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氏曾出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
裴氏始祖碑。
走进绿树掩映的山西运城闻喜县裴柏村,就看见村口的墙上赫然写着斗大的3个字:“宰相村”。另一边也是大大的5个字:“天下无二裴”,字有1.5米见方,气势非凡。这都是著名书法家董寿平先生书写的。两排字中间书写着顾炎武的《裴村记》。裴柏村是有亮出这么大阵势的底气的,裴柏村的裴氏家族历史上出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以及3000多名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卓越贡献者,列入正史的裴氏子孙达600多人。
裴氏家族的崛起
裴柏村的东南方是层峦叠翠的中条山,北方有绵绵延延的紫金山,西方有蜿蜒起伏的峨嵋岭,村东是千曲百转的涑水河。汉顺帝刘保永建初年,并州刺史、度辽将军裴晔来到闻喜,看到这里有一处依山傍水的空地,只见此地形:头依紫金山,峰峦突兀,足蹬董泽湖,烟波浩渺,整个地势坐西朝东,前低后高,前宽后窄;鸡公岭、南岭等9个山头呈现元宝形,拱卫着两三千亩良田。9座岭上柏树苍天,郁郁葱葱,犹如展翅欲飞的9个凤凰,真乃“九凤朝阳”;而董泽湖又是古董父豢龙之处,是龙的故乡。像这样龙凤呈祥、风云际会的地方,确为千载难逢的风水宝地!于是裴晔将全家搬迁于此。他以裴姓为首,以柏树为名,“裴柏村”由此诞生了。
裴氏出自有熊氏,风姓,以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为远古始祖,为嬴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的支孙封(左非右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裴柏村是海内外裴氏的发源地,故有“族人遍九州,天下无二裴”之说。
裴晔定居裴柏村后,其次子裴茂平定李傕叛乱,被封为阳吉平侯,从而奠定了裴氏家族贵族的社会地位,推动了裴柏村的崛起。
崛起的裴柏村把更多的优秀裴氏子弟送出去,从而促使裴氏家族走向了鼎盛。到了两晋时期,裴氏家族进入它自身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成为海内首先发达起来的士族高门。其代表人物有裴秀、裴頠、裴楷。裴秀因立司马炎有功,西晋代魏后,晋武帝拜裴秀为司空、尚书令,封钜鹿郡公。裴秀还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地图学家,为中国地图之父。其子裴頠为尚书左仆射、侍中,封武昌侯公,同时他还是著名的哲学家。在当时崇尚“庄老”、高谈“玄理”的情势下,他独树一帜,提出“无不能生有”,“有”是万物存在变化之基础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裴楷为中书令、侍中、太子少师,封临海侯。当时的河东裴氏已经成为与两晋时期首屈一指的琅琊王氏相提并论的一大望族。
南北朝时期,裴氏家族还出了辉耀千古的“史学三裴”。裴松之撰《三国志注》、裴駰撰《史记集解》、裴子野撰《宋略》,他们把裴氏人物在史学方面的成就推上了顶峰。
“无裴不成唐”
裴柏村之所以成为“宰相村”,主要是在唐朝形成的。据《裴氏世谱》记载,在李氏统治唐朝的200多年间,裴氏家族先后出过宰相34人,中书侍郎4人,尚书38人,侍郎27人,常侍4人,御史9人,使21人,大将军31人,皇后、太子妃、王妃7人,驸马18人。所以有“无裴不成唐”的说法。
裴氏家族首先进入唐朝宰相行列的是裴寂和裴矩。裴寂鼎助李渊太原起兵,裴矩在窦建德失败后,奉国玺以山东之地归唐,奠定了他们在唐初的政治地位。其他著名的宰相还有为唐献身的裴炎、裴居道,平定突厥的裴行俭,御书褒奖的裴光庭,鼎新漕运的裴耀卿,慧眼识人的裴垍,中兴元和的裴度等。裴氏家族的兴盛使得李唐王室不得不倚重它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联姻就成了最好的办法。在唐初高祖时,宰相裴寂就把自己的女儿嫁与高祖的儿子赵王李元景为妃,他的儿子裴律师又娶高祖的女儿临海公主为妻;宰相裴居道的女儿嫁唐中宗,被封为孝敬皇后。在唐王室中,有多位公主,特别是唐玄宗把自己的6个女儿都嫁入了裴门。而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也是裴门的媳妇。今天,依然耸立在裴柏村裴氏碑馆中的唐代裴氏家谱碑,仍然在无声地诉说着裴氏家族在唐王朝的辉煌。
唐代的裴氏家族在许多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出现了一大批如政治家裴宽、裴伷先、裴敦复,文学家裴说、裴迪,书法家裴漼,音乐家裴知古、裴兴奴,史学家裴光庭等著名人物。唐代小说家裴铏著《传奇》一书,首先提出的“传奇”这个专有名词,以后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小说文体,且愈来愈富有生命力,深得世人喜爱。仅从自张九龄到李商隐等名师大家的100多首赠答诗中就可以看出当时裴氏的才干和辉煌。其中,诗仙李白就写有13首,诗圣杜甫也写有10首。就连皇帝也为裴氏赠诗,如唐玄宗给裴宽赠诗曰:“德比岱云布,心如晋水清。”柳宗元、韩愈等46人为裴氏撰写的碑文、墓志、记序等50篇,骆宾王、刘禹锡等为裴氏撰写的表启36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裴氏家族在唐代的鼎盛局面。
裴氏家族在政治上的衰落是从唐朝末年开始的。特别是朱全忠在建立后梁政权过程中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白马之祸”惨案,裴氏共有114名大小官吏或被杀,或被贬,使这个从裴柏村走出的世族名门遭受到沉重打击。
唐朝之后的五代战乱不断,逆境中的裴氏家族仍然走出了后梁宰相裴迪、后晋宰相裴皞。
四川来的裴氏后裔拜访裴晋公祠。
裴氏家族经久兴隆的原因
翻阅厚厚的两卷《裴氏世谱·列传》,从汉到清,近200人的传记,每一个人都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要记述完他们的业绩,恐怕得写一部巨著。
裴氏家族自魏晋以来辉煌1900多年的史实,给人们提供了一份家族健康发展的标本。追溯裴氏家族经久兴隆的原因,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总结了3条,即联姻、世袭与自强不息。裴氏家族历史上共出过驸马、皇后、太子妃、王妃、公主、荫袭95人。由联姻、世袭所结成的封建裙带关系,这无疑是促成裴氏人物显露头角的优越条件,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对于公侯将相数以千计的裴氏家族来说,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在于他们重视教育,自强不息,顽强拼搏。“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是裴氏家风的主要特征。裴氏曾有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谨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义”。在《裴氏世谱》的《列传》、《列女传》中,我们看到了这样几个例子:裴炎在弘文馆就读时,“每逢休假,他生或出游,炎读书不废。”裴休“童时与兄俦、弟俅偕隐济源别墅,昼讲经,夜著书,终年不出户”。而裴植的母亲夏侯氏管教子女,“小有罪过,必束带伏阁,经五、三日乃引见之,督以严训。”正是由于裴氏子弟的勤奋好学与家人的严格管教,才使裴氏“将相蝉联出,公侯奕叶长”。另外,裴氏家族还通过灌输“忠君报国,光宗耀祖”的思想,给子孙以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从《裴氏世谱》中绘制的“裴氏祖庙”图中可以看出,他们在祖庙的门口立有“气众山河”、“忠孚华夏”两个牌坊,在牌坊里立有世系碑、宰相碑、状元碑三块石碑。他们把裴门子弟中功高德彰者的列传、优秀的诗赋文章、皇帝下的诏命、历代名人为裴氏写的赠答诗、墓志、碑文、表启等录入《裴氏世谱》,以此来教育和激励裴门后人。
裴柏村至今仍保留着重视教育的传统,几乎家家门楼上都有“耕读传家”的大字,初中以下没有不上学的孩子。改革开放以来,村里考上大学的有60多人。杨鸥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姓起源
- · 中华百家姓和全球十大华人姓氏
- · 福建伍氏的辉煌历史
- · 福鼎西阳村现存文物古迹及人文景观介绍
- · 刘与李是历史上称帝最多的姓氏
- · 神奇的姓氏--
- · 陈姓起源
- · 关于成立云门林氏宗亲理事会的决定
- · 吴姓起源
- · 福鼎桐城丹岐张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