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晋江明代名将俞大猷墓疑被盗

2015-03-07 16:41:00来源:泉州网

打印 字号: T|T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微博)记者 陈紫玄文/图)昨日傍晚,泉州市民“聚离≠距离”通过微信“海峡都市报(微博)大泉州”报料称,晋江苏垵村的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墓疑似被盗。昨晚8时许,海都记者赶到晋江磁灶镇苏垵村时,民警正在现场进行勘查,墓顶封土有人为挖掘痕迹。警方表示,今日将请相关文保单位评估墓葬损失情况。

现场:盗洞直通墓室

俞大猷墓位于苏垵村北,距离苏垵村村道不远,坐南朝北。据相关资料记载,此墓为砖构,外包三合土,白石墓碑阴刻楷书“皇明都督虚江俞公墓”。

沿陵园台阶拾级而上,记者远远便看到,新挖出的土已沿墓碑左肩向下倾倒,覆盖了近1/3的面积。盗洞位于墓碑左后侧,经民警测量,盗洞长1.2米,宽0.8米,深约2.2米,里面还有一个半人高的盗洞通向墓室。

据守陵人陈先生介绍,他每隔两三个月会到陵园巡视一次,昨晚他看到民警赶到陵园,才知道墓被盗了。他推测,盗墓贼是在春节期间进行盗墓的。

警方表示今日将请文保人员再次到事发现场进行勘查,并评估损失情况。

专家:估计损失不大

昨日下午6 时许,记者电话联系了晋江博物馆吴金鹏馆长。吴馆长表示,俞大猷墓为夫妻合葬墓,上世纪80年代中期,根据村民提供线索,文保部门对墓进行保护性发掘,发现篆书墓志铭1方,书“皇明光禄大夫后军都督府同知赠左都督俞公暨夫人慈肃陈氏墓志铭”,后由晋江市博物馆收藏。1991年,福建省政府将俞大猷墓列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馆长表示,那次发掘前,俞大猷墓已被盗掘,盗掘年代不详,已基本是一座空墓;抢救性发掘时发现,墓顶封土已坍塌,有积水时附近村民还用来浇灌庄稼;那块墓志铭被收藏前曾被村民用作搓衣板。

吴馆长称,知晓此事后,今日将派出博物馆文保中心人员配合警方进行现场调查。

人物:泉州抗倭名将俞大猷

不少苏垵村村民聚集在陵园外谈论此事。村民陈先生说,俞大猷当年与抗倭名将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是泉州人的骄傲,每年清明都会有远道而来的扫墓者祭扫陵园。

他说,几十年前此墓保护得不好,后来才逐渐保护起来,村民也配合政府对陵园进行整修维护。

据记载,俞大猷(1504-1580),泉州人,自幼家贫,寄居清源山水流坑村,勤学不辍;五岁时即在家乡河市入塾读书习文,十岁随家迁居泉州城内北隅,读书并习武于清源山清源洞。清源山至今遗有其练胆石(为练胆量,常登巨石下跳),虎乳泉畔有其自书“

君恩山重”四个大字。俞大猷戎马生涯47 年,“

时而受重用,名声显赫;时而受贬责,沦为囚徒”,四为参将,六为总兵,累官都督。俞大猷曾率部转战于苏、浙、闽、粤抗倭,战功显赫,“俞家军”威名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