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炜皓亲情诗作选
王炜皓亲情诗作选
那份水田
三十多年前那份水田深埋下的
绝不会仅仅是残冬的泥土
我的父母 你们当年耕耘冰雪的声音
即使我已经听不见~
那条负重已久的田埂
它也能向我照出:
一株病弱的稻杆在阳光下
曾经对稻谷与飞鸟的全部寄托
今天我理解三十年前的那份水田
就是理解我手掌上一座远山的份量
就是理解一轮朝阳从我眼里开始
意味着什么
那个字
父亲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
说出那个字
少年 晚风看见
他常用手里握住的鋤头
把那个字深深写进泥土
阳光听见
父亲种出的稻谷,蔬菜与瓜豆
它们无不在深情说着
浸满他汗水与目光的那个字
(发表于2008第2期《灵溪文学》)
放纸船
~致哥哥
第一次放出纸船
你蹲在岸边
水是父亲的目光
风是母亲的声音
后来你站在海边
望着那只已远去的纸船
水还是父亲的目光
风还是母亲的声音
父亲走后的第一个中秋节
失去滋味的中秋月饼
是一面静静的镜
照出母亲内心隐隐的伤痛
当母亲在衣柜里发现
还放着一件父亲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
心里又忽然象被触电似的
一场中秋节袭来的台风
瞬间穿过了母亲窗外的一生
多少次面对人生中袭来的暴风雨
父亲和母亲都最终坚强从瘦弱的田埂上挺过来
为了我们兄妹这些还未成长的禾苗和花朵……
还在
一位良人走了 他的
良知还在
一位父亲走了 他的
父爱还在
一位诗人走了 他的
诗歌还在
一位思考者走了 他的
思考还在
一位生活强者走了 他的坚强还在
一位给别人送来灯光的人走了
他的灯光还在
……
借着他留下的灯光
留下灯光的人走了
雪花纷纷扬扬把他一生
下在我们面前
路旁边的树顿时悟到了什么
只听见被夜风包围的骨头里
开始有了玉兰花开的声音
借着他留下的灯光
我们望见
那群曾经失落的鸟
又重新飞了回来
一条永远感激的河流
流往我们的内心深处
从前那清清的河水与
健康的鱼儿
又回来了
借着他留下的灯光
我们看清了周围还有着
太多的黑暗
就象一张张被害虫咬掉生病的树皮
挡住了心灵的发光
就象夜空一团团夜雾和乌云
把星星的光芒层层包围
一路上走来:
我们曾经迷失了什么
迷失了多少
借着他留下的灯光
我们要找回内心这条河流的源头
找回那个百花和百鸟盛飞的地方
它的清净、自然、慈祥、智慧~
永远不会随外面的时空流转
是我们一切生命真正幸福、快乐、安祥、和谐的所在~
打击
是那最初那一錘
打在你最冷的部位
你眼外的天空并没有动
你眼里的天空已开始
下起了一场雪
为了捧起一个自尊的诺言
你面前那条河顿时已化为
一匹徐悲鸿笔下的黑马
最初的那阵阵錘声
便是冽冽的寒风
开始卷走了你
身后的灰尘与夜雾
许多年后
都是那无形的錘声
一阵阵无形的鞭
令大地重新认识了一棵松树
阳光证实了
你那个自尊的诺言
圆形的幸福
你手里捧着的那个圆形的幸福
它的最里层浸满了你父母的汗水与阳光
第二层浸满了大地的关怀
第三层浸满了白云的洁白
孩子,你如果把它当作足球
那你就狠狠地踢吧
把它踢向世界的大门
同时祝你踢出一生的健康
如果你想把它当作一个地球仪
那你就让它好好陪伴你
用你一生智慧的探索围着它转
如果你想把它当作一个蓝球
你就努力好好地投吧
最终把它准确而巧妙地投向
未来人类发展历史的篮圈里……
白蝴蝶
泥土,瓜菜与远处的山
还有什么让这些远离城市的她们
这样不倦地欢飞
不倦欢飞的白蝴蝶
你飞翔的白翅
令多少吉祥的白云
抵达我刻骨铭心的春天
当远处的山
被白蝴蝶的翅膀首先点亮
夜里的田园
就会因为缺乏闪光的白蝴蝶
而显得漫长与不安
三十多年前那份水田深埋下的
绝不会仅仅是残冬的泥土
我的父母 你们当年耕耘冰雪的声音
即使我已经听不见~
那条负重已久的田埂
它也能向我照出:
一株病弱的稻杆在阳光下
曾经对稻谷与飞鸟的全部寄托
今天我理解三十年前的那份水田
就是理解我手掌上一座远山的份量
就是理解一轮朝阳从我眼里开始
意味着什么
那个字
父亲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
说出那个字
少年 晚风看见
他常用手里握住的鋤头
把那个字深深写进泥土
阳光听见
父亲种出的稻谷,蔬菜与瓜豆
它们无不在深情说着
浸满他汗水与目光的那个字
(发表于2008第2期《灵溪文学》)
放纸船
~致哥哥
第一次放出纸船
你蹲在岸边
水是父亲的目光
风是母亲的声音
后来你站在海边
望着那只已远去的纸船
水还是父亲的目光
风还是母亲的声音
父亲走后的第一个中秋节
失去滋味的中秋月饼
是一面静静的镜
照出母亲内心隐隐的伤痛
当母亲在衣柜里发现
还放着一件父亲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
心里又忽然象被触电似的
一场中秋节袭来的台风
瞬间穿过了母亲窗外的一生
多少次面对人生中袭来的暴风雨
父亲和母亲都最终坚强从瘦弱的田埂上挺过来
为了我们兄妹这些还未成长的禾苗和花朵……
还在
一位良人走了 他的
良知还在
一位父亲走了 他的
父爱还在
一位诗人走了 他的
诗歌还在
一位思考者走了 他的
思考还在
一位生活强者走了 他的坚强还在
一位给别人送来灯光的人走了
他的灯光还在
……
借着他留下的灯光
留下灯光的人走了
雪花纷纷扬扬把他一生
下在我们面前
路旁边的树顿时悟到了什么
只听见被夜风包围的骨头里
开始有了玉兰花开的声音
借着他留下的灯光
我们望见
那群曾经失落的鸟
又重新飞了回来
一条永远感激的河流
流往我们的内心深处
从前那清清的河水与
健康的鱼儿
又回来了
借着他留下的灯光
我们看清了周围还有着
太多的黑暗
就象一张张被害虫咬掉生病的树皮
挡住了心灵的发光
就象夜空一团团夜雾和乌云
把星星的光芒层层包围
一路上走来:
我们曾经迷失了什么
迷失了多少
借着他留下的灯光
我们要找回内心这条河流的源头
找回那个百花和百鸟盛飞的地方
它的清净、自然、慈祥、智慧~
永远不会随外面的时空流转
是我们一切生命真正幸福、快乐、安祥、和谐的所在~
打击
是那最初那一錘
打在你最冷的部位
你眼外的天空并没有动
你眼里的天空已开始
下起了一场雪
为了捧起一个自尊的诺言
你面前那条河顿时已化为
一匹徐悲鸿笔下的黑马
最初的那阵阵錘声
便是冽冽的寒风
开始卷走了你
身后的灰尘与夜雾
许多年后
都是那无形的錘声
一阵阵无形的鞭
令大地重新认识了一棵松树
阳光证实了
你那个自尊的诺言
圆形的幸福
你手里捧着的那个圆形的幸福
它的最里层浸满了你父母的汗水与阳光
第二层浸满了大地的关怀
第三层浸满了白云的洁白
孩子,你如果把它当作足球
那你就狠狠地踢吧
把它踢向世界的大门
同时祝你踢出一生的健康
如果你想把它当作一个地球仪
那你就让它好好陪伴你
用你一生智慧的探索围着它转
如果你想把它当作一个蓝球
你就努力好好地投吧
最终把它准确而巧妙地投向
未来人类发展历史的篮圈里……
白蝴蝶
泥土,瓜菜与远处的山
还有什么让这些远离城市的她们
这样不倦地欢飞
不倦欢飞的白蝴蝶
你飞翔的白翅
令多少吉祥的白云
抵达我刻骨铭心的春天
当远处的山
被白蝴蝶的翅膀首先点亮
夜里的田园
就会因为缺乏闪光的白蝴蝶
而显得漫长与不安
(注:《那份水田》《那个字》《父亲走后的第一个中秋节》《还在》《放纸船》《圆形的幸福》《借着他留下的灯光》发表在2008年第2期的《灵溪文学》,其中《放纸船》《借着他留下的灯光》被选入2013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当代精英诗人三百家》第一辑<诗歌中国>。《打击》发表于2003.3《温州文学》,《白蝴蝶》发表于2002.9《诗选刊》)
王炜皓诗歌解读系列之二
亲情的重量
——王炜皓亲情诗解读
对王炜皓老师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王老师的诗歌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他的诗歌种类也多。据我所了解到的,王老师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八类:生态诗、亲情诗、爱情诗、乡土诗,人文景观诗、生命探索诗、社会生活诗、政治抒情诗。在《心灵的洗礼》这一篇文章中,我以《生态之海》和《晨风中的河流》这两首诗歌为例,带领大家一起去品读了王老师的生态诗。那这一次,我将带大家去品读一下王老师的亲情诗。
读王老师的作品,我们最大的感触是通俗晓畅、清新自然。那他的亲情诗也不例外,虽然他的亲情诗的语言也非常通俗朴素,但是他却能做到用最简朴的语言表达出深沉而浓郁的思想感情。那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王老师的原创诗歌《重症室里最后的父亲》是怎样用最简朴的语言表达最浓郁的亲情的:
那一年的春节就要来临
城市 而在温州医院的重症病房~
它离母亲的内心却很远
她眼里悄悄溢出的泪水
瞬间把我背后岁月淹没
冰冷的寒气
让我一生都无法忘记
骨头深处都无法忘记~
母亲那眼里溢出的泪水
叫什么
头颅手术后十几天
过去了
躺在病床上的善良父亲
依旧如在梦中~说不出
半句话
在重症室 我生命的每一分钟
都是被手术刀切过的
伤痛
时间在流血~
内心的天空
我听见了~它多么微弱的心跳
窗外远处的一棵雪中树
它的根所承受的重量
正是我此刻肩膀所承受的重量
《重症室里最后的父亲》这一首诗虽题为“重症室里最后的父亲”,但诗人对父亲形象的着笔甚少,全诗一共四节,但诗人仅在第三节用寥寥两句写了重症室里父亲的状态,可以说对父亲这一形象的正面描写可谓一笔带过,但诗人却从母亲和自己身上入手,通过侧面描写把在重症室里与父亲生离死别的悲痛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读起来感同身受。
诗歌的最后一节,窗外那棵“雪中树”实则作者的自喻,通过写大雪覆盖、万物萧瑟,在风雪中摇晃小树还是要坚强地生存。一方面突出小树生存处境的艰难,另一方面也突出小树的坚强。作者写小树,实际上是写自己当时的感受。全诗的语言虽简朴,但字字深情,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亲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看完了王炜皓老师描写他父亲的诗歌作品,再来看看他在母亲节为母亲所做的原创作品《感恩母亲》:
今夜,内心所有的花朵
因为你而提前盛放芳香
今夜,内心所有的果实
因为你而提前挂满露珠
今夜,内心所有的溪流
因为你而提前流入大海
今夜,内心所有的山峰
因为你而提前披上银色
今夜,内心所有的灯光
因为你而提前放出光芒
今夜,内心所有的石头
因为你而提前铺出道路
今夜,内心所有的泥土
紧紧捧住一棵树的目光
今夜,内心所有的金鱼
重新深深拥抱水的品质
今夜,内心所有的烛光
不约自发面朝同一尊佛
千百年来,歌颂母爱、感恩母亲之类的诗歌不计其数,千古佳作也是举不胜举,所以说,歌颂母爱、感恩母亲是一个永远说不烂的话题,要想从前人的光环中脱颖而出,那是相当有难度的。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王老师是怎样感恩母亲,在他笔下的母亲形象又是怎样的?
论诗歌,不得不论诗歌的意象,从《感恩母亲》这一首诗歌可以看出王老师也很重视意象对于诗歌的重要性。《感恩母亲》这一首诗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意象很多,从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诗人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恩,描绘了自然界中一系列美好的意象,希望拿天底下所有美好的事物来报答母亲的恩情。此时,所有直接的表白都比这诗歌的语言苍白无力。
此外,读王老师《感恩母亲》一首诗,最直观的艺术形式是重章叠句。说到重章叠句,我想到了《诗经》中的《蒹葭》,《蒹葭》这一首诗共三章,每章虽只换了几个字,但它在发挥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的同时,也将诗意不断推进,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层层推进。回到王老师的《感恩母亲》这一首诗,诗歌共分三节,一二的内容相似、结构一致,这两节诗歌无论是内容,还是情感都处于一个并列的关系,就好像在同一个平面内,可随意调换顺序。这一首诗对于重章叠句这一手法的运用并没有处理得很好,从而给人营造成一种重复累赘的感觉。尽管我深深知道,王老师安排三节结构相似的内容,是为了形成一种气势,从而加强表达的思想感情;尽管诗歌的第三节的情感有所升华,但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出发,一二节的重环往复,很容易使读者形成视觉疲劳。
我认为这一首诗作艺术技巧的处理上还有一点欠缺,但这首诗的最后一节我尤为喜欢。这一节通过泥土和树的关系、水和鱼的关系、烛光(信仰)和佛像三种关系去阐述母子之间那种血浓于水、如漆如胶的亲情,形象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母亲浓浓的爱。
王老师的诗歌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大学问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学习,我们也在和王老师一起成长,一起进步,期待王老师的新的佳作。
李凤
于2015.08.06凌晨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姓宗祠对联门楣题辞
- · 吟族谱诗
- · 王氏宗祠通用對聯
- · 宁溪王氏诗词歌赋
- · 闽南王氏宗祠联之一
- · 福鼎召开赤溪楹联楼群全国征联大赛颁奖大会
- · 夏日诗词: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 · 中国历史上高水平的40首诗词
- · 王士进录安徽王懿修诗抄
- · 户县王氏先辈诗词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