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零距离心语--台湾西岸精华六日游

壬辰初夏,感谢市老科协组织了一次“台湾西岸精华六日游”,圆了我们这些年逾花甲还“壮心不已”的离退休人员,从上小学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宝岛梦。
5月9日晚9时许,我们乘坐的航班在高雄机场徐徐降落,省旅行社导游孙大姐带着我们一行37人走出候机大厅,灿若星河的高雄夜景立即拥抱了我们的身心。迎接我们的是高雄五福旅游公司的陈导,一坐上守候在机场旁的大巴,陈导立即开始了自我介绍和讲解。陈导叫陈占铭,祖籍福州马尾,他用福州话亲切地问候了我们,给我们每人分发1份台湾旅游地图,让我们这些第一次来此一游的旅客倒像是走亲戚,丝毫没有陌生感。他带我们住进康桥大酒店,特地自掏腰包买了当地特产香蕉给我们品尝,此后的五天行程,更以优质的服务让我们与宝岛零距离。结束行程,整理所摄照片,心潮难平,顿悟梦中宝岛已然在心中。
自然遗产的保护文化
阿里山姐妹潭之姐潭
阿里山神木
“高山青,涧水长,阿里山的姑娘美如花,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这首歌在两岸传唱经年。所以去台湾旅游,阿里山、日月潭是必选之地。5月10日第一天的行程,我们就登上了期盼已久的阿里山。
大巴在蜿蜒的山路上盘旋而上,这大概是我们从小到大所经过的最长最险的山路了,两个多小时的行程,驾技娴熟的司机才把我们送到海拔2216米的山上。路上,陈导给我们介绍高山茶园、途中滑坡塌方处的保护措施和小火车铁轨的整修。午饭后步行游山,走在古朴洁净的石道上,我们惬意地呼吸着天然大氧吧的新鲜空气,为2300年树龄的阿里山神木和高山上的平湖姐妹潭而惊叹。这里出产珍贵的桧木,沿途所见古木参天,心中升腾起对时间老人的敬畏之感。枯木后头万树春,是这里特有的景致。不知多少年前被人砍伐的桧木桩有的像卧兽,有的像象首,更有的像火山口,长满了青苔。如今伐木被绝对禁止,这大自然的慷慨恩赐,台湾人民将世世代代保护它,因为他们深知,只有爱护保护,才是用之不竭的资源。在这高高的山上,有一座镇受宫,诉说着阿里山的历史,还有一所国民小学,培育着邹族原住民的子女。阿里山,是一座有文化内涵的山啊!
日月潭
日月潭文武庙
日月潭玄光寺前
5月11日,行程中的重头戏当是日月潭。日月潭是卲族人的天下,据说其祖先从阿里山追逐一只白鹿一直追到这里,在潭中小岛上住下了,繁衍生息。日月潭因相连的两潭如日似月而得名,当局为保护日月潭和卲族人民采取了不少措施。为我们开游艇的女船长就是卲族人,她一边娴熟地开船一边有板有眼地给我们介绍日月潭,从日月潭名称的由来到卲族同胞的情况直至名闻遐迩的阿婆茶叶蛋,有条不紊,一一介绍,让我们如沐春风。这里没有一点垃圾,也不见有人扔垃圾和随地吐痰。青山倒映绿水,细雨飘飘中,日月潭如梦如幻,如诗如画。靠南岸登山,山顶有玄光寺,供奉唐高僧玄奘。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人物,在此受万人顶礼膜拜,无疑为日月潭增添了文化色彩,让我倍感亲切。
野柳地质公园
覃状岩
女王头像
第三天的行程,陈导把我们带到台湾北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这里显然又是一处上天的杰作。全长1700米的狭长海岬,经千百万年的侵蚀、风化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蕈状岩、烛台石、姜石、壶穴、棋盘石、海蚀洞等地质奇观,全区180余个蕈状岩,活像一颗颗硕大的香菇,无疑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景观,尤其是“女王头”雍容尊贵的形态,成为地质公园的象征。游客们争着一睹“女王”芳容,争着和“女王”合影。如今,公园进口处不仅塑了一尊“女王头”以备无缘和真“女王头”合影的游客补救一番,而且在“女王头”蕈岩四周摆了一圈石头,让游客远观而不敢亵玩焉!要合影,可以,但需在曲桥上排队,由一位工作人员指引,一个一个来。这是地质公园采取的有效保护措施。其实,一进景区接待室(即游客服务中心),我们就被请去看了介绍景观的“科教片”,这里还有介绍景观的小册子让人阅读,小册子最后敬告游客:“禁止吸烟,骑乘脚踏车,攀爬、触摸、吸水、游泳、垂钓、挖填或刻字等,请勿超过红色警戒线,请共同维护环境清洁及区内花草树木。不要造成人为破坏,让后代子孙也能欣赏到这大自然的礼赞。”如此的景区保护宣传,不能不让人心悦诚服,我想,宝岛的自然遗产保护文化,当值得大陆旅游界借鉴和学习啊!
与时俱进的佛教禅宗文化
中台禅寺
中台山博物馆前同源桥
游览日月潭之前,陈导安排我们参观了中台禅寺,他说,对佛教禅宗有信仰有兴趣的,可以进去参观参拜,信仰不同兴趣不同的也可以在外面欣赏禅寺无与伦比的建筑艺术,我们都笑着点头。
其实,中台禅寺和佛光山都是台湾佛教圣地。中台禅寺自1992年开始筹建,历经三年规划,7年建设,于2001年落成,是年9月1日正式启用,自此展开中台弘法新纪元。中台禅寺的建筑,打破传统宫殿式的格局,大胆引进国外寺院模式,融合艺术、文化、科学及弘法功能,充分展现佛法五化内涵,使整座禅寺恰似一位修行人澄心静坐于群山之中,散发着包容大千的磅礴气象,无疑是二十一世纪宗教建筑的辉煌巨作。然而更让我心生感动的则是寺东的纯现代建筑风格的中台山博物馆以及博物馆前的同源桥。馆中不仅展出了历代大佛石雕真品,还开辟了“石墨真宝——西安碑林博物馆碑拓特展”,西安碑林所捐赠的碑拓被精选出来展览,其中书法艺术的经典比比皆是。而同源桥则为禅寺中一道靓丽景观。其长十米的单拱铜桥,金光灿烂,桥墩两侧各铸西湖灵隐寺、日月潭、中台禅寺景致,桥上栏楯内侧为佛陀六度本生故事,外侧刻罗汉一百零八尊。桥顶并刻该寺开山方丈“上惟下觉”大和尚亲题墨宝及杭州灵隐寺方丈“上木下鱼”长老题辞,而外侧两边所镌桥名则为赵朴初居士所书。同源桥静卧莲池之中,桥南池面点缀石刻三磹,与西湖三磹形状一致。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2006年4月,中台禅寺与杭州云林古刹灵隐禅寺结为同源寺;2007年冬,灵隐寺铸桥以赠,桥名同源,以名召德,象征两寺同法同源,两岸文化互融,不独彰显佛法之精神,亦诚为两岸人民和平祈福。桥之设两岸得以沟通,此为两岸佛教文化深厚情谊之凝聚,亦为两岸文化交流之佳话。步阶莲拾级而上,佛国净土即在眼前。而此时我的心却不能平静,中台禅寺在实践佛法四行——“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的基础上,又与时俱进,积极推动佛法五化,以学术化、教育化、艺术化、科学化、生活化作为新时代弘法方向。这里的高僧大德们不仅对佛教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还致力于两岸佛教文物的保护和交流,确实难能可贵。就在十多天前,全国政协委员联谊会文化交流参访团来到这里,看到这一切十分感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张廷皓委员动情地说:“我认为两岸完全可以就佛教文物保护发展一起研讨,我回去就开始做调查,大力推动。”作为一名民间文艺文史工作者,能不心潮澎湃而感慨万千?!
一脉相承的中华传统文化
埔里包公庙
宝岛精华游的全程,无时不在感受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氛围。5月11日早上,当我们在南投镇宝大饭店用完早餐出来逛街时,竟在饭店对面一条街尾意外发现一座庄严雄伟的庙宇——埔里青天堂包公庙。十年前谒包公祠是在河南开封,此后旅游各地鲜见包公庙,不曾想却在台南的一个小镇上见到如此壮观的包公庙,九龙绕柱,雕梁画栋自不必赘述,宋代大清官包文拯在这里被供奉为神而享万家香火则令人为之动容。阅读修庙碑记,乃知缘起清代福州人氏叶能先生往返京沪经商,因极景仰包公,乘经商之便往包公故里安徽合肥瞻仰,偶然机缘得到包公尊王神像。此时江淮一带瘟疫蔓延,灾民死亡逾半,叶能先生幸得包公庇佑安然返回故里,于是供奉神像晨昏顶礼有加,于清咸丰六年迎请包公神像渡海来台,其数代子嗣供奉不懈。迄民国十八年(1929),才由其后裔叶进德先生迁居埔里,献出神像供奉在庙宇。埔里包公堂重修于1971年12月,1999年加修三楼时恰遇九•二一大地震,经信众一番努力重新整修,于2001年4月竣工,祈圣德威灵,国泰民安。细览各殿楹联,无不以“青天”、“包公”藏头而撰,如:
“青史龙图威镇宋朝一代功昭开封府;天时学士灵分宝岛千秋庙壮缘湖城。”
“包府尊崇正气宣扬世道匡扶安社稷;公堂肃穆廉风鼓荡民情启发振纲常。”
“青史记丹心护国安民功昭宇内;天心连赤胆明忠勤孝绩著人间。”
楹联之平仄对仗,十分工整,且意蕴深远,想起昨日阿里山上受镇宫楹联:“受惠沛甘霖帝德广施云海布;镇安歌乐土神光普照祝山明”,与包公庙联有异曲同工之妙,莫非出自同一高人之手笔,或曰台岛传承国粹高才大有人在?真令人赞叹不已。
说来也巧,这一天的旅程,仅在日月潭景区就瞻仰了两座寺庙,就是前面提过的玄光寺和日月潭文武庙。比起玄光寺,文武庙的规制更让人震撼。巍峨壮观的文武庙,宫殿般富丽堂皇,前殿供奉三国忠义勇士关羽和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后殿供万世师表孔子和主管人间功名利禄的文昌帝君,联曰:
“道贯古今德参造化;忠昭日月义薄云天。”
“道德贯百王岂仅泗水文章杏坛礼乐;声威扬四海赢得千秋忠义万世馨香。”
“文武之道识其大高山仰止;日月有灵光必照品物流行。”
不能不让人惊叹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亦不能不让两岸炎黄子孙铭记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所在啊!
“精华游”可以说处处精华,而台北故宫博物院更是整个旅程的“经典去处。”5月13日下午,我们走进魂牵梦萦的“国宝档案馆”。这里虽是现代建筑,但却古朴典雅,珍藏着数以万计的历代珍贵文物,件件精美绝伦。文物展览三个月一换,还有许多文物自运来至今还藏在山洞尚未开启。北京故宫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馆,原本同根同源同文化,一脉相承,凝聚人心,催人奋进啊!
5月14日早晨,当我们在桃园机场与陈导握别返程,回望宝岛,不免心生依恋之情。感谢这位老乡导游尽心尽责的服务,精彩生动的讲解,更为他代表台湾人民倾吐的肺腑之言而感动;还有可口的高雄香蕉和美味的阿婆茶叶蛋,让我们品尝到实实在在的人情味、亲情味;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化,人民同心同愿同目标,祖国统一大业,指日可待矣!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