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写给王听兰先生的简信(三十三)

2013-08-03 17:55:48来源:

打印 字号: T|T

王听兰先生,你好!

你通过一系列的不端手段,将三槐王的上源,无稽的归属为太原王。如《通讯》43期第十二页称:“经过分析比较,第三例的东阳《永泰王氏宗谱》是比较标准的太原王氏世系源流,最为主要的是源流中主要人物均有史书记载。如王离、王霸、王通、王玄谟、王质、王言等多人都可见诸于《二十五史》……该谱也清楚记载王质之子王庆存的儿子是王乾”。在国史《新唐书》中查不到王庆存、王乾和王言三个人的“大名”,请看简信三十二期王听兰的自述。“均有史书记载”一句,纯属臆造。除赵孟頫的一句话,王祜的曾祖为乾,即王言的父亲谓王乾。除此之外,你在任何史载文献及太原王氏历史名人传上都查不到王庆存、王乾和王言等三个人的“大名”。史书记载是哪里来的,是连体书写的“妙用”?

《三沙王氏统谱》、浙江《尚儒王氏宗谱》及苏州《皋桥王氏支谱》等,从王威至王言的世系传承记述为:威(19)—忠(20)—曜(21)—吉(22)—骏(23)—崇(24)—符(25)—霸(26)—烈(27)—殷(28)—仪(29)—履初(30)—杰(31)—泽(32)—……哲(50)—言(51)。

湖南《上梅王氏通谱》记述的世系源流为:威(19)—忠(20)—曜(21)—邑(22)—揆(23)—白(24)—章(25)—骏(26)—崧(27)—霸(28)—殷(29)—甲(30)—……哲(53)—0(54)—0(55)—0(56)—乾(57)—言(58)。

上述两谱,从王元、王威两兄弟起一直到王霸前后有10个世系以上,近300年上下的历史记载,都是王元的后裔,是青一色的琅琊王。几百年的历史记载,能说他是先琅琊后太原混在一起吗?正好与国史《新唐书》记载王威至王霸段为空缺,恰恰与空缺的九个世系相吻合。这是历史证据,距今有1100多年了,证明《上梅王氏》和《三沙王氏》的上源,历来属于琅琊王是正确的,不可质疑,更不能改变。只能以国史和史载文献的记述为准。请看《国史为魂  世源必清》一一再说三槐王的上源和简信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听兰先生,上述两谱的世系源流,是在你“关于三槐王氏上源考证的总结报告”上抄写的原始记录。

听兰先生,关于三槐王氏上源考证的总结报告,特别是“考证结论”,全是用模棱两可的不实之词,没有一句准确的用语。①三槐王氏上源应属太原王氏世系源流;②王言自然只能属于太原王氏了;③因此三槐王氏归属太原王氏比较合理;④根据尊重多数的原则也应归属太原王氏;⑤因此以永泰谱的世系为主线,又参考三沙、上梅、后港等谱并进行严格考证而进行适当修正等。上述均属模棱两可的不实之词,现在已经真相大白了。

这里,我奉劝王氏宗亲,多独立思考,要擦亮眼睛,识别真假,不要受人瞎吹的欺骗,不要当伪君子的吹鼓手。王听兰在全国各地建立联络组、工作站;发展会员,分官赐爵;拉关系,搞宗派;大肆收受王氏宗亲的钱币。不符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都是违法行为,必须受到应有惩罚。

建议王  成会长,对王听兰的不法行为,要严肃对待,立即停止违法活动。

 


                            重庆市云阳县   王登明

电话:13075492915

                            二O一三年七月三十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