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南通民俗专家王宇明谈过年之四:贴春联

2013-02-10 18:09:53来源:

打印 字号: T|T

2013-02-10 10:24:09 来源:南通网  过新年基本上家家户户要贴春联,这也是我国民间过年的一种普遍的风俗。门上贴副新的春联,显得多喜庆呀!以前的春联刬是写在红纸上的。现在市里的一些有名的书法家,还到社区去为居民写春联,是大受欢迎呀。要是请不到人写也不要紧,新华书店有现成的卖,还侭你拣。

  春联,又叫对联、楹联、门联,南通人喊的是贴对子,相传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它还与桃木板上画门神的“题桃符”有关。西汉时期,每逢“过年”,大家总要用两块七八寸长,一寸多宽的桃木板,在上头刻或者画上神萘、郁垒的神像挂在门旁边,有的是写除祸祈福的吉祥语。据《六帖》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五代的时候,开始有人在桃符板上题写联语。据《宋史 世家 西蜀》中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但正式命名叫春联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据陈去瞻《簪云楼杂记》中记载:“帝(明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这个朱元璋不但下了旨,他还亲自为礼部尚书陶安撰写了一副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之后,朱元璋又在京都微服私访,看见一个阉猪子的人家不曾贴春联就问原因。阉猪子的人说他不会写,也请不到旁人代写。朱元璋就赐书了一副春联,上头写的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哎!这副对联写得是既形象、又生动,太好了。从此以后,贴春联就成为了一种民俗,而且一直流传到现在。



  人们为了迎富、祁福,经常贴有关“福”与“富”的对联和横批。比如:“福星高照”、“发福生财”、“发家致富”等等。“福”在我国早期的文字中就已经出现,据《说文》中解释:“福,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韩非子》卷六有:“全寿富贵之谓福”的说法。《书 洪范》论“九畴”,在第九类中提出要用“五福”鼓励人民,“五福”是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考终命就是善终的意思。由于“福”字的内涵广泛、深刻,所以大家往往在自己的庭院、照壁、堂屋正中、桌椅门窗、甚至房前屋后,刬要贴大红斗方或者小的红斗方的“福”字,以求喜庆吉利、富贵幸福。在门上贴斗方福字究竟是怎么来的?还有一个蛮有趣的民间故事呢!

  说的有一年的三十夜子,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行到了一个镇上,看见有老多的人围在一起看一幅漫画,画儿上画的是一个赤脚女人,怀抱着一个大西瓜,意思是笑淮西的女人脚大。朱元璋看了以后非常生气,认为这张画是对他来的,是在笑他的皇后马娘娘。因为马娘娘是淮西宿州人,正好又是双大脚。朱元璋回宫之后,就命令军士到镇上去调查,要查清爽这幅画到底是哪个人画的,又有些什伲人去看的。另外还命令,凡是没有去看画儿的住户,也就是和这桩事情没有关系的人家,刬要在自己的门上贴一个“福”字。第二天,军吏们到了镇上,只要看见门上没有贴“福”字就冲进去抓人。从此以后,老百姓们为了表示“安分守己”,每逢除夕就要在门上贴“福”字,而且沿袭成习就成为一种风俗。

  现在的人在贴“福”字的时候,要特为把它贴倒过来,取的是“倒”的谐音“到”,寓意福到了,也是为了讨个口话、图个顺遂,据说这风俗从清朝就有了,是起源于恭亲王府,当然也是讲的故事。


  说有一年除夕,恭亲王府的大管家为了讨好主子,就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家丁贴在王府的大门上。当中有一个家丁他根本不识字,居然把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恭亲王晓得了之后就大发脾气,要鞭打惩戒这个家丁。大管家一想,这桩事情也碍到他自己呀,不能就这样捱罚撒!这个大管家平常就是个能言善辩,能把死鸟儿说得活鸟儿飞,说得趴儿凳蹦过了沟的人。他连忙往地下一跪说:“奴才经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今朝大‘福’真的到(倒)了啦,这是吉庆的兆头呀!”恭亲王晓得管家是在拍马屁,不过又觉在他话说得圆滑。因为在回家的路上他就听见大家都在说:恭亲王家福到(倒)了、恭亲王家福到(倒)了!老话说“不要你屙金屙银,只要能见眼儿生情,”没有学问的混帐奴才,居然还能想得出如此这般的绝主意。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罚也不罚了,反而倒过来给管家和家丁各赏了五十两银子。倒贴福字的习俗,也就这样从官府慢慢传到了民间。

  还有的人家在贴春联、贴福字的同时,还要在粮囤上贴“黄金萬两”的连体字。这个字是竖了写的,黄字的底下两点写成两撇,正好做金字的头,“萬”字是大写,下头又正好有个“两”字。“黄金萬两”预示来年是五谷丰登,财源滚滚有萬两黄金之多。

  在南通农村,过年除了贴春联、贴门神、贴福字外,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贴招财、马纸和中堂。乡人把春联贴在门框的两侧,门神贴在门板上,马纸和中堂贴在堂屋的正梁上,而招财则是贴在门框的上沿,还要贴成一排。招财有红绿两种颜色,红绿招财贴在门框子的上沿,而且只贴一公分左右,下面的大部分会迎风招展,寓意招财进宝。招财、马纸和中堂是一种木刻纸笺,雕刻粗犷,纸张粗糙,印刷简陋,操作方法近乎原始,但因为售价低廉,需求量大,所以有着广阔的市场。即使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乡民们搬进了楼房以后,这种习俗仍然不改,足见民俗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
    编辑: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