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故事·安溪王氏迁居闽浙边界轶事

编者按:谱牒是家族的史记,不仅仅是世系的图表,家族过去发生的大事、丧事、喜事、轶事和居地的风土人情在这里都能读到,世道的冷暖、家族的兴衰、寻根的苦乐、长辈创业的辛酸苦辣、宗亲的喜怒恩怨在这里也能体会到,所以,这是一部有血有肉有情无声的历史剧,值得研究、编纂。不信你看,我们日前下乡采访闽浙交界的柯岭王家,他们的家谱就让你很有感触......。
寻祖记序
夫谓木折枝叶焦黄,水塞源流勿长。国无史遗古迹,人失祖似孤松。余肇基始祖爱梅公,自明万历避寇出闽,顿留浙平,拮据开基建业,而遗失祖系亲支,无从寻访,而抛弃茫茫逾四百多年之悠久矣。直至清乾隆间,我八世祖鉴等赴泉访查,却受辱斥,谓若无后裔吏名函谒,便不得访祖也。迄今幸逢国策宽松,宗族开放,余等矢志坚心,寻祖探宗。庚午夏六月,偕世周叔、定允弟冒着炎热酷暑,奋身前进,跨上巍山,越过峻岭,奔赴闽泉安溪。喜逢族弟春平邀引,直逹西坪尧阳,得遇宗亲指导,王氏宗亲总会馆有汇集谱牒室,得以稽查王氏始谱世系史图,始悉知吾祖亲派居址系籚田招卿鹏岭。到达之时,赖宗亲热忱欢迎,殷勤招应,赞我等千里迢迢,酷暑无阻之精神。厚義宗亲星夜赶奔数里高山,抱来祖谱,与我等考阅核查。据尔銓公信件引照,查到我祖讳名奕妹,系唐代忠懿闽王廿八世之裔孙。我身心兴奋,忘却艰辛,振作精神,抄录谱帙逾夜。翌晨,又同宗亲游览继达公走马攀鞍故居。堂上进士匾额,階下雌雄石狮。东西廊上楹联:龙泉飞舞临胜地,走马攀鞍振王家。并谒大职山祖坟,穴谓飞鳧投水,坟茔四周五案山峰环抱,庭前八面旗杆。该坟今获安溪县府纳为文物保护点。曾举行揭碑赠文典礼,表彰吾祖任职献铭卓越事迹,得庶民爱戴钦佩。爰今子孙蕃衍昌盛,振达族系一十八世,兴发三千之后胃。余虽古稀之龄,则完成先祖遗失亲宗悠远事业,从而遂了我之愿也。
十三世孙 定咎 曦臣谨志
辛未年 月 日
事考卷
第一世祖爱梅来浙开基事考
爱梅公乃隆乔公长子(亮注:据招卿王氏宗谱载,爱梅公原名庇妹,又名奕妹,父立朝,字思贤,号振东。母陈氏。),生甲未详。然以次孙月台公生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溯而上之于二世祖,再进而上之于初世祖推之,应长月台公四十余岁,是公宜生嘉靖末年或隆庆年间无疑。迨万历十四年,由闽南安来浙大约二十余岁。远来创始,拮据维艰。克勤克俭,守分顺时。卒明崇祯十一年戊寅四月廿一日。祖妣林氏,生甲亦未详。卒崇祯壬午年十一月廿三日。生玉宇公一人,女四。长适吴章宇,次适陈思行,三适吴省初,四适张丹明。即于是年,公独葬廿八都盛陶官山。至康熙壬子造坟,立小石碑,自号王家山,坐庚向甲。及三十三年,杨光彩、薛圔明称该山系伊祖报荒,三世祖月台公用价银五两,契买一岗,契载土名石件坎石柱峰,上至山峰,下至田,左右俱至坑为界。乾隆丙子又经小修,碑坟益炳。四十一年,将山批佃陈应奕栽种,札填四至,与契符合。但佃呼为石件坎石柱峰蛇子穴,时未查契,故札内依载。乾隆壬寅年重砌坟面,再立一碑竖酒台上,旧碑移于坟首圈内,历来祭管无异。续被鼓楼山洪孙评等贿佃,盗埋本山峰峦阿一穴,地僻路窎,族莫闻知。道光(二年)壬午冬又埋坟首一穴。投保李延献押迁坟首一穴三瓶至峦亚一穴,特峦久埋。阳顺阴逆,甚至假立新碑,混填界址,图占全山。即于是冬具控,案经赵县主于次年九月集讯,评等讯败,勘宕结。四年五月,县主亲勘,续经覆讯,该山断归王姓,照札管业,押令评等具结完案。评仗堂书洪步川父子串差庇脱,致评悖断刁翻上控制台及道府各宪、或批不准,或批县详覆,契札缴案未领。祖妣林氏初葬底洋,不吉。后于乾隆廿一年改葬鼎邑二都鳯桐拱桥内,坐辛向乙。
附文二
一
堂谕讯得监生王瑸等具控洪孙评等串佃捏等情一案。查讯,据王瑸等供称,伊祖爱梅于康熙十一年葬于该山。后于康熙三十三年向杨光彩等契买。勘验洪孙评祖坟碑志,系万历三十六年营葬,旁添雍正六年下列四址字迹不同。讯据供称此碑又于嘉庆十四年重立。第年远白契既不足为凭,而两造供词支离遮饰。查该山既无糧饷,本系官山,所有已葬之坟,着各自归管,嗣后不许添葬,以免滋事。所有余地系陈光田之父陈应奕先向王姓札种,仍着照札管业,取各遵依。附候详请宪示,饬遵此判。
二
初世祖于万历间来平港边。至顺治十二年向陈良登契买三十一都湾口厝基,东至大路,西至溪,南至张家基,北至猿啼垅。及边界移居矴埠头,展界后居后垅。于康熙年间自后垅仍回湾口古井头居住。时遭寇乱,死伤不一,三世祖兄弟仅四人耳。于是分作四房而居。
顺治年间泉州尔銓公寄书询访尔珍公
自家王姓始祖,原籍泉州府安溪县远集里林口乡后坪场头,现厝地墓所尚存。因祖上移居,一房祖移漳州府,系军籍,旋复回泉州城内土名阿角头。此房叔祖生叔三人,长王钟胤,乙卯科举人,今其子孙住南安下苏吴琏桥是也。一房祖居安溪依仁里龙门松柏林,颇盛。就此分一派住光得里尾桥。就尾桥分一派住南安太宇。此房有叔号爱梅,移居温州平阳县港边居住。后有择宇兄亲姪娘子及兄吼英特往港边相寻,得知居处矣。一房祖居安溪崇善里林边,今其子孙俱在内。有伯名甲所,移居江西常山者。贱弟尔銓祖先居崇善里尾桥,就此移居长太里罗内。又移居泉州城外水门,生亲姪二人,一名胜,一名佑銓,今年七十五矣,于太宇昆玉兄同列。昆玉子名长,孙辰、孙銓,今仍居崇善里佛口,与敷奏兄同乡。兹承郎祖官温昙兄道及贵处弟姪,询问祖宗一派之遗,远来查访,是以略陈一二,俾得到地相寻问焉。先年有姑表兄欧阳耀实表姪壬官到贵地,未知兴旺如何?祈详书小札付表姪温鼎官下来,庶銓知兄弟叔伯之实在也。
七十五岁弟尔銓手书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