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民俗专家王宇明谈过年之二:压岁钱
2013-02-08 08:43:51 来源: 南通网
小时候蛮欢喜过年的,因为过年有新衣裳穿,吃的东西也比平常多,还有一桩特别欢喜的事,是过年有得压岁钱拿,爷娘要给,爹爹奶奶要给,外公外婆也要给。好像这个风俗不仅不曾得断过,反而越给越多了。我小时候也就只拿角把两角钱,现在没有张把两张大团结好像不得去,就连才会说话的小伢儿都会得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压岁钱又叫押岁钱、压祟钱、压胜钱,是汉代起的头,汉魏六朝的时候开始流行的。据王黼《宣和博古图录》载:钱形长而方,上面龙马并著,俗谓佩此能驱邪镇魅。因为“岁”和作祟的“祟”同音,压岁就等于压祟,所以叫压岁钱。过去的压岁钱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钱币,而是为了带了身上戏戏、看看而专门铸就的和钱币差不多架子的东西,是当吉利物品或者是避避邪用的。有的在钱币正面还铸了有“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这样的吉祥语;背后还有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等的各种图案。明朝和清朝时的压岁钱,大多是用红线串起来的。清朝人富察敦崇写的《燕京岁时录》当中就有记载:“以彩线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给小孩子的压岁钱,南通人叫压金钱,这个“压岁”不是叫你不长,而是叫你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地成长。开始用市面上流通的钱币做压岁钱的是民国以后。那时候长辈用红纸包一百文铜钱给小伢儿,叫百岁钱,寓意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就用大铜钱,给的数目是“六”或者是“六”的倍数,这个是取“六六大顺”的意思;后来又改了用大红纸包一块大洋,是财源茂盛、一本万利的象征;等用了纸票子之后,压岁钱也就不用大洋改了用纸币,不过是要联号的。因为“联”与“连”又是同音的,这就意味子子孙孙要“岁岁发财”、要“连连高升”,大概发明“红纸包”这个词和用联号新票子的讲究,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给压岁钱的时间,一般都在三十夜子或者是初一的早上。压岁钱主要是给还没有成年的小伢儿,大多数是在三十夜子等伢儿睏着了,大人就把包好了的红纸包儿放在他枕头下,等初一大早醒了之后,伢儿自己从枕头下头拿出来;还有的人家是在三十夜子吃过了团圆饭之后给的;有些地方是初一早上,等伢儿向长辈们拜过年之后再给的。旧时代压岁钱有镇恶祛邪的用意,同时也有对伢儿吉祥如意的祝愿。清朝通州人姜长卿的《崇川竹枝词》里头,就有写过年民俗的诗:
除夕团圆守岁筵,
桃符已换贴春联;
头筹竟把状元夺,
赢得青荷压岁钱。
解放之后,民间给压岁钱的风俗不仅有增无减,而且还更加盛行,特别是现在,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压岁钱的数目也就水涨船高,而且大人伢儿刬很重器。外加压岁钱考究要用新的、联号的,特别是十块、二十块的,所以银行里年前特别忙。什伲事?换新票子!伢儿拿到之后发开来一瞟,十张、二十张一叠,厚厚的、煠骨腊新的,心上是没有的个开心。
回过头来想想,压岁钱由以前的几角钱、几块钱、十几块钱、几十块钱到现在的一百块钱、二百块钱、甚至几百几千块钱,越给越多,这就改变了压岁钱这种风俗原来的意义,变得庸俗了,造成了有些小朋友只想自己能拿多少压岁钱,而不注重亲友的情义,不体谅爷娘挣钱的辛苦,甚至于还有嫌多嫌少和相互攀比的心理,这对伢儿身心的成长很不利,要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中国古代军队里的官职
- · 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
- · 感恩母亲节祝普天下王氏母亲节日快乐!
- · “王”字的造字本义考
- · 年岁别称与寿称
- · 列祖列宗生平简介
- · 明朝皇帝列表
- · 科举名词解释-科考功名及生员名词
- ·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
- ·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王姓多半有贵族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