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杰:我卖的不是酒,是文化
人物档案 <<<
王红杰,河南波尔多酒行有限公司总经理。
上榜理由<<<
十年,王红杰在河南开拓了一个行业,他经历了进口红酒的漫长推广培育期。他从红酒代理做起,并开了河南第一个进口葡萄酒专柜。他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推广着红酒文化。在他的引领下,如今河南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喜爱上红酒,而一大批进口红酒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扎根河南……
落后、老土、农业大省……以前提及河南,不乏有人有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河南”的字眼更不可能在国际最权威的葡萄酒盛会上被提及。
然而,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种被认定的偏见:2011年6月23日,他被法国波尔多葡萄酒最高荣誉组织——法国波尔多左岸名庄协会授勋,成为河南首位葡萄酒大使。
只不过,别人是在卖酒,他却有着异样的追求,“我们是在做文化,不只是卖酒。”十年来,他及他的河南波尔多酒行始终潜心专注于“进口红酒,专业服务”的经营理念,目前已发展成为河南进口红酒专卖店最多、最具影响力的进口葡萄酒专业机构。
他就是王红杰——河南波尔多酒行有限公司掌门人,一个执着得有点执拗的进口红酒引领者、一个致力于传播红酒文化的传教士。
“传教士”的炼成
7月30日上午,对王红杰的采访在郑东新区波尔多酒行品鉴会所如约进行,这家颇具欧美风情和现代时尚气息的会所就是王红杰前年在河南投建的第三家直营店。
十年前,很多人认为这样的红酒会所根本不可能在农业大省河南出现,因为“河南不具备这样的土壤和品味”,王红杰用行动证明了这是一个伪命题。如今,他不仅将纯正的进口红酒引进了河南,还将波尔多专卖店拓展至20家。
多年来,他就像一位传教士一样,虔诚而不懈地推广着红酒文化。
2002年之前的6年时间,王红杰一直在郑州裕达国贸酒店工作,并负责酒店对国际一线品牌的招商。
那时的郑州对奢侈品的吸引力很小,招商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在王红杰的不懈努力下,他还是招来了杰尼亚、巴利、雅格狮丹、万宝龙(微博)等一线知名品牌。
后来,在一次去北京的招商中,王红杰在北京国贸的地下室见到了一个集奢华、高雅、琳琅满目为一体的进口红酒酒窖。从此开始了注定将与其纠缠一生的甜蜜红酒事业。
这个酒窖让他眼前一亮并激起了他浓厚的招商兴趣:“为什么不把它引进到河南?”
几经周折,王红杰成功将这家酒窖的主人——香港葡萄酒协会主席陈怡文邀请到郑州裕达国贸考察,以商榷进口红酒引进事宜。
调研后,陈怡文以“河南市场不成熟”婉拒了王红杰,但却建议他可以开发这个市场,“这一行,以后的市场前景会非常好”。
尽管进口红酒的成熟推广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培育期,但怀着对市场前景的十分看好,2002年王红杰毅然放弃了酒店招商主管的职位,全身心投入到进口红酒的行业中。他先是做代理,并满怀信心地在金博大购物中心开了河南第一个进口葡萄酒专柜。
现实却使他深受打击。在那个许多人还停留在“酸甜”口味的“山野葡萄汁”的年月,他的酒要么不好卖,要么被误认为是假酒。
“一天,有个老大爷在金博大专柜买了一瓶葡萄酒。后来他过来投诉说是假酒,因为这酒又苦又涩,以前喝的葡萄酒都是甜的!”
王红杰当时就懵了,随后他一边道歉,一边给老大爷办理了退货。
从那以后,为了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红酒消费观,王红杰开展了一系列的进口红酒文化推广活动。他不断地通过免费红酒知识礼仪培训、葡萄酒知识讲座、专业品鉴会等活动传播正确的红酒饮用方法,以提升人们对红酒文化的意识觉醒和正确认知。
凭着对红酒的热爱与坚持,王红杰创造了河南葡萄酒行业的六项“第一”:他创办的波尔多酒行,是河南第一家进口红酒专业机构;第一个在超市设进口红酒形象专柜;第一个在金博大、世纪联华等商超开办店中店;第一批在河南推广真正意义上的葡萄酒文化;在郑州开设第一家专业的进口葡萄酒酒行,举办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进口葡萄酒品酒会。
就这样,王红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推广着红酒文化。在他的引领下,如今河南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喜爱上红酒,而一大批进口红酒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扎根河南。
执着与梦想
从“看、摇、闻、品”的葡萄酒品饮步骤到与各类美食的完美搭配,再到葡萄酒的专业分级研究,现在的王红杰显然已成为一个葡萄酒品鉴专家。
身材微胖、言语率直的王红杰研究红酒文化绝非为了炫技,更多的是对红酒的热爱和梦想。
正是因为热爱,所以才有了不间断的执着、有了他今天的成绩。
但是,正如王红杰而言,他现在只是取得了一些成绩,还根本算不上成功。“因为十年的努力,只是让多数人能够识别出葡萄酒与葡萄汁的差别。”
王红杰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无奈——整个市场的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认知从无到有,再到一个相对理性的消费市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也绝非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做到的,需要整个行业的经营者和从业者的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出一个适合红酒生长的土壤。
在这样的一个无数假酒横行的无序市场背景下,首吃进口红酒这只螃蟹的王红杰似乎只能面临着两种选择——或被吞噬或被同化。
怀着对市场前景的坚定看好和喜爱,王红杰选择了第三条路:执着甚至有点固执地坚持“只卖纯正进口红酒,只挣良心钱”。
即使企业在生存最为困顿和艰难的时期,王红杰毅然坚守这样的商道。
其实,2005年以前,由于经营不见起色,王红杰的公司欠下了几百万的债务,最惨的时候,由于发不了工资,公司只剩下2名员工,曾一度面临倒闭。
即便如此,王红杰最终还是执着地坚持了下来。“我不能让亲朋好友看不起,不能对员工不负责任,不能让相信我的客户失望,更不能让我的梦想就此破灭。”
2007年,国家颁布的行业文件明文指出:“非百分百葡萄酿造的酒不得称为葡萄酒”,至此市场的无序竞争才有所好转。此后,一大批专业做葡萄酒的人也陆续出现。
竞争者层出不穷,王红杰反而愈加淡定。
在他看来,相比那些无序竞争的做假商家,这些同样热爱红酒、传播红酒文化的对手显然也是朋友。
而针对那些无良商家,王红杰向来对其深恶痛绝并坚决不与之为伍。
作为一家以专注“进口红酒、专业服务”的公司,王红杰自公司创立之初就十分注重对公司的专业水准锻造。对外,他会不断地开展免费的企业内训、品鉴酒会等,以为外界提供专业个性的红酒品鉴;对内,小到员工的笑容、衣着,大到品酒资格证的出国考取,他都会有统一的标准。
红酒融入了王红杰的生活,也浸透到了他生命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一个红酒文化传教士,王红杰最大的梦想就是退休之后去澳洲买一个酒庄,自己做出高品质的葡萄酒,然后物美价廉地提供给河南的顾客。同时建一个度假基地,以安度晚年、接洽宾朋。
不过,在退休前,王红杰还有他铁定要完成的几件事:一,完善河南市场,打造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二,建一座类似波尔多大厦这样的建筑,将它做成一个全国性的葡萄酒根据地;三,在河南开办两所能颁发各类行业专业资格证、资质证的权威培训学校。
“人生就是一瓶葡萄酒,活着就是发酵的过程”——专访王红杰
“在这个慢热的运作中,就需要打持久战”
经济视点报:是什么机缘让你跨入红酒行业的?
王红杰:1998年我们去北京招商,看到北京国贸的地下有一个很大的酒窖,很漂亮,当时我们就想把这个酒窖搬到裕达。后来知道这是香港葡萄酒协会主席陈怡文先生投资的,但是他来郑州考察后说,郑州市场需要很长时间培养才行。在我觉得可能没希望时他又提出让我来做,因为我是本土的,管理起来也方便。于是2002年就辞职做红酒了。
经济视点报:其实你当时在裕达的工作挺好的,为什么会放弃转而投身这个行业?
王红杰:我在裕达做品牌招商的时候,很多品牌老板都认为郑州很穷、很土,就是一个三流城市。也是有点作为河南人的责任感吧,既然别人不来培养这个市场,那我就自己来做。当时我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把这个市场做好,一定要把进口葡萄酒引入河南。
经济视点报:后来遇到挫折时有没有觉得当时做的决定有些冲动?
王红杰:没有,我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做这行的,加上原先对市场已经做过调研,对各方面也都有认真评估,一开始我们就做的很专业。
经济视点报:你觉得一个成熟的红酒市场需要多长时间培育?
王红杰:这跟行业本身无关,主要取决于当地市场的发展、当地消费者的认知和理解。相对于白酒而言,红酒面对的消费群体更窄,所以培养起来更难。在这个慢热的运作中,就需要很用心地打持久战。
经济视点报:对红酒而言,在你看来是推销产品重要还是推广文化更重要?
王红杰:主要因为这个行业是个慢热的行业,如果你想有很好的销售,那你首先要让别人认可你,需要告诉他们正确的饮用方式,让他们开始对这个品种有兴趣。只有让他喜欢上这个品种,他才会真正消费。
所以首先要改变人们之前不专业的饮用方式,因此我们所有酒行都是以文化推广为主。但是只要你喜欢了,以后就一定会买。所以你要说我们真的只是推行文化而不注重销售吗?其实并不是。纯粹是为了销售吗?那也不可能。
“最大的竞争来自于那些无序的竞争”
经济视点报:创业这十年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王红杰:要说最大收获,就是我认识了很多朋友。每次做酒会也累计了很多会员,这些会员并不都是消费者身份的会员,更多的是朋友,大家都有共同的爱好——红酒。
经济视点报:你觉得现在最大的竞争来自于哪里?为什么?
王红杰:最大的竞争来自于那些无序的竞争,那些不守行业规则和道德的商家。对于有序竞争的商家,我们从不把对方看成敌人,因为这种竞争不是投机取巧的。相反我们之间还会讨论如何做得更好,大家的特色在哪里,我们之间有竞争也是良性的。
经济视点报:无序的竞争体现在哪方面?
王红杰:比如以次充好,不专业装专业,欺骗客户。前一段有一个新店开张,里面有一种红酒档次算最低的了,零售价不会超过300元。可是他居然卖到1000多。这就是以次充好,看到这种情形的时候就非常愤怒。消费者被骗一次,可是总有一天会了解,这样他就会对这个行业产生负面情绪了。
还有做假酒的,明明是在国内生产的非说是原装进口的酒,成本可能就四五十,却卖好几百。
经济视点报:你被称为“红酒文化传教士”,具体你是怎样推广红酒文化的?
王红杰:我们为了推广文化,用了很多方式,比如有免费的企业内训、酒会支持,房地产开盘的酒会、各个行业的酒会我们都会参与,我们自己也会举办很多酒会。同时我们也会定期在报纸上投放一些文化推广的文章。
经济视点报:和其他公司相比,河南波尔多酒行最大的竞争优势表现在哪里?
王红杰:专业。比如酒窖,绝对很专业,不是摆花架子,有些酒一瓶就十几万,我不可能让它坏掉。我们永远不干装模作样、花里胡哨的事。高尚点说,是有社会责任感,是为了文化传播,实在点说就是为了自己能睡得踏实、能安心。
“我的做人准则就是与人为善”
经济视点报:你平时对员工是怎么管理的?
王红杰:我们的员工可能很怕我,很烦我。主要是我这人太直,管理人没有技巧,看到不争气的,就恨铁不成钢,一定会当大家面说,所以弄的他们很没面子。员工真正了解我之后,包括离职员工跟我关系还是很好的,都认可我的人品,我也可以拍胸脯说,这十年来的所有员工,我没坑过他们一次。
经济视点报:有没有总结过自己是哪种性格的人?
王红杰:就一个“真”字吧,我觉得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要真,我不会作假,也不会装。
经济视点报:对你而言,最讨厌什么?
王红杰:我最讨厌的就是假。允许幽默,允许你一些技巧的东西,但本质的东西你不能作假。也别骗我,要是让我知道一次,我永远不会跟他交朋友。我对这些虚伪的东西深恶痛绝。
经济视点报:你觉得对你而言,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王红杰:执着。其实回头看走过的路,我要是稍微松懈一点,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成果。
经济视点报:你觉得自己的缺点是什么?
王红杰:太过于生硬,直,心太软,狠不下来。尤其是对员工,这个心软绝对不是褒义词,真的是很可怕的缺点。有些必须要痛下狠心杜绝的一定要果断,有魄力。我就是心软,犹豫不决。
经济视点报:有没有想过你退休之后有什么梦想要实现?
王红杰:我准备五十岁就退休。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去澳洲,在那里买一个酒庄,做些品质很好的酒,然后物美价廉地提供给我郑州的接班人,让这边的会员受益。
经济视点报:你说五十岁退休,到时做不好怎么办?
王红杰:我不允许自己做不好。在退休前这十年里,我要做几件事,一个是完善河南市场,打造有战斗力的团队;二是希望在当地能有一个类似波尔多大厦这样的建筑,做一个葡萄酒的根据地。我希望到我老的时候能自豪地对孩子说,那个大厦是爸爸盖的;我还想要在河南开两所专业的培训学校。
经济视点报:你对成功和幸福是怎么定义的?
王红杰:我理解的成功不是你赚到多少钱,而是你周边的人都好起来了,对你有最真实的认可就是成功。人这一辈子不要期望什么太大的目标,但也一定要为你的家乡做点正事,不要说虚的。幸福就是很平和不焦虑地活着。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