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他是及时雨·琅琊骄子高长虹之二

2013-01-24 14:40:26来源:原创

打印 字号: T|T

  十余年爱心善举流传好口碑、父老乡亲都说高长虹是及时雨 
 
  新年伊始,在家待业的径山镇潘板桥村青年陈鑫慧终于有了工作,去离家一公里的双溪漂流景区财务室从事出纳工作,生活有了保障。高兴集团董事长高长虹不仅捐资帮助他的父母治病,而且还解决了他的就业大问题。十余年,高长虹创业致富,不忘家乡父老,善举不断,奉献一片爱心,在当地老百姓中流传着好口碑,都说:“长虹是及时雨。”

  说起高兴集团,有些人还陌生。但说起“双溪漂流”、“山沟沟”景区,那是家喻户晓。高长虹从一位人民教师,华丽转身,成为一名企业家,创业经营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他从最初进入校办工厂,再到创办高新塑料厂,然后涉足旅游业和房地产业,开发双溪漂流、山沟沟、东天目山三个风景旅游区,并于2007年组建了高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不管角色如何转变,高长虹心中始终装着职工群众和父老乡亲,职工群众有什么困难,只要向高长虹反映,他肯定会尽力提供帮助。甚至只要他知道了职工群众的困难,就会主动帮助解决困难。

  关爱职工无微不至

  高新绝缘材料公司生产部202班切粒包装工陈明兰,于去年6月被确诊患有癌症,得立即手术,需要20000元医疗费。7月份,她的丈夫陈志德也被查出患癌症,而她家刚改造过新房,不仅用完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而且还向亲友借了债,还要瞻养照料年过八旬的两位老人。因此,丈夫陈志德准备放弃治疗。正在内蒙古考察的高长虹得知陈明兰家的困境后,当即委托人将10000元钱送到陈明兰手中,又发动公司员工捐款献爱心。短短几天时间,有160多名工友共计捐了26000元善款,解决了他们的手术医疗费用。一人有难大家帮,众人拾柴火焰高,陈明兰一家渡过了难关,目前夫妻俩病情稳定。她经常对上门探望的人说:“高董事长真是个大好人,他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陈明兰的儿子陈鑫慧,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理想工作,在家待业。高长虹得悉后又特招了陈鑫慧。陈明兰再三叮嘱儿子要珍惜岗位,踏实工作,回报高董的关怀,回报公司员工的帮助。

  像这样关爱员工的事迹,对高长虹来说,确是举不胜举。去年7月,公司成立余杭区径山镇第一家企业关工委,高长虹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当作了份内事,他与8名困难职工子女结对,发放了助学金,全程帮扶他们学习。

  帮扶村民伸出援手

  去年重阳节,高长虹拿出4.33万元,特地为山沟沟村191位70岁以上老年人准备了红包,70岁以上每人200元、80岁以上每人300元。80多岁的高玉炳夫妻俩激动地说:“高长虹是山沟沟的孝子。”

  径山镇径山村四组村民蔡基欢,今年50多岁,身材瘦小,脚有残疾。妻子是个智障残疾人,儿子下身瘫痪,靠轮椅行动,还有一位体弱多病的老人,唯有未成年的女儿是个健康人。一家五口生活全靠蔡基欢一个人张罗。他起早摸黑到地里劳动,生活还是常常捉襟见肘。几年前,他的女儿要上高中,儿子要上初中,没钱交学费。让孩子退学,于心不忍;继续上学,又无能为力。正当他左右为难之际,高长虹来到他家,并与他“手拉手”结成对子,建立帮扶关系,不仅全额承担两个孩子的学习费用,而且还每年给他家提供至少3000元的生活资助。

  单梅芬是径山镇双溪村的农家妇女,在茶厂季节性务工,年收入只有6000多元。有一次,丈夫在务工时意外受伤,这以后,全家的担子全落在了单梅芬身上,两个女儿正在读中专和初中。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她找到高长虹反映。高长虹当场答复尽力帮助。结果,不到一个星期,单梅芬接到厂里的电话,要她去上班。从此,她成为高新塑料厂的职工,一年总收入有14000多元,比原来翻倍增长。如今,她一年的劳动收入已经达到了28000元,又比入厂时翻了一番。

  支援农村义不容辞

  2009年2月,高兴集团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双爱双评先进企业”,今年年初,高长虹获得2010年度余杭区新农村建设先进“经济顾问”称号,荣誉背后也深藏着默默的付出。

  自从2006年起,高长虹积极响应余杭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担任径山镇双溪村和鸬鸟镇山沟沟村2个村的“经济顾问”,在繁忙的事务中,挤出时间来顾问这两个村的建设和村民致富。他还慷慨解囊资助村里建设,几年来资助两个村资金累计有数百万元。

  山沟沟村为了发展农家乐经营,实施环境整治和清洁绿化工程,可是由于经济薄弱,推进速度缓慢。高长虹主动与村两委会班子商量,决定资助60万元补助农户房屋外墙装饰,建造三格式无害化厕所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池,消灭了露天茅坑,村庄环境面貌大为改观,生态环境得到有力保护,使农户建筑风格与景区周边环境相协调,进一步促进农户从事农家乐旅游经营致富增收。

  同时,在山沟沟村成立农家乐协会,实施“规划、环境、卫生、收费、制度、服务”的“六统一”经营管理模式。目前,山沟沟农家乐旅游经营户有100多家,平均每家年创收15万元以上。去年,高长虹又着手开发鸬鸟镇太公堂村凌村坞旅游,又将为山区农户打通旅游致富的源泉。

  在双溪村,许多村民在高长虹经营的双溪漂流旅游业带动下,走上了致富路。而且,有不少人在双溪漂流景区工作,既拿工资又不误家里农活,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双溪村农民张荣根,驾着轿车赶牛上班,成为新闻人物,曾在央视亮相。目前,他有8头牛、4辆牛车,每天忙不过来,还叫上了帮工,夏秋旅游高峰季节,每月收入超万元。

  此外,高长虹还把爱心撒向了浙西山区。2007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开展“百团联百乡,千企结千村”活动,高长虹是最早响应的企业家之一,与建德市寿昌镇石泉村结成帮扶对子,每年捐资15万元,支援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的形势下,高长虹的企业也陷入资金周转困难的境地,但高兴集团15万元帮扶资金依然及时落实到位。今年已经进入第4个帮扶年头了,石泉村拓宽了道路、解决了饮水问题,面貌年年有新变化。富裕起来的村民都说,真要谢谢余杭的高长虹。

    城乡导报 记者 唐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