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通”一声跪倒 算不算尽了孝道?

□七嘴八舌
@ xu5932_:挺好的。至少可以提醒孩子们有孝心的意识。
@Julia于婕:没必要,儿女长大以后该尽的义务肯定要尽的,为什么要当众下跪呢?
@风是否吹过222:孝顺和尊敬父母应该发自内心,不应该流于形式。跪拜父母不应该视为糟粕,但也不应该提倡。
别念歪经表错情
魏英杰(媒体人):这些年来,民间和教育机构出现不少以孝道为主题的活动。这些事情若纯属学生自发,或者在家里养成习惯,倒也没什么。一旦放到公众场合,由机构组织,却不能不说已经变味。
学校这么做,并未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也难说顾及家长真实感受。不否认部分学生愿意通过这种方式向父母表达孝心,在这种场合,许多父母也会发自内心地感动。但哪怕是一派和谐的场面,也无法掩饰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强迫意味。
若学校想大力弘扬传统孝道,不必采取这种集体下跪的形式,哪怕是从学校的教学理念出发,也显得比较刻意。何况,有些学校搞类似活动既是做给学生父母看,也是做给上级主管部门看,把这当作一种德育“政绩”。至于谁感动了谁,反倒成了次要问题。
学校要弘扬传统文化和感恩精神,切忌念歪经、表错情。真的想弘扬和复兴传统,不妨从多读经典开始做起。
没有什么不可以
邓海建(媒体人):跪拜父母,可不可以有?在中华传统孝道文化一不小心就成了勒在子女脖子上纤绳的语境下,确实容易被原罪。有人说,这不够平等;有人说,这有点像愚孝。中庸的说法,也是“把选择下跪的权利交给学生”。这样的敏感,当然是文化心理上的条件反射。
不过,看到车模就想到“肉”、看到会所就想到“腐”,恐怕也真是仁者见仁的任性罢了。有几个道理是肯定的:一来,所谓“孝敬文化节”,属于学校的自选动作。换言之,学校完全可以摊手耸肩、啥也不做;二来,不能因为自卑惯了,就对跪拜这回事莫名敏感。“孝敬文化节”就像清明节、中秋节等一样,借助一两个仪式,完成价值层面的传达与告知,这是合情合理的程序。
传统文化固然有糟粕,但仪式感的威严、礼节程序的濡染,是一切文化与文明通识的规律。“孝敬文化节”到底好不好、值不值得搞,不妨先看看、再听听,且慢一棍子下去爽快了看什么都不顺眼。
薛红伟/图
昨日,安徽网、@新安晚报发起了调查。结果,大家自己看吧。
□
反对
感恩教育不应形式化,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支持
能深植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
18.1%
27.3%
27.3%
给父母磕个头,你怎么看?
27.3%
中立
初衷是好的,但弘扬孝道的方式待改进。
说不好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古今中外名人名典论孝亲敬老
- · 文昌帝君阴騭文
- · 富平县编著《新时期党员干部践行孝道文化》
- · 二十四孝圖之涤亲溺器(完)
- · 二十四孝圖之啮指痛心
- · 二十四孝圖之孝感动天
- · 二十四孝圖之亲尝汤药
- · 二十四孝圖之卖身葬父
- · 二十四孝圖之百里负米
- · 二十四孝圖之埋儿奉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