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护理90岁,“老护老”孝道背后很无奈
“随着老龄化到来,‘老护老’现象在各个医院都很普遍”,吉林省人民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主任杜玉茗说。在这里,60岁女儿照料80岁父亲,70岁女婿照料90岁岳父的情景随处可见。
70岁护理90岁 孝道背后超级无奈
王德才的老父亲在过去一年多时间,不停地住院,春节就是在医院过的。刚出院没几天,又出现尿路感染,不得不再次入院。
王德才兄弟姐妹五人,最小的也快60岁了,大家排班轮流照料老人。王德才是长子,最孝顺,在医院的时间也比别人多。“还好,我这身体还行。”但是他的老伴累倒了,血压升高,腰腿疼也犯了。“就算再辛苦也要把老人好好送走。”王德才说。王德才的老父亲几年前就已患上小脑萎缩,对发生的一切事情浑然不觉。每天只是吃了睡、睡了吃,睡梦中还香甜地吧嗒着嘴。
在“老护老”的人群中,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生病的老人因为治疗用药和精心照料,状态越来越好,可是陪护的儿女们精神萎靡、走路打晃。有的不等老人病好,自己就住进了医院。
1小时8元至10元 护工价高无人愿干
“请过护工,但是要求和我们一起排班,价格还挺高,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家人干。”王德才说。
在吉林省人民医院的走廊里,可以看到一些护理公司的小广告。不过,只有少数家属雇用护工。一是不放心,怕照料得不够仔细;二是价格太高。现在护工通常以小时计,每小时8元至10元,一天就得200元。加上老人的治疗费,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是即使价格高,护工也不好雇。记者在一家护理公司了解到,公司有60个护工,根本不够用。但是又招不上来人。年轻人都不愿干,来的都是四五十岁的失地农民或者下岗职工,这些人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特别大。
47岁的护工马莉说,自己身体不好,文化水平又浅。“一般有点能耐,有点力气的都不爱干。脏,还要担责任。”
老龄化+独生子女 谁送他们最后一程?
“其实我还挺羡慕这些老人的,他们毕竟还有多个子女能轮流照料,等我们老了,都是一个孩子,谁能送我们最后一程?”吉林省人民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主任杜玉茗说。
几十年前,当杜玉茗还是“小大夫”时,大多数护理工作都由护士做。但是现在护士都已经趋向于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加之医护比严重失调,护士根本忙不过来。
已近退休年龄的杜玉茗已和几个同学达成“协议”,将来大家都买一个门洞的房子,“聚堆儿养老”,集体雇几个护工,打扫照料。或者全体上老年公寓,过群居生活。
还有更多的人希望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70岁的王佚名在医院独自护理着90岁的老岳父。他的老伴在北京帮唯一的女儿带孩子。他说,政府应该在养老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建设养老和康复结合的机构、培训护理人员,或者扶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反正孩子是指望不上了,工作生活压力都大,不用我们帮就不错了。”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古今中外名人名典论孝亲敬老
- · 文昌帝君阴騭文
- · 富平县编著《新时期党员干部践行孝道文化》
- · 二十四孝圖之涤亲溺器(完)
- · 二十四孝圖之啮指痛心
- · 二十四孝圖之孝感动天
- · 二十四孝圖之亲尝汤药
- · 二十四孝圖之卖身葬父
- · 二十四孝圖之百里负米
- · 二十四孝圖之埋儿奉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