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田姓起源

2016-03-12 09:22:24来源:转载

打印 字号: T|T
  田姓是中国大姓之一,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中排名第三十六位,在台湾排名第七十九。田姓源头众多,历史最久远的当属出自妫姓的一枝。妫姓相传是舜的后裔。武王灭商后,为便于国家的治理而追封上古圣王的后裔,妫姓中的妫满因此被封为陈侯,其所在的陈,大致位于今天河南开封以东,至安徽亳县以北,都城宛丘,就是今天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妫满史称胡公满、陈胡公。其后裔以陈为姓。春秋时,陈历公之子子陈完为避祸逃亡齐国,齐桓公封他于田,陈完以地为氏,改称田氏,田完成为田姓始祖。
 
  发展
 
  除了其他的姓氏的人加入到田姓中来的情况外,田姓中的人也时常加入到其他的姓氏中,这是田姓发展的又一个方面。据史料记载,田姓人曾融入如下姓氏中:
 
  1.薛姓。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因功被封于薛,建立薛国。秦统一天下后,薛国灭亡,田文的后裔中有人以薛为姓。
 
  2.孙姓。田完的后裔中有一个名叫田书,任齐国大夫,因有战功,被齐国国君齐景公封于乐安,并赐孙姓于他,这成为孙姓的来源之一。这支孙姓在春秋战国时出了两位著名的军事家孙武(田书的孙子)和孙膑(孙武的孙子)。
 
  3.车姓。此事在《姓纂》和《通志氏族略》中都有记载,《姓纂》中说:“汉武帝时丞相田千秋,以年老,诏乘小车入省中,时号车丞相,子孙因为氏,望出鲁国,南平、淮南、河南”;《通志氏族略》中说:“汉武帝丞相田千秋,以年老诏乘小车出入省中,时号车丞相,其子孙因以为氏”。田千秋是汉武帝、汉昭帝时的丞相,曾于武帝时直言为遭人陷害的太子刘据辩明冤屈而被汉武帝封为大鸿胪,后升任丞相。昭帝即位后,因田千秋年高德劭,特许他乘车出入,因此被人称为“车丞相”,其子孙后来就以车为姓。
 
  4.陆姓。齐宣王时,宣王封其子田通于平原县陆乡,田通的后裔遂以封邑为氏,称陆姓。
 
  5.王姓。自“田氏代齐”,田姓人掌握齐国政权,共传八王,秦统一七国后,田姓中的一支因为是齐国王族,就以王为姓。
 
  分布
 
  公元前三九一年,田完之八世孙田和把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君,史称田和代齐。可见田姓是以齐国首都山东临淄为发祥地,从这一时期活跃于政坛的田姓人来分析,田姓在先秦时期已分布于今山西、河南、北京、湖北等地。
 
  传到田和重孙时,齐国为秦所灭,齐王田建被迁于共(今河南辉县),其他田姓开始向西、北之地逃难。不久秦末起义军四起,田姓家族闻风而动,有八人裂地称王,煊赫一时,但不久均纷纷跨台。
 
  汉初,高祖刘邦采纳娄敬之言,强迁关东豪族于关中的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诸田亦在强迁之列,后发展成为京兆一带望族,后来,田姓各族又迁徙至北平(今河北满城北)。从汉代开始,今川、鄂、湘、黔交界一带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中已有不少田姓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田姓避乱南迁,可以说田姓已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亦有迁山西太原、宁夏固原、天津等地。唐代宗时,有田承嗣被封为雁门郡王而落籍当地。
 
  宋代以前,田姓主要在中国的北部和中部播迁。河南田姓的开基始祖是宋代的田瑜,颍川汝阴田姓开基祖为虢州团练使田令芳。此际,田姓开始有迁今福建、广东者,田希圣为闽、粤始祖,原居浙江杭州,四传至田衍,移居福建宁化,田衍孙田滋茅,于宋末徙居福建长汀,滋茅子松岗迁广东海阳(今潮安),后徙大埔,为大埔开基始祖。
 
  传至田文长时,兄弟五人俱移广东程乡(今梅县),文长次子法聪、三子法盛移居广东惠来。明清之际,田姓已播及大江南北广大区域,从清代中叶开始,闽粤田姓陆续有人迁至台湾,进而移居海外者。如今,田姓在全国分布广泛,以河南、四川、山东、河北等省为多,上述四省田姓约占全国汉族田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三。
 
  始祖:田完
 
  名人
 
  田 光:燕国著名的侠士,他结识燕太子丹后,曾把荆轲推荐给 太子丹以谋刺秦王政,太子丹要田光保证不泄密,田光便抽刀自尽,让太子放心,又激励了荆轲。
 
  田 文:战国时,齐国大臣。他轻财下士,门客三千号"孟尝君" ,是"战国四君子"之一。
 
  田 横:本齐国贵族,秦末从兄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 自立为齐王,兵败奔彭
 
  田 骈:战国时思想家,齐国人。他治学黄老,借道明法,讲学 稷下,善于雄辩,与慎到齐名。
 
 
 
上一篇:邬姓
下一篇:上古八姓之妫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