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东·2013年豫章王景肃文史研究会工作报告

发展宗亲联谊 繁荣谱牒文化
(2013年元月12日)
在党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针指导下,在各位顾问、名誉会长的指导帮助下,通过理事会和广大宗亲的关心支持以及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豫章王景肃文史研究会近年来在发展宗亲联谊,繁荣谱牒文化等方面,做了些有效的工作,宗亲联谊有所加强,研究会组织有所壮大,分谱编纂有所加快,总谱编修开始起步,姓氏文化研究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一)工作回顾
加强往来,促进友情,发展宗亲联谊是研究会工作的出发点和主要任务。我们秉着承传统,增友谊,谋发展,求和谐为宗旨发展宗亲联谊工作。近年来,采取会内会外,走出去,迎进来,网上联络和资料交流等方式,开展联谊工作。2011年10月接待了贵州省毕节市来访宗亲代表,探讨王氏源流,交流谱书资料;四川、重庆、湖北等外省宗亲通过网络,交流谱文化信息;与本省乐平、万年、永修等宗亲代表商讨有关繁荣谱牒文化;与抚州、九江等地宗亲共商发展宗亲联谊工作。几年来,我们较为重视本会村民之间的宗亲联谊,如动员大会和发谱仪式等重要活动,分会之间请代表出席;如冬至祭祖、春节团拜等活动,村民之间互请宗亲代表参加。这既增添友好气氛,又推进情感交流。尤其值得称赞和提倡的是湾里分会于2009年成立了奖学基金会,由宗亲交纳会费和每年一次捐款,在每年一次春节团拜会上表彰当年考上的大学学子,颁发奖状,张贴光荣榜,发给奖金。三年来共筹措基金10万余元,奖励学子100余人。以弘扬“书为上”的家训精神,激励后裔奋发有为,此举深受宗亲赞赏和社会好评。
以编修宗谱为载体,不断深化姓氏文化研究,繁荣谱牒文化,是研究会工作落脚点和中心任务。国史、方志、家谱是中华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当前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豫章王氏大多数村民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城市拓展和新农村建设,面临着祖籍地发生变迁,将出现居住分散,人员迁徙的新局面。为此,尽快编修家谱,不仅是宗亲所望,也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坚持以传承历史,尊重现实,积极向上,和谐共生的思想为指导,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和“先修分谱,后修总谱”的原则。为了便于开展工作,研究会共组建了10个分会和2个筹备小组,4年来,先后已有湾里、丰城王家洲、三江(南昌、丰城)、斗门(进贤)、城郊、新建、新余、安义(奉新、靖安)、莲塘(南昌)、池溪(进贤)等10个分会完成了分谱编纂工作,并举行了隆重的发谱方式。这10个已修家谱的分会共有328支,约10万余宗亲。目前永修、乐平两地王氏宗亲也正在抓紧宗亲联谊和分谱编修工作。
为了繁荣文化、凝聚人心,彰显特色,鼓舞士气,我会由王兰生、王有生作词,族友万晓云作曲,聘任有关专家、学者评审,创作并发行了“族歌”——《豫章王氏族歌》,设计了“族旗”和“族徽”,成为豫章王氏三大文化标志。
近年来,我们豫章王氏宗谱的编修受到了谱牒界的广泛关注,网络、纸质和光盘“一谱三式”的成果成为当代谱牒的典范正在广泛普及,湾里分谱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宗谱并已被国家图书馆收藏,其光盘谱同时被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收藏;在不久前召开的省谱牒研究会2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上,湾里分谱、三江分谱、城郊分谱和莲塘分谱均被评为全省优秀谱牒一等奖。
经过近年来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发展宗亲联谊,是繁荣谱牒文化的前提;繁荣谱牒文化是巩固和扩展联谊的基础,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二)工作部署
今年是编修《豫章王氏宗谱》·总谱最关键的一年。分会打基础,总会抓提升;去年选地点、组班子、定方案,今年必须出成果,目标是明年春节前后完成并发谱。
我们编修《豫章王氏宗谱》·总谱既是一项浩大民心工程,又是惠及子孙的德政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传承历史,凝聚人心,造福子孙,繁荣文化是编修目的。这有利于寻根问祖,有利于正本溯源,有利于增知育人,有利于社会和谐。在编修中,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以人为本。族谱是一家一族的历史,是续写老百姓人和事的草根文化一种特殊形式,为后代留下宝贵文化遗产。坚持自愿参修。做到血缘和地缘相结合,应修尽修,自愿参修,不强求,但要有时间性(今天下午的编修工作会上个别没有明确表态的分会就必须明确认修态度)。坚持统一字辈。字辈是姓氏中血缘秩序的标志,是宗谱为区分族众之间的长幼亲疏,记录家庭世系血统顺序,是家族传承的依据,是族谱文化的核心。这次参修宗亲,为体现同族、同宗、同血缘、同地缘关系,经专题研讨商议,我们豫章王氏将从101代统一启用60字的新字辈,这既是联修《豫章王氏宗谱》根本目的所在,也是豫章王氏重要标志。坚持抓纲节目。以理清世系源流为纲,以编写村民延发史、家庭发展史和个人成长史“三史”为目(含像照、图片)载入谱中。坚持求同存异。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求大同,存小异。我们坚信,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豫章王氏宗谱》·总谱一定能够编修成一部史料真实,内容丰富,源流清晰,字辈统一,人文荟萃,亮点突出,承前启后,编纂有序,具有豫章王氏人文特质、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型家谱。
为此,当前要求做到“四个到位”:
一、宣传工作到位。各分会要在春节前后召开一次有各村支宗亲代表参加的联谊会,重点宣讲“致宗亲公开信”,做到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国泰修史,族兴修谱。家谱是30-60年才修一次,这次豫章王氏几百支联修,可以自豪地说,是盛世创举,史无前例。对于每个村支来说,机会难得,机不可失。我们倡议大家谱,大家修。编修总谱需投入人力和资金,必须依靠和调动广大宗亲积极参修,主动捐资助修。
二、编修人员到位。目前,经过充分酝酿、反复协商,编修总谱的理事会、监事会和编委会均已基本确定。编修工作要请有文化人收集整理资料,专家研讨和编审。为此,要求每个村要先选配1-2名有文化、又热心奉献的宗亲协修,各分会要有2-3人负责组织、联络和资料收集工作,编委会将有5-6人负责整理、校正及编印工作。人员落实工作在春节宣传时一并协商好,总谱编委会将在清明前后召开专题会议,对所有协修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全面启动资料收集等编撰工作。
三、资料收集到位。各村支和分会要动员群众,认真填好“三表”,即:功臣人员登记表,捐款人员功德表,(照片),优秀人才登记表;撰好“三史”即每个村支延发史(村志)、先富家庭(企业)发展史(简介)、优秀人才个人成长史(简历),要求全面准确,按时上交,利于编审。
四、资金筹措到位。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各分会在编修分谱时已经积累了许多很好的资金筹措办法,也十分理解筹措资金的重要性。之前,部分分会已经按照在生人口每人2元的标准,将基础费用筹集上交了一部分;湾里分会王迪府、迪贛、迪瑶、辉华等4位宗亲率先各捐资1万元,从而筹集了一些启动资金。今天我们年会又是由湾里分会维翰支王晓春、王晓亮等宗亲赞助,提供的会场和用餐等,在此,让我们对这些宗亲的慷慨赞助和维翰支宗亲为我们年会提供的服务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筹集总谱经费:一是集体筹集。各分会继续按每人2元的标准从集体费用中缴纳,这里再三强调不要再从宗亲中摊派;二是发行筹集。收取谱书成本费,原则上是每个村支集体收藏2套,个人收藏不限,每套总谱按照500元收取成本费;三是赞助筹集。凡是捐资赞助的集体和个人均上功德榜,计入谱书。其中:赞助1000元以上者,加上个照并赠送一套谱书;赞助2000元以上者,加上全家福照片并赠送一套谱书;赞助5000元以上者,加刊登个人简历,为本届总谱名誉副主编;赞助10000元以上者,为本届总谱的名誉副主修;赞助20000元以上者,刊登专页,为本届总谱的名誉主编;赞助50000元以上者,刊登专页,为本届总谱名誉主修。
我们豫章王景肃文史研究会将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要求总谱理事会、监事会必须加强资金管理,实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做到开源节流,节俭开支,反对铺张和浪费,并切实公开财务,自觉接受宗亲检查和监督。
各位宗亲,新年新气象。总谱的编修号角已经铿锵奏响,我们务必 “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子孙,当代对得起广大宗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无上的使命感,在江西省谱牒研究会和各位顾问的指导下,按照“众人支持,集体决策,团队办事,专业编修”的运作模式,充分调动和集约王氏宗亲中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三支队伍的力量,加强联络,民主协商,团结拼搏,严谨务实,加快进度,注重质量,为编修好《豫章王氏宗谱》·总谱,进而为豫章王氏继往开来、和谐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