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卢”姓

2016-02-28 13:08:33来源:转载

打印 字号: T|T
  
卢姓图腾
 卢姓是神农氏第八代参卢(榆罔)的直系嫡传裔支。卢为炉的本字,在甲骨文中,卢字像炉身及款足俱的火炉之形。远古时,卢氏人以虎头为图腾,以耕田为生,以藤条编器皿──“卢器”。因此,卢的繁体字从虎,是代表读音的声符;又从火,则表示其烧火的用途。卢由虎、胃、皿组成,麒麟或獬豸作势吞鼎器内之“人”,为巫觋驱邪之族。是发祥于“渭水”的鬼姓乌支(胃),与白虎参族通婚(秦岭的宝鸡南有太白山),擅长制作陶器(火炉),所以是虎、乌(胃)、皿三图腾合一。

 一、姓氏起源
 
  1、出自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因居于姜水流域而得氏。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四岳,他们与姬姓周族结成联盟,最后终于打败了商纣王,灭了商朝)神农氏之后裔。西周时,有炎帝的后裔姜姓,字子牙的,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名尚。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卢蒲”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传自“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齐桓公,到后来,纷纷改了单字的卢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代北(今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芦氏改为汉字单姓卢氏。
 
  2、出自他姓赐卢氏,隋炀帝时,河间人章仇(复姓)太翼,善天文,赐姓卢氏。
 
  3、出自他姓改卢姓,如范阳有雷氏,以卢氏为著,又以雷、卢音相近,所以在后周初改姓卢氏。还有,唐时,三原(今属陕西)有闾氏,讹为卢氏。
 
  4、出自少数民族姓氏,古代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部有姓“莫芦”的,后来改为姓“芦”,再后来则去掉草字头,归于卢姓。又有少数民族姓“吐伏卢”、“豆卢”或“奚什卢”的,也改为姓卢。
 
  5、出自国名,春秋时代的庐子国,有人以“庐”为姓,后则改为卢。
 
  二、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卢姓活动的地区主要在山东、湖北、河北地区。秦汉时期,卢姓在北方地区发展很快,南北朝时河北定帅的范阳卢氏成为四海大姓。唐朝时中原的卢姓也随两次南下移民进人福建地区。宋朝时期,越南的蛮卢开始大批进入广东,到明朝时已经完全汉化,成为广东地区的卢姓主力。清朝初期卢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卢姓大约有2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4%,排在第六十二位。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浙江,这三省卢姓大约占卢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河北、福建、安徽、广西、江苏,这五省的卢姓又集中了44%。山东为卢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卢姓总人口的22%。全国形成鲁豫冀、浙闽两大块卢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卢姓大约有5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5%,为明朝第四十大姓。宋元明600年全潮人口纯增长率是20%,卢姓人口增长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江苏,这三省卢姓大约占卢姓总人口的47%,其次分布于福建、广东、山东、湖北、山西,这五省的卢姓又集中了37%。
 
  三、郡望堂号
 
  【郡望】
 
  范阳郡:三国魏时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县)。西晋改为国,北魏复改为郡。
 
  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河间郡:汉高帝始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堂号】
 
  专经堂:东汉卢植,少年时和郑玄一块儿拜马融为师。马融在讲坛上设绛纱帐,帐后设女乐,在帐前讲书。卢植只专心听讲,几年从没看女乐一眼。
 
  四、历史名人
 
  卢植,今河北省涿州人,东汉官吏、学者,通古今学,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董卓专权用事,议谋废立,众皆唯唯,植独抗论。
 
  卢纶,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人,唐代诗人,所作诗歌多送别酬答之作,少数反映边塞军士生活,为“大历十才子”之一,遗有《卢纶集》。
 
  卢鸿,河北省涿州人,唐朝画家,博学,嵩山隐士,拒绝出仕,工籀书,擅山水树石。
 
  卢照邻,唐朝诗人。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所作诗多忧苦愤激之词,以《长安古意》最为有名。
 
  卢象升,江苏省宜兴人,明代抗清名将,清兵三路南下,他孤军奋战,战死沙场。
 
  卢嘉锡,福建省厦门市人,著名的科学家。他在结晶、新材料的研究中,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卢嘉锡不到40岁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学部委员。1981年荣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卢鹤绂,核物理学家,中国核能之父。1936年大学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同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深造,专攻近代物理和原子物理。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历任中山大学、广西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教授,还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兼第一研究室主任,上海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等。
 
上一篇:姓氏探源——邴姓
下一篇:邬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