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英雄王文宪:校园普法15年 万余书信助成长
15年间,举办了600多堂法制教育讲座,收到了1万多封书信。一名铁路警察从送法进校园、为孩子安全成长保驾护航,到走进孩子内心、为他们释疑解惑,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
他就是王文宪,今年已经61岁,去年他从警察岗位退休。但作为南昌滨江学校法制副校长,他说:“只要孩子们需要,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600多堂讲座播下法律的种子
南昌市滨江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与王文宪退休前就职的南昌铁路西站派出所仅一路之隔。
2000年6月,滨江学校初中男生史某放学途经铁路西站江边货场时,被4名不良少年殴打致伤,王文宪被指派负责处理这起案件。在办案过程中,王文宪了解到,史某曾多次被那几名不良少年敲诈勒索。更让他吃惊的是,遇到不法侵害时,史某竟然不敢报警。
滨江学校所处的位置正好是南昌市东湖区和青山湖区的交界处,是所谓的三不管地带。当时,经常有一些辍学的青少年在学校周边游荡,不时侵害和骚扰学生。
“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太薄弱了!”王文宪说,这起案件对他触动很大。于是,他毛遂自荐,要求担任滨江学校校外法制辅导员,正好学校也正有此意。2000年6月中旬,王文宪为全校学生作了首场题为《警察在我身边》的主题报告。
“近1小时的报告,被22次掌声打断。”王文宪说,孩子们太渴望学习法律知识了。而为了把干巴巴的法律知识让学生易于接受,他也下足了功夫,“报告里用了酷毙了、帅呆了等流行词汇。”
孩子们的热情让王文宪一发不可收拾。但凡遇到禁毒日、法制宣传日等时间节点,他都要为学生举办专题的法制教育讲座。每年秋季开学,王文宪都要发给新生一张法律援助卡,卡上除印有“110”“119”等紧急电话外,还特别印上他的手机号码。他承诺:不管什么时间,只要接到学生或学生家长的求助电话,定会全力以赴,及时救助。
法制讲座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法律的种子,法律援助卡让孩子们吃了定心丸。受到不法侵害时,孩子们敢报警了。不久后,校园周边的那些不良少年不见了,校园更加安全了。
1万多封书信走进孩子内心
担任校外法制辅导员一年多,王文宪出任滨江学校法制副校长。角色变了,责任也更大了。法制教育讲座虽然受到孩子们欢迎,但王文宪认为讲座是灌输式的,难以走进学生内心。
学生们内心在想什么?他们最需要什么?2002年寒假前,王文宪向学生们发出倡议,让学生们给他写信,把所思所想,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告诉他。初中学生每人写一封,小学生全班联合写一封。
那一次,他收到了307封信。读那些信的时候,他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很多信他是流着泪读完的。王文宪说,有的孩子在信中说终于有人愿意听他们诉说了,写信成了他们释放心理压力的渠道。
从此,“给王叔叔的一封信”成了滨江学校的保留节目,而通过这个平台王文宪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不管年龄多大,王文宪一直被孩子们称作“王叔叔”。
“每一封信件都会认真看,并建立台账。”王文宪说,根据信件中反映问题的轻重缓急,分别进行面对面心理疏导、书面回复或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后,利用班会课逐班进行统一回答。
到目前为止,王文宪已经收到1万多封书信,有报喜的,更多是报忧的,内心的秘密、家庭的变故、生活和学习中的烦恼,甚至想要离家出走、想要轻生,都写在信里。
不久前,初一(2)班女生写信给王文宪,说因为成绩不理想,想要离家出走,甚至流露出轻生的念头。王文宪立即安排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帮她解开了心中的结。
她说:“‘王叔叔’的话好像有魔力一般,经他一点拨,好像就开窍了。现在觉得自己当时很傻。与家长聊不来的话题,都愿意和他说。”四年级学生钟羽说,同学们都把“王叔叔”当作知心朋友,对他敞开心扉。
“只要孩子们需要,会一直坚持下去”
“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王文宪的粉丝。”滨江学校德育处主任熊淑萍说。果然,课间时分,从教室跑出来的孩子见到王文宪,立即将他团团围住,争着向他提问。上课铃响起后,大家才不舍地和他击掌告别。
看到这个场景,我们才明白孩子们有多喜欢他,我们用镜头记录下整个过程。
熊淑萍用“纯”“淳”“醇”三个同音字来概括王文宪:“纯”说明他是一个纯净的人,为学生和家长服务很纯粹,不图任何利益回报;“淳”表示他很厚道,24小时不关机,随时准备为学生提供帮助;“醇”即醇香,历久弥香,有爱心的人很多,但十五年如一日,能坚持这么长时间的人不多。
如今,王文宪的服务范围已经远远超出滨江学校,他还担任了城北学校、青桥学校、育新学校的校外法制辅导员。而且,他还为南昌市20多所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知识讲座。为了让讲座更生动,他不断收集最新的案例,撰写的讲稿超过10万字。
“别人看到的是我的付出,而我认为我得到的比付出的多。”王文宪说,帮助一个孩子就是帮助一个家庭,看到孩子从迷途中返回正道,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更重要的是,与孩子们交流,收获了童心,“我曾经是一名刑警,见多了社会的阴暗面,是孩子们让我重新学会了笑。”
王文宪说,只要还走得动,只要孩子们还需要,他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他就是王文宪,今年已经61岁,去年他从警察岗位退休。但作为南昌滨江学校法制副校长,他说:“只要孩子们需要,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600多堂讲座播下法律的种子
南昌市滨江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与王文宪退休前就职的南昌铁路西站派出所仅一路之隔。
2000年6月,滨江学校初中男生史某放学途经铁路西站江边货场时,被4名不良少年殴打致伤,王文宪被指派负责处理这起案件。在办案过程中,王文宪了解到,史某曾多次被那几名不良少年敲诈勒索。更让他吃惊的是,遇到不法侵害时,史某竟然不敢报警。
滨江学校所处的位置正好是南昌市东湖区和青山湖区的交界处,是所谓的三不管地带。当时,经常有一些辍学的青少年在学校周边游荡,不时侵害和骚扰学生。
“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太薄弱了!”王文宪说,这起案件对他触动很大。于是,他毛遂自荐,要求担任滨江学校校外法制辅导员,正好学校也正有此意。2000年6月中旬,王文宪为全校学生作了首场题为《警察在我身边》的主题报告。
“近1小时的报告,被22次掌声打断。”王文宪说,孩子们太渴望学习法律知识了。而为了把干巴巴的法律知识让学生易于接受,他也下足了功夫,“报告里用了酷毙了、帅呆了等流行词汇。”
孩子们的热情让王文宪一发不可收拾。但凡遇到禁毒日、法制宣传日等时间节点,他都要为学生举办专题的法制教育讲座。每年秋季开学,王文宪都要发给新生一张法律援助卡,卡上除印有“110”“119”等紧急电话外,还特别印上他的手机号码。他承诺:不管什么时间,只要接到学生或学生家长的求助电话,定会全力以赴,及时救助。
法制讲座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法律的种子,法律援助卡让孩子们吃了定心丸。受到不法侵害时,孩子们敢报警了。不久后,校园周边的那些不良少年不见了,校园更加安全了。
1万多封书信走进孩子内心
担任校外法制辅导员一年多,王文宪出任滨江学校法制副校长。角色变了,责任也更大了。法制教育讲座虽然受到孩子们欢迎,但王文宪认为讲座是灌输式的,难以走进学生内心。
学生们内心在想什么?他们最需要什么?2002年寒假前,王文宪向学生们发出倡议,让学生们给他写信,把所思所想,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告诉他。初中学生每人写一封,小学生全班联合写一封。
那一次,他收到了307封信。读那些信的时候,他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很多信他是流着泪读完的。王文宪说,有的孩子在信中说终于有人愿意听他们诉说了,写信成了他们释放心理压力的渠道。
从此,“给王叔叔的一封信”成了滨江学校的保留节目,而通过这个平台王文宪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不管年龄多大,王文宪一直被孩子们称作“王叔叔”。
“每一封信件都会认真看,并建立台账。”王文宪说,根据信件中反映问题的轻重缓急,分别进行面对面心理疏导、书面回复或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后,利用班会课逐班进行统一回答。
到目前为止,王文宪已经收到1万多封书信,有报喜的,更多是报忧的,内心的秘密、家庭的变故、生活和学习中的烦恼,甚至想要离家出走、想要轻生,都写在信里。
不久前,初一(2)班女生写信给王文宪,说因为成绩不理想,想要离家出走,甚至流露出轻生的念头。王文宪立即安排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帮她解开了心中的结。
她说:“‘王叔叔’的话好像有魔力一般,经他一点拨,好像就开窍了。现在觉得自己当时很傻。与家长聊不来的话题,都愿意和他说。”四年级学生钟羽说,同学们都把“王叔叔”当作知心朋友,对他敞开心扉。
“只要孩子们需要,会一直坚持下去”
“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王文宪的粉丝。”滨江学校德育处主任熊淑萍说。果然,课间时分,从教室跑出来的孩子见到王文宪,立即将他团团围住,争着向他提问。上课铃响起后,大家才不舍地和他击掌告别。
看到这个场景,我们才明白孩子们有多喜欢他,我们用镜头记录下整个过程。
熊淑萍用“纯”“淳”“醇”三个同音字来概括王文宪:“纯”说明他是一个纯净的人,为学生和家长服务很纯粹,不图任何利益回报;“淳”表示他很厚道,24小时不关机,随时准备为学生提供帮助;“醇”即醇香,历久弥香,有爱心的人很多,但十五年如一日,能坚持这么长时间的人不多。
如今,王文宪的服务范围已经远远超出滨江学校,他还担任了城北学校、青桥学校、育新学校的校外法制辅导员。而且,他还为南昌市20多所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知识讲座。为了让讲座更生动,他不断收集最新的案例,撰写的讲稿超过10万字。
“别人看到的是我的付出,而我认为我得到的比付出的多。”王文宪说,帮助一个孩子就是帮助一个家庭,看到孩子从迷途中返回正道,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更重要的是,与孩子们交流,收获了童心,“我曾经是一名刑警,见多了社会的阴暗面,是孩子们让我重新学会了笑。”
王文宪说,只要还走得动,只要孩子们还需要,他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