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都一处等老字号临汾探根访祖
核心提示 京都尧都根脉相连,血脉相通。临汾这片热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临汾前往北京营生的“京客”们曾在北京创始、发展了很多老字号,“六必居”“都一处”“二锅头”等至今仍然经营,驰誉华夏,而且享誉国际。
为进一步弘扬根祖文化,加强京临文化交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邀请京城六必居集团、北京便宜坊集团、红星二锅头博物馆等老字号名牌企业和大槐树移民后裔代表,日前来临汾进行了文化交流寻访活动。
什么是老字号?经营时间多长才能算是老字号呢?关于这个问题,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老字号协会会长姜俊贤说,老字号在满足消费需求、丰富人民生活、倡导诚信经营、延伸服务内涵、传承和展现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人民、海外华人和国际友人当中具有深远影响。
一般是指历史悠久,在1956年之前有经营行为,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迄今为止还在北京经营的、与临汾有关的老字号共有4家,此次回来3家,旨在探根访祖,了解老字号从创业、发展到公司合营前的一些历史情况,挖掘、整理、完善老字号企业的历史、文化。
这些老字号都是临汾人开创
北京便宜坊烤鸭集团为什么要来临汾寻根?据此次来临汾的该集团副总经理许志军介绍,北京便宜坊烤鸭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餐饮集团,旗下拥有众多老字号餐饮品牌,都一处烧麦馆”是其中之一。
据资料记载,都一处烧麦馆”开业于清乾隆三年(1738),创业人王润福是我市浮山县人。王润福开的小酒店起初很简陋,赚钱后,于乾隆七年(1742)盖了一间门面小楼。
乾隆十七年,因皇帝赐名,又送一“虎头”匾而出名,同治年间又增添了烧麦。该品牌距今已经有270多年的历史,其烧麦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都一处”是目前已知的全国唯一由皇帝亲赐牌匾的老字号。
那么,北京红星二锅头博物馆又和临汾有着怎样的渊源?这和临汾的赵氏三兄弟有关。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十九年(1680),前门外“源升号”酒坊的酿酒技师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三兄弟(尧都区尧庙镇杜村人)为纯净烧酒质量,发明了掐头、去尾、取中段的蒸馏工艺,称为“二锅头”。北京二锅头酿制工艺自此诞生,源升号”成了中国第一瓶二锅头酒的诞生地。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税务总局决定停止私人经营,实行酒类专卖,同时决定成立新中国第一家国营酿酒厂,独家嫡传北京二锅头酿制技艺,并全面收编京城“源升号”、龙泉”等12家酿酒作坊。1949年5月,“源升号”归入红星酒厂,同年,红星注册“二锅头”商标,成为我国第一个以工艺命名的白酒商标。
1998年,红星对“源升号”遗址进行修缮,将“源升号”酿酒文物珍藏于该馆和北京红星二锅头酒博物馆。2008年,国务院认定,红星传承的北京二锅头酒传统酿制技艺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必居”酱园店设在北京,据说原是临汾籍商人明朝中叶创办,后增加了酿酒业务,由尧都区尧庙镇杜村人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三兄弟转让了自己经营的“源升号”酿酒坊,接手经营“六必居”。因其诚实经营、质量上乘,逐渐驰誉京城。挂在六必居店内的金字大匾,相传是明朝大学士严嵩题写,到今天,这块由山西商人创立的字号招牌依然高悬于厅堂之上,挺过了几百年的风雨坎坷,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此次寻根之旅分为两路,一路前往尧都区尧庙镇杜村,一路前往浮山县东张乡小卫坡村下北井。
“都一处”老家:佛手露”没有消息
小满时节,正值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之际,临汾市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驻京联络处主任王军陪同北京老字号协会副秘书长高京力,北京便宜坊集团副总经理焦琪、许志军,联合国开发署驻华代表处代表姚励成,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霍州营村村民代表冯占新等北京来客,驱车前往浮山县东张乡小卫坡村下北井,寻访北京老字号“都一处”的“老家”。
天气爽朗,阳光普照,微风徐徐,绿茵满地,远处大片大片的小麦随风摇摆,似乎在热烈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在“都一处”创始人王润福后裔王安民家中,有王氏后人珍藏的一张祖辈年轻时期在北京“都一处”工作时与其他工作人员的珍贵合影,照片摄于1957年,十分难得。
在浮山县组织召开的“都一处”名牌企业文化寻访座谈会上,就北京老字号“都一处”的历史文化、现状、未来发展,大家展开了讨论。北京便宜坊集团副总经理焦琪本着“喝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谦逊态度,就此行目的,对大家说,“都一处”寻根认祖”活动是北京老字号开展的“走出去”发展活动的第一步,此行旨在深刻领会晋商的敬业精神,深刻领会晋商天道酬勤的奋斗精神,同时,向浮山县有关“都一处”后裔问询当年北京老字号“都一处”所经营、现失传已久的白酒“佛手露”的配方及制作工艺。
遗憾的是,关于“佛手露”酒的典故,并没有人知道。浮山县委书记孙京民就焦琪所说给予了积极回应,表示会加紧落实白酒“佛手露”的有关问题。随后,孙京民就关于北京老字号“都一处”品牌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孙书记形象地比喻道:‘都一处’就像是我们浮山县的‘姑娘’,那么就我们家‘姑娘’的历史出处、籍贯应该有所明示,让每一个进‘都一处’饭店吃饭的人都知道,她的家乡是山西省浮山县;既然是‘姑娘’,长大了就要打扮打扮,把‘都一处’发扬光大,希望我们可以和北京‘都一处’共同进行‘都一处’品牌的外部宣传和包装;姑娘’打扮好了,就希望能把她‘嫁出去’,希望能和北京便宜坊就‘都一处’未来的发展与前景规划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便宜坊的两位副总认真听取了这几点建议,并给予很高评价,同时,焦琪也给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他希望可以和浮山县在文化搭桥的基础上,让浮山县结合本地民俗风情,发掘更多本地特色小吃,开办有浮山特色的饮食餐厅,发展有浮山特色的餐饮文化。
座谈会上,北京便宜坊与浮山县互相赠送了代表本地风土民情及企业特色的礼物,以示友谊长存。
后记:老字号所传承的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和经营理念,具有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老字号承载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新时期开展诚信兴商、弘扬商业文明的宝贵财富。
此次寻根活动中,临汾市市委副秘书长、临汾市政府驻京联络处主任王军曾表示,为加强对民族文化、传统产品和技艺的挖掘和保护,传承和弘扬老字号的优秀文化,增强老字号企业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加快培育我市的知名品牌,引导我市企业加快创新发展,发挥老字号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地组织了这次寻根之旅,以促进老字号在振兴发展中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为我市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竞争能力强、社会影响广、文化特色浓的知名品牌出点力。
发展经济,人心所向,但愿临汾的企业界人士能多向老字号,向我们杰出的老祖先多多学习,做大做强自己的企业,打造自己的品牌,打造自己的字号,使之百年传承,流芳史册。(韩晓芳 何欣怡)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