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自我边界,人际关系的“保护伞”

2015-03-28 09:13:24来源:

打印 字号: T|T
    在宇琳眼中,智芸是一个像“哆啦A梦”一样的朋友,总是能救自己于水火之中,而且从不拒绝自己的求助。所以,当她加班抽不出时间去接家人时,她拨通了智芸的电话,“亲爱的,我遇到难题了,这件事只有你能帮我……”电话这头的智芸呢,不错,是个大伙儿眼中公认的大好人,面对朋友诸如此类“非你莫属”的请求,虽然痛恨自己总是掉入这样的泥潭,但却又无法拒绝,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郁闷的情绪赶赴机场……

你的身边有这样的“操控者”和“顺从者”吗?你是不是也恰好扮演着其中的某一个角色呢?也许你会认为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在这样一种缺乏“自我边界”的双方互动中,当事人将不知不觉陷入某种尴尬的人际交往模式。

自我边界,“我”与“他人”之间的楚河汉界

作为故事中的顺从者智芸,并非愿意接受朋友的任何求助请求,但最后都无法说“不“;而操控者宇琳看上去更像一个不断在占便宜的人,用“非你不可”的请求赢得朋友的每一次相助,却从没有考虑对方是否有时间或者有能力帮忙。形成这种人际模式的两个人,她们的自我边界都非常模糊。

何为“自我边界”?简单来说,就是“我”与“他人”之间的楚河汉界。我的地盘我做主,那些做不了主的或者替别人做主的人,其实是在心理上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健康目录中,就罗列了一些人际边界“不健康”、自我边界模糊者的常见行为,例如:无论任何事情都会跟别人诉说;为了取悦别人,做事会背离个人的价值观和是非观;留意不到他人是否已经越过了个人的私人界限;不断索取或者不求回报地无私奉献;对于他人的要求有求必应,从不拒绝……

那么一个“自我边界”清晰的人又是什么样的呢?中智职场专家表示,通常来讲,这样的人既乐于为他人付出,也能依自己的实际情况安心地拒绝别人的求助;他们既不因求助他人而内疚,也尊重别人表达否定意愿,如此便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心理发展程度比较成熟的“地主”了。

三点助你明晰自我边界

理清了陷入自我边界模糊的原因后,又该如何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为自己和他人设立明晰的边界,从而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呢?看看下面的建议也许对你有用:

1.明确你个人的责任范围

在职场中,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在帮别人干活,该干的事情没有干完,无法避免不了无止境地的加班,那你得反思一下自己的边界有没有搭建好。正如同骄纵孩子的母亲一样,如果你一味地用自己的时间来迁就他人,那也是对别人不负责任的纵容,其结果恰恰是在阻碍他人的自我成长。

中智职场专家提示,想要摆脱这种边界不清的情境,就得先明确你的责任范围。梳理近期的工作安排,将工作的重要程度和优先级别进行排序,明确你自己的职责范围。然后每天简单地罗列工作清单, 同时也要为自己的加班时间设定上限。当其他人因为个人原因没完成工作遭到老板批评的时候,不要每一次都挺身而出,给其一些有用的建议远比你亲力亲为的作用更大,不要因为你的英雄主义而剥夺了他人成长的权。

2.学会原谅和宽恕别人

“为何不肯帮我一下,平时我待他很不错啊,为什么好人没好报?”如果你总是有这样的想法,感觉受伤害的似乎总是自己,那你需要问自己的就是“我有没有尊重他人的边界“。中智职场专家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拒绝并不意味着你们的关系不好,也不能代表你被朋友遗弃了。相反,因为被拒绝而对对方产生怨恨的你,其实是将快乐和伤心的控制权交予了别人,你自身的能量却在怨恨中被不断消耗。

当你愿意原谅别人对你的“无情”拒绝,宽恕别人没有把你放在第一位时,你也获得了自身的解放,重拾属于你的自由。

3.在内心搭建一个“私人房间”,给心理一个保护屏障

自我边界也许听上去会有点抽象,尝试着把它具体化、图像化会更加清晰。在内心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房间”,房间的外墙就是你的自我边界,把可以与他人分享的、合作的事情整理在房间的外面,把个人秘密、不可侵入或者暂时不能触碰的事情安放在你的“私人房间”里,这样你在遇到人际关系中的互帮互助或者距离问题时,就可以将它进行屋里屋外的归类。

职场信息一手掌握,国内首款人力资源服务APP“智点通”提醒你:“5成职场人欲跳槽 生存压力大成首要诱因”。想及时掌握全球HR资讯和动态?智点通——智新闻栏目有最新最全的业界新闻,我们精挑细选为您提供的专业服务介绍,读者可上APP STORE和安卓市场下载体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