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无肉日 素食大厨教你吃素
王同敏42岁,新素道素食餐厅掌勺大厨,从事素食烹饪8年多,吃素8年。
今天是世界无肉日
素食餐厅大厨
教你吃素
今天,是美国非赢利性公益组织“农场动物改革运动”发起的世界无肉日。该组织倡导这一天剔除吃肉旧习,拥抱健康的蔬果和全谷物饮食。
为此,重庆晚报特意采访了几家素食餐厅的大厨,看看他们独特的饮食理念。
每天要吃不同菌类
王同敏称,此前他也吃肉、做荤菜,结果肠胃有问题。他觉得动物也是有生命的,将其做菜于心不忍,加上肠胃越来越脆弱,便决定专做素食,同时开始吃素。
每天早上,他会做一大锅杂粮粥;中午用橄榄油炒绿色素菜,再配上香菇、杏鲍菇、平菇等菌菇类素菜;晚上炖一锅素菜汤,配上水果。
王同敏说,不吃肉并不代表缺乏营养,“不同菌类含有不同的营养,像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都能满足日常所需。”
“长期吃素,现在肠胃好多了,还培养了我慈悲心态。”王同敏说,他并不倡导所有人全吃素,只是建议每周能够吃上一天素,低碳环保,感恩生命。
每晚王同敏还会锻炼。现在的他身高1.65米,120斤,标准身材。
■主厨教你做:木耳枸杞炒淮山
材料:淮山400g、黑木耳15朵、枸杞20粒、姜葱少许、橄榄油、盐,黄酒(葱姜蒜,全素者禁用)
做法:
1、黑木耳泡发,黄酒浸泡枸杞十余分钟,姜切丝,葱切段。
2、在炉上将未去皮的淮山须烧掉,去皮,切片后放入水中,防止氧化。
3、油下锅,烧热后将姜丝爆香,再放入淮山炒几分钟,放入木耳,和酒泡过的枸杞。
4、将黄酒倒入,翻炒几下,再下盐,葱丝,翻炒调味,即成。
劳动强度大多吃豆制品
罗汉寺名声远扬,一莲素食餐厅也拥有众多香客。刘爽的特色菜皇帝笋烧丸子和云南冷菌菇在香客中有很好的口碑。
刘爽介绍,每天早上,他都会喝一杯头晚凉好的白开水。
早餐,吃一点自己煮的罗汉素斋面,也就是白水煮的面条加一些素嚼头,因为面条是最养胃的。
午餐,用有机菌菇加少量油盐来炒。
他提醒:“特别是劳动强度大的人,如果全吃素食,这个时候可以多吃豆制品,我就多吃豆腐、豆皮。晚餐就要少吃,中午差不多的菜色,酌量减少,不吃或者少吃主食。”
■主厨教你做:冬夏两味素补汤
冬季用料:冬瓜、当归、党参、枸杞、红枣、花生米(补气益血)
夏季用料:绿豆、红豆、黑豆、南瓜(清热去火)
做法:以上材料洗净入锅加净水,大火烧开,小火慢煨两小时,关火后加少量盐调味。
早上是吃水果黄金时间
菩提素·朴素餐厅很特别,这是一家连仿荤菜都不提供的素食餐厅,所有菜式都是用有机蔬果制作。张波的生活方式也很特别:早上起来就要吃水果。
张波介绍,“很多人习惯下午或者晚饭吃水果,其实早上是吃水果的黄金时间。人体摄入的营养,早餐要占百分之五六十。此时吃水果,果子本身富含的维生素和纤维素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吸收。”
中午,他一定要做个沙拉给自己:简单淋上油醋汁之后,还要加上几粒杏仁等坚果。“坚果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提高记忆力的作用,每天吃个十几粒,抗衰老效果还是比较明显。”
晚餐前,张波会喝用冬瓜、绿豆、虫草花煲的养生汤,增加饱腹感,然后吃一点有机蔬菜。
■主厨教你做:坚果蔬菜沙拉佐油醋汁
材料:油醋汁(用橄榄油和黑醋以2:1的比例搅拌制成)、有机生菜、紫甘蓝、芝麻菜、圣女果、苹果、杏仁、黑芝麻。
做法:将果蔬切成均匀的形状,淋上油醋汁之后,再撒上芝麻和杏仁即可。
主食要丰富营养才均衡
“所谓病从口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预防。”熊健介绍,早上起来他会喝一杯用豆浆机打出来的豆浆,不加糖,再吃一片烤过的全麦面包涂果酱,“算是水果摄入,而且果酱的糖分已经够了。”中午,因为工作忙碌的缘故,熊健一定会多吃富含大豆蛋白的豆腐和魔芋来补充能量。
下午茶时间,他固定地喝一杯珊瑚草泡的水,“排毒功能很不错”。
晚餐,则喝五谷杂粮粥。“长期吃素食的人,比较容易感到疲劳,主食种类的丰富、营养的均衡,可以使精力更加充沛。”他说。
■主厨教你做:黄豆烧茄子
材料:黄豆、茄子、老抽、植物油、郫县豆瓣、姜米、蘑菇精、白糖、陈醋
做法:
1、水泡黄豆三小时泡软,锅里加水放少量盐,放软黄豆煮。
2、茄子上花刀,放到四成热的油锅炸3分钟,把油沥干。
3、锅中放入郫县豆瓣和姜米炒香,加入高汤,放辣椒面、茄子和黄豆烧三分钟,老抽上色,加入蘑菇精少许、白糖少许和一点陈醋,即成。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