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故欧阳县丞墓志铭

2014-08-09 14:13:36来源:庐陵王氏网

打印 字号: T|T

王庭珪范文

宋 · 王庭珪

 欧阳氏得姓远矣。文忠公谱有曰通者,仕唐尤显名。通三世生琮,为吉州刺史。琮八世生万,为安福县令。自万至鄠,始居安福。至公曾祖讳载、祖讳瑜,皆隐居。父讳安稷,淹贯群书,两与贤能之荐,四试礼部,将辩论而官,人以疾,卒于京师。公自太学跣足护其柩以归。

公讳皤然,字达可。天资夙悟,尤邃于经。方三舍法行于郡国,达可携诸弟入泮宫,皆有声,每试辄出头角。

宣和元年,以上等校定试入上等,与弟廷光联贡于辟廱。明年,达可升补太学内舍,未及再试而舍亦罢。父母既没,遭兵火,里巷无尺椽,惟先府君所建精道堂独存。兄弟四人同居其中,衣食无异,乡人钦慕之。

绍兴十二年该廷试,授右迪功郎、潭州牧县,再  阙         ,以洁廉介特,为上官所知。凡一路疑狱及滞讼,屈于权势而不敢次者,悉以委公,由是人争荐之。凡得七章以考,未足止关,升右从事郞。

在武冈时,溪洞杨再兴,阻兵摇乱,朝廷下铜兽符,发武昌兵躬讨,军无宿储,守令博手,无他谋。适枢密院删定官,方公畴为通判。

方公有异材,密使餽粮,不数日而贼破。当是时,群蛮视方公号令如风雷,边氓感方公恩德如再生。独太守不察机事,有不可旋踵,乃以方公为侵权,起大狱,闻于朝,群情恼恼。达可率同僚欲白太守,辩其事之所以然。郡僚有平昔游方公门者,反背诽助,成其狱。此正韩退之所谓平居强笑语,至落陷阱,不一援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小人之态,自昔如此。厥后,太守卒以言罢,而方公亦湔洗功状粲然,皆如达可之言。武冈县令素迟缓不集,事而军须皆达可出力,及奏功,则推美于令,而令受其赏,此尤人所难者。

呜呼!事难乃见君子,达可行已临政皆有过人,不可以毛举,故取大概志之,则其平生操履节义,皆可见矣。

余尝见方公手书与达可有高义绝识,追配古人之语,乃知其事之信然,追配古人非虚语也。

秩满,就移攸县丞。忽一日,聚群子弟侄,语平生,若将之官而相别者。是夕,得疾终于家,实绍兴二十有九年六月五日也。享年六十有九。

初娶彭氏,再娶左氏。男四人,长不及名,次如圭、如熏,皆力学,季尚幼。女一人,适进士刘大亮。孙男一人。

明年十一月甲申,葬于邑之北乡南岭之原。

如圭携其先友左君时彦所撰行状来乞铭。为之铭曰:

天马汗血,一喷千里。自负其良,深藏不市。力方盛时,谁或系之。至于老矣,骨犹骏奇。如君盛年,头角轩轩。使之得路,如骥腾骞。邅回晚节,其气犹全。万不一试,而止于斯。其平生气节行艺,犹可讬铭诗,以概见于后世而传焉。

注:文章来自《钦定四库全书·卢溪文集》卷四十三。

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科目之一。即用学校教育取代科举考试。“三舍法”,是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外舍2000人,内舍300人,上舍100人。官员子弟可以免考试即时入学,而平民子弟需经考试合格入学。“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这一改革措施,事实上将太学变成了科举的一个层次,学校彻底变成了选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