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谈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世道人心
图为著名作家、学者、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在济南谈传统文化与治国理政。 何延海 摄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下治国理政、权力系统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弘扬熟悉传统文化,要从人心中熟悉。”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16日在济南指出,人心问题是执政的基本问题,得人心者得天下,谈传统文化的目的正是为了世道人心,让行为和权力系统符合人心,才能和谐发展。
王蒙当日在济南表示,世道人心对今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仍然有意义,世道可兴、传统可取,中国人要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充满信心,挖掘出对世道人心有益的东西,予以继承、弘扬和发展。
“现在人们仍然提倡勤俭奋斗,不喜欢纨绔子弟;仍然主张人的忠厚朴实,反对投机取巧,”王蒙说,这充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沉淀在中国人心中,影响价值观念、是非观念的形成,影响对人的评价和看法。
在王蒙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千年以来的治国理政之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国诸子百家中,修齐治平始终排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从东周起,诸子百家就致力于探讨治国理政之道,这些理论对中国一直发生着影响。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治国理政的核心命题是为政以德,靠道德治理国家,孔子提倡政治上的道德理想主义,主张仁政,反对暴政,主张王道,反对霸道。中国缺少权力制衡,以德治国客观上形成了对权力系统的道德和文化监督,儒家思想中强调秩序、尊卑长幼,君臣父子,使社会聚拢,因此为政以德是非常有意义的。”王蒙说。
同时,孔子道德理想主义也突出强调了君子之道,王蒙称,孔子对君子提出高要求有积极意义,让愿意当君子的人、愿意成为社会精英的人必须有所不为,有更高要求,不能只讲个人利益,要顾全大局,谦恭谨慎,要负责任。
王蒙,出生于1934年,著名作家、学者、原文化部部长王蒙。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曲成兰)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