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永宁小学模范教师王海霞用爱心演绎无私的师爱

2013-02-08 10:56:32来源:

打印 字号: T|T

  2013-02-07  【来源】: 离石新闻网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她在领受这美丽光环的同时,努力恪尽职守,为这些光环增辉添彩;她一直在追求做一名学习型、务实型、创新型的教师,做一名师德高尚,教学精湛的教师,为此,她努力着,奋进着,学习着,成长着。她就是永宁小学教师王海霞。

    奉献尽职责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的普通教师,王海霞深深领悟到教师应该具有通体透亮的红烛精神,教师的天职在于对学生无私的爱与奉献,她常告诫自己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尤其是新课程主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学生,爱所有学生,爱智商不高的学生。怎么爱?王海霞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就是把学生当成童年的自己,当成自己的孩子,换位平等思考,她心里装进了孩子的欢笑和忧伤,欢笑着学生的欢笑,忧伤着学生的忧伤,怀揣一颗不变的童心来工作、学习、生活,用关怀、用爱心,去扬起学生心海的风帆。

    从教十多年来,王海霞当过班主任,做过语文教研组长。学生们最爱上的就是她的语文课,因为最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她不会给学生布置一大堆作业,更多的是给予学生更多空间去思考。

    教研务实效

    王海霞积极参与新型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通过学习新理念,分析案例,集体备课——上课——听课——研讨,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提高了自己及他人的课堂教学水平。每次听课学习之后把学习实践新课程的体会感悟与大家交流共享,《走近吉春亚-追寻语文味的课堂》、《从拓展走向链接—有效教学之链接式阅读教学》。

    王老师还总是热心培养青年教师,先后指导过李瑞芳、任丽珍等青年教师,通过“听评课、互听互评、两人合上一课”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指导,给她们机会打拼磨练,给她们问题深入研究,给她们舞台大胆展示,努力将课标理念转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水平明显提升。

    学习求真知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依靠智慧来解决,智慧来自细心的观察,来自于勤奋地读书、勤奋地工作,来自于不断地反思,不断否定自我。多年来,王海霞坚持写课后反思,讲求质量,讲求联系实际,升华认识。她通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写读书笔记一万多字;听本校及兄弟学校的各种课数十节;通过各种渠道听小学语文专家讲学作报告,做课数次,努力把专家的理念化为课堂教学的一招一式,化为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化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实践。

    多年的反思,为教育科研积淀了基础,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实践素材,在区学科带头人赛讲活动中做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在学校数次大型公开课中做课《胖乎乎的小手》、《小小竹排水中游》、《司马光》等均获好评;参与课题《中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撰写论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并获省级一等奖。

    成绩不能满足,名誉催人奋进。王海霞说她相信自己的未来不是梦,她一定在三尺讲台上做得更好,因为,在她的心中,学生永远是天使,她就是为天使修补翅膀的人。□ 记者 刘小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