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森林医生”王俊平

“有病变的树木,叶子先由绿变黄绿,然后再变黄褐,最后变为红褐……”在位于宁陕境内的两河林场庙沟段,歇息间王俊平对记者说,森林是否发生病虫害,还没有高科技仪器,全靠眼睛观察。随后,他一头钻进大森林,履行着他“啄木鸟”的天职。
1998年,21岁的王俊平,从西北林学院毕业后,毅然来到秦岭深山,与大山为伍,以森林为伴。一枝一叶总关情。10多年来,不知在山林中跑了多少遍,磨破了多少双鞋,摔了多少次跤,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我是森林“啄木鸟”!只要看到郁郁葱葱的森林,他脸上总会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宁西林业局,是我省地处秦岭腹地的一个森工企业,管理经营着12.6万公顷的国家重点公益林。天保工程实施前,主要以生产木材为主,森防工作无从谈起。天保工程实施后,企业全面转型,森防成为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环节,同时也面临着资金短缺、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的尴尬局面。
11年前,王俊平临危受命,担任森防站站长。以前没有森防队伍,职工没有专业知识,他便自己钻研所学,并利用跑林场、下林班机会,组织护林员识别昆虫、病害及防治。针对一些疑难问题,他邀请专家教授举办知识培训班。在他的努力下,局里建成了检疫检验室,举办培训班10余期,培训职工500余人次,在所辖4个林场建王永锋摄立监测点15个,成立了60余人的兼职森防监测队伍。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科学制定防控措施,王俊平每年都要带领大家进行全面调查。仲夏的秦岭,酷热难耐。饿了,啃一口干粮;渴了,喝一口山泉;随身携带的毛巾,被汗水浸透的一次次拧出水来;脸上、胳膊上、小腿上,到处都是树枝划破的口子。除了恶劣的自然条件,还要随时防止身边经常出没的毒蛇、蚂蟥、蝎子、胡蜂等侵袭。每次普查完毕,大家都要掉十几斤肉。
通过积极防治,本土有害生物落叶松叶蜂、中华鼢鼠等已不构成灾害,防治重点转移到华山松大小蠹。此虫具有坚硬的鞘翅,施药防治困难。2010年,王俊平在桦树坪林场采用引诱剂诱捕进行防治,平均每公顷要悬挂1个诱捕器诱杀成虫。在沿着陡峭山坡攀爬时,王俊平被突然滑落的一块石头砸伤右脚,疼得他在地上扭成一团。但他还是强忍剧痛,带领大家悬挂完所有诱捕器。如今,王俊平坚持与科研单位专家教授保持联系,寻求华山松大小蠹防治新途径。
宁西林业局辖区,不仅有西汉高速公路通过,而且还有引汉济渭、西成客运专线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车辆、人员来往频繁,潜在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很大。为此,王俊平变被动防控为主动出击,深入重要点位宣传森防政策,讲解森防知识。只要辖区经营单位或个人调运苗木或木制品,他都要进行检疫检验,登记造册,跟踪检疫,加强管理,从源头堵住有害生物的传播途径。近几年,仅检疫检验、复验的苗木,就多达17批次约230多万株,销毁来源不明、带有林业有害生物包装箱、包装板等木制品150件。
外来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病,是当前森防的重点。王俊平组织森防站与4个林场、15个监测站签订了责任书,将责任逐级落实到场、站、人,做到每座山、每片松林、每个工地有人管。2013年5月,王俊平还引进松材线虫天敌花绒寄甲1700头(块)成虫、卵,分别投放在桦树坪、两河林场辖区的交通主干线和西汉高速公路庙沟、黄草坪停车场等区域,收到了良好的预防效果。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10多年来,王俊平一直坚守着这样的信念,甘做一只“啄木鸟”,把自己最美的青春献给了大山,献给了自己热爱的森防事业。2014年,王俊平被授予全国“最美森林医生”称号。 (本报记者 王永锋 通讯员 唐瑞莉)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