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楼自称王羲之后裔 一幅小楷作品卖15万

厦门网·王业楼抄写的《道德经》
他用蝇头小楷抄写的多幅《金刚经》被泉州南少林寺、厦门南普陀寺、厦门白鹿岩寺等多座寺庙收藏。其多幅作品还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巡展,市场价格也不菲,其中一幅《金刚经》卖到15万元。
他很有爱心,汶川地震后他熬夜抄写一部《金刚经》,捐给中国扶贫开发基金会义卖筹集善款捐献灾区。而他自己却连一间好的工作室都没有,最近有爱才之士专门为他提供工作室,位于源昌商业中心一楼的土楼红美人颖和轩。
18岁参军自学书法
10年前开始练小楷
王业楼的家乡在山东临沂,当地人都姓王,都自称王羲之的后裔。王业楼的父母大字不识,他笑称或许是王羲之的基因隔代遗传,他从小特别喜欢写字,读书时他的字是全班最好看的。
18岁初中毕业参军后,王业楼才真正学习书法,靠的却是自学。当时部队每月发6元津贴,他大都买了笔墨和字帖,开始临习的是中楷。20年来,他一直临摹书法大家的碑帖,打下坚实的基础。10年前,他转书小楷。
小楷笔画细如发丝
一口气写一两千字
写小楷耗时又磨练意志,一般人很难做到,所以现在写小楷的人很少。王业楼说,别人做不到的,他不仅要做,还要做好。一篇《道德经》5000字,每一个字都要写好,一笔一画粗了细了都不行,字与字还要相互协调,通篇需要完美统一。一开始王业楼也急,恨不得一下子就写完,但常常写了一半因为少了几个字或者写错字要重来,马上再写心更急错得更离谱。后来写错了,他就休息一会儿,调整下心情再继续写,如今一口气写下一两千字都没有问题。而且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笔画细如发丝,但每一笔都拉得匀称,有力度。
对于小楷,王业楼到了痴迷的地步。只要有时间,从早到晚,除了吃饭,他可以不踏出房门半步,专心练习。有时连老婆站在身后,他都没有发觉。
曾经当过小保安
准备以书法为生
他老婆是名房产中介,工作很忙。为了照顾家庭,2003年到2006年,王业楼甘当一名小保安,但当保安,练字的时间就少了。他两次提出辞职,想专心练字以书法为生,老婆认为收入不稳定而反对。第三次辞职,王业楼先斩后奏,辞职后才告诉老婆。老婆见他如此执着便不再阻止。
他老婆说,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很不容易,夫妻应该相互扶持。为了让王业楼专注于书法事业,她承担起所有家务,什么也不让他做。有时候还领着同事到他的工作室看看,给他鼓励。
评价
国家文物鉴定专家:
已形成“王业楼体”
王业楼的小楷作品中,最小的字只有小拇指盖一半大小,大的也只有拇指的指甲盖大小。一幅两万多字的《大学》,30厘米宽、40米长,他花了半年时间才完成。今年他计划抄写《孟子》、《毛泽东诗词选》等。
国家文物委员会鉴定委员蒋文光评价说:“用笔精到周密,墨色浓淡得宜,运笔遒劲兼及秀美,结字疏密有度,布局行气流畅,单字灵动绝古,通篇震撼大气,有自己独立的风格,形成自家体(业楼体)。”
心得
音乐、艺术、棋类有助书画
在王业楼看来,抄写古文不仅仅是在写字,更是对古代文化、艺术等的不断积累和学习,修为才会在积累中慢慢提高。
有人说写小楷要十分严谨,写小楷的人也是一本正经,但王业楼认为自己潇洒豪放。王业楼还是当下书法界难得的琴棋书画皆通者,他老婆很是羡慕他,生活很有乐趣。
王业楼认为音乐、艺术、棋类都能帮助充实书画,使书画有更深的内涵,打动人心。王业楼的书桌旁就放着一把吉他,有时候他还背着吉他出门,走到哪弹到哪。
文/厝边记者 戴懿 图/张淇辉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