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合肥文博会要逐步走向国际

2012-09-21 02:53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专题】第六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
自2007年文博会在合肥落地以来,今年已是第六届文博会了,合肥文博会办得怎么样?未来走向何处?晨报记者专访了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王石先生。据悉,王石先生是最初合肥文博会构想者之一。
要“最合肥”也要“合肥最”
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王石是合肥文博会的最初倡议者之一,也是六届文博会的见证人之一。“记得第一届就叫‘文化纪念品博览会’,在合肥举办,现在只要提到纪念品就能想到合肥。”
王石表示,合肥位于中部,沟通南北,联系东西,地理优势独特,“应有一个文化平台交汇于此”。
2007年11月,首届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文博会)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国内外的965家文化纪念品企业参展,约1.2万业内人士云集合肥。
“经过这六年的发展,到第六届,合肥文博会在规模上有了一个大的突破。”王石表示,“社会企业参与度很高。”据悉,本届文博会面积达10.2万平方米,设有1万个标准展位。
一个品牌的形成需要过程,需要人气。“把人气做起来是必要的,但我还希望合肥文博会有一两个点可以‘跳出来’,给人留下惊艳之感,做到‘最合肥’。”王石说。
不过,在王石看来,“最合肥”却并非合肥文博会的最终目的。“做到‘最合肥’是不够的,还要做到‘合肥最’。”王石说,“在深圳、西北等地举办文博会的背景下,合肥文博会还应力争做到最好”。
合肥文博会要走向国际
在外部竞争压力的背景下,如何做到“合肥最”?王石建议,合肥文博会还需逐步走向国际。
“下一步打算把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社科院联合举办的国际文化产业论坛引荐到合肥,与文博会一起形成一个配套。”王石在应邀参加本届文博会多项活动间隙与文博会主办方谈及文博会下一步发展方向时如此表示。
“我想将这个论坛与文博会放在一起,每年向国际发布各行业的年度指标和讨论本年度的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就会聚集国际性的关注,到时候各个行业的企业就会主动到你这里来,就算收会费企业也会来。”王石说。
谈到合肥文博会走向国际的步骤时,王石强调,“一定要逐步,可以先港澳台,再亚洲,进而国际。”
文化产业不是“灵丹妙药”
随着各地对文化的重视,文化产业也有了飞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过度商业化、低俗化等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辩证地看,在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双重缺失的背景下,只有那些能迎合大众口味的文化才会受到欢迎,所以,这是一个必然会出现的问题。”王石说,“我们不能对文化产业有不切实的期待,它不能解决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文化问题。”
在王石看来,文化产业过度商业化、低俗化等问题,是文化产业发展应有之义。“要赚钱就必须寻找最大消费群体,而最大消费群体就是消费群中文化程度偏低的人群。”王石说,“文化产业不是解决中国文化问题的灵丹妙药。”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