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友明祁县城赵拜王允

2015-07-15 15:26:03来源:王友明

打印 字号: T|T

盛夏一日,我怀着对汉司徒王允的无限崇拜之情,专程前往山西省祁县城赵镇修善村,拜谒先祖王允。王允属太原王氏祁县分支,位居《太原王氏通谱》第34世,是东汉隐士王霸第6世孙。

修善村是王允的故里,位于祁县古城西北约5公里的汾河右岸平原。这里土地肥沃,特产丰富,是一个既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气息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拥有1900多口人、耕地面积达4700多亩。村落整齐有序,街道编号划分分明。

那天,我首先找到的是族人王希英,他已经82岁,身体特别健壮。他听说我是来拜谒王允先祖的,十分高兴,我挽着他的胳膊在绿树成荫的院子里合影留念。合影之后,王希英老人亲自带领我来到了坐落在修善村西北的王允先祖墓。



走近墓地,一种凄凉之感袭上我的心头。这哪里是汉司徒的墓地,分明一块垃圾场。只见墓地四周,砖瓦遍地、杂草丛生,根本就没有进出的路。我和王希英老人只好踏着砖瓦,踏着垃圾,拨开杂草,踉跄着前行。这里是祁县人民政府1990年3月20日公布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有一块石碑,上面书写着“王允墓”3个大字。在坟墓的南面耸立着一尊由祁县文物管理所,于公元1996年10月9日立的墓碑,上面书写着“汉司徒王允之墓”7个大字,墓碑前有一个长条石桌,几乎被杂草覆盖,目睹这被人遗忘、一片凄凉的场景,一阵莫大的凄酸感觉由心底直涌上来。我和王希英老人虔诚地向王允祖磕了3个响头,并在墓碑前留了一张影。王希英老人离去了,我却在墓碑前皱眉沉思,不禁忆起了王允先祖的生平事迹:

王允,王述第三子,生于汉顺帝永和二年(公元137年) ,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字子师。王允天资聪颖,独具慧质,深受上辈们的喜爱和赏识。在他们的影响和熏陶下,王允自小意气非凡,立志长大后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父辈的传统,而且还要心忧国家,有益于东汉社会。为了实现这一志向和目标,王允时时刻刻注意自身素质的修养。虽出生豪门世族,但他并不迷恋奢侈的生活和舒适的享受,而是充分利用家里的优越环境,饱读诗书和泛阅经传。少年时期,王允就已经成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才子,远近文人学士都对他刮目相看。习文章、阅经典之余,王允还坚持习武强身。他崇慕卫青、霍去病的威猛和气度,同时也佩服他们誓死卫国的精神。认真不懈的文修武练不到数年,王允便出落为一名文韬武略无不精通的全才。

由于出生上层士族世家,平日除了习文练武之外,王允也经常跟随父辈们出入官场,结交许多世家名士。而且,王允更愿意与下层人民接触,因为这样更能接近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丰富的经验。一时之间,少年王允不仅在同辈中间脱颖而出,而且在整个山西也已经小有名气。19岁那年,王允便被推举为郡吏,步入仕途。任职不久,就遇上一件极其复杂棘手的事情:山西晋阳地区有一名叫赵津的小黄门,依仗自己的主子是朝廷当权宦官,便在当地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百姓慑于赵津的淫威,敢怒而不敢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王允得知这一情况后,气愤地对手下衙吏们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此为非作歹,贪赃枉法,格杀勿论!”随即下令逮捕赵津,并立即将他解押东市,斩首示众,以慰民心。晋阳百姓见他们深恶痛绝的祸害已除,个个拍手叫好,他们还纷纷前往王允所在官署,感谢慰问王允,称赞他是为民作主,不畏强暴的好父母官。王允首次经受世事的考验,并赢得众人的称赞和拥护,由衷地感到高兴,更坚定了秉公为官的信心。

王允为官初露锋芒,不仅赢得了州郡官吏和当地百姓的赞赏和钦佩,而且引起了朝廷的注意。鉴于他的才能和表现,王允不久被朝廷三公同时征召,以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从地方州郡迁到中央朝廷,这是王允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也为他实现忠心为国的政治抱负提供了广泛的政治舞台。永汉元年 (公元189年),董卓废掉少帝,献帝刘协继位,王允被拜为太仆,不久迁任尚书令。初平元年 (公元190年),王允替代杨彪担任司徒职务,同时兼任尚书令。王允担任司徒,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秋。献帝登极后,外戚、宦官斗争仍在继续,黄巾军起义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各地割据豪强也趁机发难,借讨宦官为名,纷纷问鼎中央政权,整个东汉政权危机四伏,动荡不安。面对如此国将不国的尴尬局势,王允毅然承担起恢复和革新东汉政权和社会的重任,没有丝毫退缩和畏惧。为了稳定政局,消除混乱,王允和朝中其他忠臣良将一道出谋划策,重新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

董卓在进驻洛阳过程中,迎立少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进驻洛阳后,董卓又多次赤裸裸地表现出对权力的贪婪欲望。他废旧立新,毒杀太后,广植党羽,培养亲信,统收兵权,控制朝廷。从董卓的种种倒行逆施中,王允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他将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最大隐患,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遏制和除掉董卓。初平三年 (公元192年) 四月,王允和吕布密谋刺杀董卓。董卓死后,王允与吕布共执朝政,但是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率军攻破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处死,时年55岁。王允为国除贼的胆略受人敬仰,遭杀身之祸,又令人惋惜。王允死后,“天子感恸,百姓丧气”。汉献帝迁都许昌后,思念王允的忠贞气节,便用隆重的殡礼重新安葬王允,还特意派虎贲中郎将“奉策吊祭,赐东园秘器,赐以本官受绶,送还本郡”。后来,又封王允的孙子王黑为安乐亭侯,食邑300户……《三国演义》诗赞王允:“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英气连霄汉,忠诚贯斗牛。至今魂与魄,犹绕凤凰楼。”

恋恋不舍地离开王允先祖墓地,王希英老人又把我带到族人王继红家。王继红供职于祁县文化局,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手工技艺(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我看到满屋张贴的都是红红火火的剪纸,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背靠剪纸,我们老王家照了一张合影,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时隔不久,当我给王继红打电话时,他告诉我,王希英老人因患脑溢血已经去世了。闻听此言,我心里涌进一股悲伤的波澜。但是,转而一想,王希英老人能够与王允先祖同处一地,也是一种荣耀!

每每忆起祁县城赵拜王允的时刻,我心中总是翻腾着一股热浪。

令我欣喜的是,如今,汉司徒王允的墓地已经整修一新,不仅新栽了松柏花树,而且还修建了围墙,告慰了先祖王允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