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文:与茶为伴带富村民
2013年03月05日01:07 宜宾日报赵小玲 徐艾成 本报记者 陆永忠
日前,记者来到江安县怡乐镇天堂村天堂坝组,见到了正在指导茶农选摘早茶的王华文。“作为江安县唯一参展的茶企,早茶节为提升江安茶业知名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是我最大的收获。”身为江安竹都茶业负责人的王华文告诉记者。
198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刚满18岁的王华文在离家不远的杜家寨帮一家茶叶公司看管茶园,加工茶叶。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所在的村及附近岩区村有一万多亩茶山,茶叶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和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加工工艺落后、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茶厂出现严重亏损等原因,导致了茶园荒芜甚至挖毁。鲜叶供应不上,茶厂纷纷停产倒闭,全县茶业跌入低谷。
眼看茶叶市场就此萎靡不振,王华文决心自己办厂,闯出一条种茶制茶的新路子。
1995年,王华文在怡乐镇关口村开办起茶厂,专门从事鲜茶叶收购、加工和销售,并采取 “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恢复茶叶生产。王华文深知,过去种植的茶树品种单一老化,茶叶不仅品质差而且产量低,种茶效益不高。要提高茶叶质量就必须进行品种改良,经过多方考察并反复论证,他发现要提高茶叶产值,必须在“早”字上下功夫,于是他确定“早茶”为发展目标,自2001年起从雅安引进优良品种“福选9号”、“乌牛早”等名优早茶试种并获得成功。
2005年,王华文自筹资金18万元,在怡乐镇青峰寺建起了无公害茶叶基地120亩,常年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种植出的茶叶品质好,产量高,每年解决附近村民季节性用工岗位近千个。2006年,他正式成立江安竹都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到现在已经带动怡乐镇600余户群众发展栽种茶树,每户平均增收近7000元。天堂村天堂坝组茶叶专业户李常远,原来一家人的温饱问题都难以保障,自2002年王华文无偿提供优质茶苗8000株帮助他发展茶叶后,现在,李常远的茶园面积发展到20亩,每年毛收入达6万元。
要使江安茶叶稳健发展,长盛不衰,必须生产出特色品牌茶叶。在汲取过去江安茶厂倒闭的教训后,王华文的茶叶公司在精加工上狠下功夫,不断提高茶叶品质,由过去只能生产单一的烘、炒青茶发展到以生产名优茶“竹都秀芽”、“竹都毛峰”等为主的系列产品15个以上,产品远销成都、德阳、绵阳、内江、泸州等地,供不应求。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