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明代名将俞大猷墓疑被盗

现场:盗洞直通墓室
俞大猷墓位于苏垵村北,距离苏垵村村道不远,坐南朝北。据相关资料记载,此墓为砖构,外包三合土,白石墓碑阴刻楷书“皇明都督虚江俞公墓”。
沿陵园台阶拾级而上,记者远远便看到,新挖出的土已沿墓碑左肩向下倾倒,覆盖了近1/3的面积。盗洞位于墓碑左后侧,经民警测量,盗洞长1.2米,宽0.8米,深约2.2米,里面还有一个半人高的盗洞通向墓室。
据守陵人陈先生介绍,他每隔两三个月会到陵园巡视一次,昨晚他看到民警赶到陵园,才知道墓被盗了。他推测,盗墓贼是在春节期间进行盗墓的。
警方表示今日将请文保人员再次到事发现场进行勘查,并评估损失情况。
专家:估计损失不大
昨日下午6 时许,记者电话联系了晋江博物馆吴金鹏馆长。吴馆长表示,俞大猷墓为夫妻合葬墓,上世纪80年代中期,根据村民提供线索,文保部门对墓进行保护性发掘,发现篆书墓志铭1方,书“皇明光禄大夫后军都督府同知赠左都督俞公暨夫人慈肃陈氏墓志铭”,后由晋江市博物馆收藏。1991年,福建省政府将俞大猷墓列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馆长表示,那次发掘前,俞大猷墓已被盗掘,盗掘年代不详,已基本是一座空墓;抢救性发掘时发现,墓顶封土已坍塌,有积水时附近村民还用来浇灌庄稼;那块墓志铭被收藏前曾被村民用作搓衣板。
吴馆长称,知晓此事后,今日将派出博物馆文保中心人员配合警方进行现场调查。
人物:泉州抗倭名将俞大猷
不少苏垵村村民聚集在陵园外谈论此事。村民陈先生说,俞大猷当年与抗倭名将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是泉州人的骄傲,每年清明都会有远道而来的扫墓者祭扫陵园。
他说,几十年前此墓保护得不好,后来才逐渐保护起来,村民也配合政府对陵园进行整修维护。
据记载,俞大猷(1504-1580),泉州人,自幼家贫,寄居清源山水流坑村,勤学不辍;五岁时即在家乡河市入塾读书习文,十岁随家迁居泉州城内北隅,读书并习武于清源山清源洞。清源山至今遗有其练胆石(为练胆量,常登巨石下跳),虎乳泉畔有其自书“
君恩山重”四个大字。俞大猷戎马生涯47 年,“
时而受重用,名声显赫;时而受贬责,沦为囚徒”,四为参将,六为总兵,累官都督。俞大猷曾率部转战于苏、浙、闽、粤抗倭,战功显赫,“俞家军”威名赫赫。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