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记忆:王昭君之墓
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的绿野间矗立着一座传诵古今、驰名中外的西汉古墓--昭君墓。墓呈覆斗形,高33米,占地二十余亩,系人工夯筑的大土堆,巍峨高耸,远望如山。
传说,因每年凉秋九月,塞外草衰时,附近草木枯黄,唯独昭君墓上芳草青青,故古人称之为“青冢”,且唐代就见之于李、杜诗篇,以后邮现于历代文学作品之中。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对昭君坟进行了多次修缮。196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把昭君坟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昭君坟,已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园。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62米,墓高33米,占地约73亩。走到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3.95米,重5吨的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阏氏并辔而行的大型铜铸雕像。再往北行,朝阳耸立着一块高大石碑,石碑上用蒙汉两种文字镌刻着已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诗作《谒昭君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石碑后方两侧,七块各代石碑历历在目。墓前有相连的两层平台。拾级而上至墓顶,有六角攒尖兰亭一处。墓前院内,历史文物陈列厅分列东西,陈列厅内,有汉白玉昭君雕像一座,娥眉秀发,衣袂飘飘,目视远方,栩栩如生。随着内蒙古对外开放的深入进行,面貌一新的昭君墓,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旅游环境,成为享誉海内外著名旅游景点。凡来呼市的外来人,总要来参观昭君墓。每年来参观的游客基本维持在20万人左右,前来昭君墓参观的游客,正是通过浏览古迹,观看陈列,听取讲解等一系列内容,从一个侧面了解了内蒙古悠久的文化和灿烂的历史,昭君墓先后接待了李瑞环、胡锦涛、尉建行、丁关根、田纪云、姜春云、钱其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大批社会各界著名人士,扩大了昭君墓民族团结的知名度,宣传了内蒙古。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昭君墓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在昭君墓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从1999年开始,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已连续举办了二届昭君文化节,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文学影响。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