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与永恒——拜谒王洛宾墓园
时隔数年,香山侧畔的金山陵园平添累累墓冢,手捧鲜花,一时迷失。环境变迁所致寻访之惘,何止人世!
仿佛有感应,一方钢琴黑般的墓碑让我快步走近,上面刻有洛宾先生及其夫人的名字,背后镌刻着先生熟悉的字迹、以及再熟悉不过的曲谱——《在那遥远的地方》。
平凡而雅致,质朴而浪漫,王洛宾特有的精神气质伫立于此。
已近黄昏,陵园空寂。献上鲜花,面对墓碑,先生的音容笑貌如此真切地重现眼前——
“你这么大时,我正好在西北抗战剧团,第一次听到维吾尔民歌《达坂城的姑娘》。”
“小伙儿,不急着回内地吧,明晚再来,我煮咖啡等你怎样?”
……
1989年初秋,我与传奇音乐家王洛宾相识于乌鲁木齐。连续两晚交谈,“爷孙”俩成为忘年交。
难以想象的苦难经历,穷尽生命的艺术追寻……回望自己跌宕起伏、形同“炼狱”的人生,老人没有怨尤,没有愤懑,没有责难,自始至终,他用平和从容、幽默风趣的话语向我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分享着自己的人生感悟——
“有人说,我爱艺术,但不爱生活,不合逻辑。你必须爱生活后,才能爱一切。我写的歌为什么能感动别人,因为我爱生活。”
“《在那遥远的地方》最后那句,是藏族姑娘用鞭子打出来的。后来皮鞭被人改‘细’了。既然你要做那只羊,会考虑鞭子的粗细吗?”
“有人问,很多歌曲没有署我的名,怎么看?作曲家写歌就是为了让大家唱,何必知道是谁写的?做个‘传歌者’很好!”
……
与先生话语相呼应、“伴奏”耳畔的,是他写下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春舞曲》《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玛依拉》《阿拉木汗》《半个月亮爬上来》……一时,传世旋律与先生心语映衬印证,时隔多年,穿透世俗的喧嚷、名利的纷扰、生存的怅惘,无比明晰回响心间,令人肃然!
“后会有期!我做好了计划,活二百年!”当年,老人这样握着我的手作别。没想到,这成为永诀。7年后,他倒在了新疆——人生最重要的驿站。
轻挪人们敬献的花束,再次默念墓碑铭文:“民间瑰宝兮撷之于民,人间绝唱兮得之于心。传歌之志兮可喜可钦,洛宾之功兮青史永存。”这段影响甚广的文字,代表了人们对这位伟大“传歌者”的无比敬意和深深怀念。
先生走了近20年,他的歌曲仍然传唱世界,萦回不绝。这兴许是他“二百年”人生规划的最好解读。
“我相信并追求永恒。‘永恒’是成就自己的概念,是一种支持的力量,漫长的、艰难的岁月就这样过来了……”这是当年王洛宾先生对自己说的最后一段话。
26年过去,昔日的毛头小伙,已进入知天命之年。在落日的余晖中,站在王洛宾墓碑前,萌生并坚定着自己的感悟,继续着与先生未完的对话——
《在那遥远的地方》不只是一首爱情歌曲;
美丽的姑娘在遥远的地方,美好的一切总是在那遥远的地方;
让我们歌唱遥远,一步一步地、执著地走在通向遥远的道路上。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