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桂林王家人(四十七)

2015-08-18 16:05:59来源:桂林王家人 王喜修 主编

打印 字号: T|T
王氏概述
(《王氏宗堂谱》(宾阳)代序)
    自从公元前二十世纪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出汉字以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才有了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我氏当初选择王字为姓,在结构上有着自己的特色。王者,四画组成也。第一画意味着天,第二画意味着人,第三画意味着地,第四画是顶天立地的一竖,把三者紧密地连接了起来,这就成了一个堂堂正正的王字。所以孔夫子就说,一贯三为王。西汉大儒董仲舒也说,三画连中者,王也。两位先贤只是从表面形态去论述,但是大学问家李阳冰则从本义上说开去。他说,王者,天下所归顺也。因为王字最初含义只有两个,第一认为王就是光,乃旺之本;第二王就是大斧,乃权力的象征。原来在远古时代,谁掌握了大斧,谁就权力至高无上,谁就是王,谁就独一无二,谁就天下第一。因此在历代的帝皇中,都爱称自己为孤,为寡,其用意就是在这里。
   然而,我们祖先选择王字为姓是缘于何时,那就得追溯到两千五百年前的东周时代。据考,东周第十一位皇帝周灵王,于公元前五百七十一年即位,生有两子,大子叫晋,字子乔,二子叫贵。晋被立为太子,是皇位的继承人。因当时还没有多少人以字为姓,只以住地冠名。晋住在姬水,因此时人就叫他姬晋,弟弟则为姬贵。
    晋幼有成德,聪颖博达,温恭敦敏,能言善辩,智慧过人。长大后就能以天地万物,立朝之道,安民之策纵论天下大事。群臣赞之,灵王重之,十五岁就命他辅佐朝政。此前晋已与刘氏结婚,不久生下儿子宗敬。
    但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五百五十年),王宫所在地洛邑的谷、洛二水,洪水泛滥,严重威胁王宫安危,灵王立即下令动众堵之。开山挖土,昼夜不停。晋看见后就向父王陈述已见,说洪水只能疏,不能堵,否则大难就会临头。可是灵王不听,反而认为晋逆悖圣旨,于是就废了他的太子名位,贬为庶民。晋本来是一心为民,但却受委屈,从此抑郁不振,与妻儿相依为命。后来灵王因堵塞二水造成百姓大难,怨声载道,遂于公元前五百四十五年驾崩,姬贵接位,改号为景王。时过三年,晋因病辞世,享年才十七岁。丈夫仙去,刘氏悉心抚育JL子。宗敬长大后才华四溢,深得叔叔景王的器重,遂命他为司徒,从此位高权重。但宗敬任职不久,东周诸侯争霸,四分五裂,你割我据,战事频仍,朝政失控,王室衰落。宗敬见势引退,迁家于太原,在平阳安居乐业,相安无事。但由于宗敬是太子之子,王室后裔,所以时人就称他为王家。宗敬听了就顺其自然,以王为氏,从此时人才叫他王宗敬,自然也叫晋为王晋。因此我氏后裔就上尊王晋公为开姓始祖。
    宗敬在太原世代繁衍,至后裔王离,字子明,被朝廷封为武城侯。王离生元和威。元官至中议大夫,为避秦乱迁于山东琅琊,成为琅琊一支祖先。留在太原的威,更是发展成一支大族,成为太原的祖先。后来这两大支派发展成十三支派,十三支派又发展成二十一支派,也就是二十一望族。主要分布在黄河一带,具体是山西的太原望、河东望;山东的琅琊望,北海望、东海望、高平望、山阳望,东莱望;河南的陈留望,新墅望,新蔡望,河南望;湖南的长沙望;河北的中山望,章武望;陕西的京兆望,金城望;甘肃的天水望,东平望;四川的广汉望:江苏的堂邑望。当时一望就是一郡,比现在一个专区还要大,因我氏在郡中占大多数,被时人称为望族。
    到了唐宋,我氏又由二十一望发展成三十八望,以太原为中心向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发展。先祖们有的是为民受命,有的是挥师南下,有的是从戎戍边,有的是经商传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子出远门,父辈特别吩咐要牢记一首认族诗。诗日:骏马匆匆出异乡,各居胜地立纲常;身居外地无吾境,久住他乡即故乡;朝夕不忘亲命语,晨昏须念祝馨香;推祈一派苍天佑,三七男儿总是昌。这里的三七男儿指的就是我二十一个望族的子孙。
     这首认族诗出在莫村和马香村的族人之手。翻开六个支祖的谱牒,各自的来历与诗中所言非常符合。王明的俊杰公,乃是在明初受朝廷命为按察司经历,为官受命从山东青州府延撇塘柴江村而来。有元公是在明嘉靖六年(公元五二七年)从戎戍边,由山东鹞鸭塘来到王明山口落户。桃源的王升公是在明洪武初年随父挥师南下,在征南大将军廖永忠部下征战立功,先任湖广水军官衔后跳升三里参将,老家就是在山东应天府漂水县鹞鸭塘邵村。桂平的廷勋公是在明末崇祯年间(约公元一六二九年一六四四年)任翰林官和陕西提督时,奉命到岭南任职,从北方经广东转至桂平落户的。莫村的德用公是在明万历二年(公元一五七四年)南下经商,从山东应天府鹞鸭塘先达广东后转宾阳黎塘落户。六新的一举公是从太原南下经商,经柳州才转到邹圩镇落户。支祖们来到落脚地后,发奋图强,安家立业,人财两旺,子孙满堂,今天合起来巳经拥有三万五千多人口。
    言归华夏,自王晋公发展至今,阅两千五百余年,我氏在全国已经拥有九千二百八十八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二五,成为中华民族第一大姓。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户籍管理中心于二〇〇七年四月二十日所公布的数字。如果再加上侨居海外的,我氏的人数就大大超过一亿了。可谓树大根深荫四海,枝繁叶茂盖九州。我氏不但是中国第一大姓,而且也是一个人才杰出的大族,可称公兖侯及,宰辅相因。仅从西汉至宋,就出了九十三位宰相。其中两汉二人,魏一人,西晋二人,东晋二十二人,南朝十九人,齐十三人,梁朝十九人,陈朝七人,北魏三人,唐四人,宋一人。男的出宰相;女的出皇后,历代共三十六人。一九四九年解放以后,我氏还出过王光美、王冶坪两位国家主席夫人,这都是其他姓氏所望尘莫及的。前秦的王翦,祖孙三代都是将帅。所谓秦皇统一六国,乃是王翦及子王贲挥师为其先灭了五国的结果,即王翦先灭了赵国、楚国、越国,其儿子接着灭魏国和燕国,最后一个齐国才是秦始皇派出李信所灭,因此王翦父子是秦朝统一的最大功臣。扪虱论天下的王猛,苻坚称帝时用其作谋士及宰相,才振兴了朝政。西汉和亲大使王昭君,史称昭君出塞。东晋的王羲之是我国书法鼻祖,他的草书《平安帖》在中国嘉德“秋光万华”藏拍会上拍出了3.08亿元,创下了我国文化藏拍的最高价。王勃是唐初四杰,《滕王阁序》就是他的杰作。王实甫是元朝的杰出戏剧家,《西厢记》就是他所著。近及本堂六个支祖,有三个就是为官受命人物。白明至清,王升公后裔就出过举人王廷佐、王宾、王灿、王宠、王化、王价、王造同、王自强、王同山、王锡元、王日光,贡元王钧佐,进士王国清等等,这都是老县志和老族谱记有的。
    俊杰公后裔也出过文举人王启智、王观国,贡生王佐、王相清、王思昌。德用公后裔出过进士王方用,武举王恩泽,贡生王方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氏有开国大将一员,上将五员。大将为王树声,上将为王平、王震、王宏坤、王建安、王新亭,后王震任国家副主席。在政界,光是二00七年我氏就涌现了王刚、王乐泉、王兆国、王岐山四位中共政治局委员。王刚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乐泉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副书记,王兆国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中央十八次代表大会王岐山当选为政治局常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沪宁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在科学技术方面,王淦昌是我国核能的创始人,王永志是我国航天总设计师。王选是我国汉字激光打字及编排的发明人,文字可天马行空。王忠诚是中国神经外科开拓者,王振义是中国血液科学家,在这五大科学巨匠中,后四位各自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奖金500万元。这也是他姓所望尘莫及的。在海外,王安是美国的电脑大王,王赣骏是美国华裔太空第一人,王鼎昌是新加坡副总理,王其辉是马来西亚部长,王海棉是菲律宾杰出政治家,王灵智是美国华人领袖等等,均都是我氏杰出人才的典型代表。
    时人立祠麵祖兮,旨在弘扬祖德继往开来;列举先人勋绩兮,欲想发扬光大策励后人;今天概述我氏兮,则是想借以备忘。云尔。
    撰文小组:王悦英、王树芳、王启智、王国廷、王悦突。具体执笔:王启智、王树芳。
    王氏宗堂理事会立公元二〇〇七年农历八月十一日公元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廿日修订注:宾阳王氏共有六支不同宗的家族,即俊杰公、王升公,有元公、廷勋公、德用公、一举公。共有人口约三万。其中廷勋公后裔居桂平市,其余全住宾阳。六个家族虽不同宗,但共同修建了祠堂,联合修了族谱。多次与我市部分县王家人进行联谊活动。特转载他们族谱的序言,以便互相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