随着时光流逝,王佐墓园早已不存,神道碑也不知流落何处。
  王公祠里叹息碑
  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复位,钦命在王佐族地枣园桥西一里许、官道以北兴建忠烈王公祠。
  王公祠坐北朝南,占地10亩,东西宽52米,南北长120米,分前院、大殿、后院三部分。该建筑规模宏大,样式精美。山门悬挂“忠烈王公祠”匾额,山门前立有影壁,宽6米,高3.3米,上面题写“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八个御笔大字。山门两侧立有两个石碑,其中一碑写着“土木替主一死”,又名叹息碑。前院栽植16株粗大的松柏,横四竖四排成方形,高耸入天。前院东侧建有魁星楼。正殿十分高大雄伟,长12米,宽9米,正门上方悬挂黄色、四周龙围“赐谥忠简”的横匾。走进大殿,两块蓝底黄字、黄底黑字的匾额一览无余,一匾题“碧血丹心”,一匾题“古谏尘风”,两块匾额一大一小、一上一下、一蓝一黄,错落有致,两侧楹联为“西桥明月照忠魂,北汉刚风吹浩气”。大殿正中祀奉王佐塑像,王佐身着血色黄袍,目光炯炯,正襟危坐,黄袍上的龙案依稀可见,衣角有一处尚未被血色染红,露在外面。王佐像高两米有余,两侧侍立两员家将,东捧血诏圣旨为王忠,西握玉玺大印为王义。绕过先人雕像,隔扇后有一对联“一代中正志,碧血溅黄衣”。后院成方形,长宽各20米,东西两侧各有偏房四五间,为铁秀才奉旨接待官员之用,西侧偏房有厨房,招待客厅内有对联一副,曰“明王刺祀崇先德,圣代即今雨露深”。前来祭拜的官员均在大厅用膳,一边默念对联,一边缅怀先烈。
  王公祠叹息碑碑文“土木替主一死”和王佐塑像身着黄龙袍,似乎印证了王佐替皇帝义死的传说。
  成化二年(1466年),朝廷赐祭田九顷,作为王公祠管理支出费用。
  忠烈王公祠于1966年“文革”初期被毁,存在时间长达516年。
  宣宗皇帝曾赠衣
  《海邑王氏族谱》记载,王佐的先世为淮北人,其先祖王善源随宋高宗南渡徙居临安(今浙江杭州),被尊为一世祖。
  二世祖名王权,元代迁居武清,三世祖王均让世袭军职,累升枢密院副使,于明洪武初年弃官占籍入居山东海丰(今无棣)三王村,为无棣王氏的始迁之祖。四世祖名王朴,洪武五年(1372年)任滨州典教,其长子即王佐;次子王佑,字孟弼。
  王佐身为大臣,恪尽职守,政绩颇佳,深得朝廷厚爱,其本人及家人备受皇帝恩典。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二十二日,明仁宗敕命加封王佐为征仕郎吏科左给事中。宣德六年(1431年)五月初二日,明宣宗诰命加封王佐为嘉议大夫、户部左侍郎。宣德七年(1432年)11月,明宣宗赐衣王佐,敕书曰:“西北苦寒,念尔提督转运粮饷辛勤。特赐尔织金纻丝衣服一袭。尔体朕爱恤军民之心,务在区筹得宜。俾人不劳而粮饷足用,庶副委任之重。”正统十年(1445年)八月初四日,明英宗再次诰命,封王佐资善大夫、户部尚书。
  王佐生前备受恩赐,身后更是尽享殊荣。除明代宗、英宗皇帝外,后世皇帝亦对其敬重有加。成化二年(1466年),吏部尚书姚夔上表言:“佐,操存正大,经略宏远,伟然一代名臣也。正统己巳随驾死,土木之难险夷一节,宜加谥号,以激劝将来,诏可赐佐,谥忠简。”于是,明宪宗赐王佐谥号“忠简”,封其长子为户部主事,次子为监察御史。
  值得一提的是,明正统六年(1441年),王佐擢升户部尚书,遂在海丰县城修建一处规模恢宏的尚书府第,人称王府,为王佐省亲时寓居之处,亦是平日其母靳氏、其弟王佑及家人的居住之所。遗憾的是,清康熙三年(1664年)王府被光禄大夫、刑部侍郎无棣籍人吴自肃购得,遂成为吴氏大院,吴氏后人多次扩建,规模甚巨,现已成为无棣县的一处名人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