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王氏商会会长王国金
王国金(又名王国旭),做过厂长、当过官,如今是老板。未见他之前,我对他的了解仅限于此。在我想来,他必定是个神情严肃、不易接近的人。
今年2月13日,在重庆市王氏商会第一次筹备会上,当我们见到身兼重庆市商业贸易投资协会副会长、重庆市王氏商会筹备组组长、重庆市王氏商会拟任会长等众多社会职务的他时,不觉有些吃惊:眼前这身材瘦小、衣着朴素的老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甚至有些害羞的老人,宠辱不惊、年近七旬却饶有童心的长者,难道就是我要采访的王国金吗?想像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我们一时之间竟有些不知所措。而他的公司一重庆金威智能控制工程有限公司,似乎也和他的为人一样,虽然有着光辉业绩,虽然在行业内大名鼎鼎,却依然沉稳内敛,不事张扬。
少时好史,读至留候张良以百斤铁椎“阻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之事,扼腕之余,不免和太史公一样,“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夫子日: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候如是,王国金亦如是。
采访王国金是件苦乐参半的差事。他没架子,也健谈,思路清晰缜密令人吃惊。提起公司,他滔滔不绝,让我恨不得多生几只手来记录。谈到自己,他却惜语如金,一脸的不情愿,几句话就要打发了我。“推功及人、诿过于己”,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好在笔者颇精水磨功夫,天天揪住他不放,弄得他不胜其烦,终于多多少少“招”了一些。
上篇 自有风云临俊士,岂无巨眼识英雄?
王国金(前排左二)和考察团部分成员在山西省王家大院
前辈风流许再攀
王国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做任何事都力求尽善尽美。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得最好。这种秉性使王国金常常有不满足的痛苦,但也是这种秉性,给了他机会,也使他一次又一次地成功。
王国金又是一个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人,在他一生中,许多次可以扬名天下的机会都被他轻轻放过。这其实并不矛盾。王国金对事业的追求是永不满足的,但他享受的仅仅是拼搏过程本身带给他的满足和快感。一旦大功告成,他却耻于言功,即使那完完全全是他自己的功绩,他也要想方设法推到大家头上,有意淡化自己。这也是笔者在采访过程中最为头疼的。
1984年,王国金当厂长一年,就摘掉了重庆无线电九厂亏损的落后帽子,一时名震巴蜀。1985年3月,重庆市委嘉奖他,晋升一级工资,引起全市厂长哗然。可想而知,这十几元钱的意义已远远超过其价值本身。
一向遭同行们蔑视的破烂小厂竟在1984年一年间,结束了二十年徘徊、连续三年亏损的悲惨局面,闯进了同行业的前列。他王国金哪来的回天之力?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用王国金自己的话说,不过是“生逢其时”,这话自然过谦,却是王国金秉性使然。
其实,人们的议论都有偏颇之处,一言以蔽之——机会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宝剑锋从磨砺出
谈起当年当厂长时的感受,王国金感慨良多,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终于可以一展抱负,忧的是那时正是厂里最困难的时期。其中甘苦,大概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吧!
1943年,王国金出生在四川南部县山区的一个小村里。虽然家乡的物质生活贫穷,但秀美山川却孕育了他的灵气,艰苦生活的磨练也养成了他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性格。“豪门常多纨绔,寒家每出英才”,古人言诚不我欺。
1968年,王国金从重庆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分去四川洪雅县军垦农场。来自山区农村的王国金并不厌恶体力劳动,五年城市大学的生活,也并没有使他忘记泥土的气息,但十年寒窗苦读,到头来却学无以致用,这种痛苦却在时时啮咬着他充满憧憬的心。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没有气馁,没有颓废。他犁田、耙田、插秧、挞谷样样在行。在农场两年,两年都被评为五好战士,并被提升为班长。
1970年,在农场的劳动锻炼结束了。当时农场有150多名大学生,分到成渝两地的各有十名。王国金两年来的艰辛得到了回报,他追求完美的性格为他赢得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到了重庆市,他被分到二轻局重庆嘉陵无线电厂(1985年更名重庆无线电九厂)。他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带着一个铺盖卷,一木箱书,兴冲冲地来到了石坪桥正街一二九号。他从基层干起,扎实工作,兢兢业业,一干就是13年,他从一个普通职工一步步走上了副厂长的岗位。
雄关漫道真如铁
1983年8月,正是无线电九厂存亡之际、危难之秋,王国金从市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结业回厂,坐上了厂长的位子,也坐在了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火炉上。
此时的无线电九厂,已被逼到悬崖边上。从1981年至1983年,厂里连续三年亏损,一年比一年甚,已成惯性滑坡趋势。厂里人心涣散,不少人在盼着上面拿主意,等着“关停并转”。九厂有如一叶千疮百孔的小舟,在大海中挣扎,动辄舟覆人亡。王国金看着眼前这局残棋,这局眼看就要全军覆没的残棋,不禁有如履薄冰之感。摆在王国金面前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人心涣散,士气低迷:二是内外交困,无米下锅:三是人才匮乏,技术落后。三大困难如三座大山,压得王国金喘不过气来。如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王国金第一次被命运推上了风口浪尖!
后退一步,粉身碎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时穷节乃见”。险恶关头,巨大的困难没有把王国金吓倒,反倒激发了他骨子里的那股狠劲,越是困难越是斗志昂扬。“每逢大事有静气”,这是人们对王国金的评价,也是他性格中的一大特质。
王国金有个难忘的日子,那就是1983年8月9日。这天,全厂全面整顿开始,在全厂职工动员会上,他从八点半一直讲到十一点半,思前想后,一笔一笔算亏损帐,句句中肯,切中时弊。三百多职工围坐在进厂门的空坝上,没有一个溜号的。这天是无线电九厂奋进的起点。
1983年四季度,是王国金羞于见外人的难堪时候,他要躲帐。这一年,产品积压73万元,欠外单位借款53万元,欠国家贷款100多万元。最困难时,厂里连二十几块钱的发货的运费都拿不出来。怎么办?王金国看准了搞加工可以进钱,就放下脸面,四处去跑,干起拉生意的行当,凭着一股硬气,他终于要回了加工件,缓解了厂里的燃眉之急。
王国金躲得了厂外催债的,却躲不过税务部门。为了免税,他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终于感动了财政税务部门,免了厂里税款十几万元。王国金回想当年,对财政税务部门犹存感激之心:“那阵的日子才难过呦,多亏他们救了我们一把。”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王国金一坐上厂长位子,就四处高悬招贤榜,他不仅有伯乐识才的慧眼,更有用才的胆识和胸怀。1984年,王国金从省内外调进了15名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其中有6名工程师。王国金识才、用才、爱才得到了巨大的回报,厂里的技术力量增强了,仅1984年,就搞出了7项科研成果。
王国金是个脚踏实地的人,绝不贪大求洋、急功冒进,但一旦看准了,却绝不犹豫、全力出击。他没有不切实际去搞彩电、洗衣机、空调,他盯准了一样——收录机。搞收录机,厂里的基础优势可以充分发挥。于是,从国外引进了汽车音响设备生产线。
1983年底,厂里算了帐,原计划亏损五十几万元,由于及时抓了收录机、放音器和对外加工,结果只亏七万多元。鉴于此,这一年,上级同意全厂职工普调了一级工资。
全厂职工士气大振。
菊花须插满头归
打铁趁热。王国金打定主意,借上年调资的劲头,背水一战,扭亏增盈,彻底丢掉落后帽子。1984年,王国金抓了三件事:一、与上级公司承包,厂里实行层层承包:二、抓产品,着重抓好汽车收放机、电力启动器、电视电线、扩大机、收录机等;三、抓技术引进,用六万多美元引进一条汽车音响设备生产线,后来又改造成为电子整机生产线,生产出了泰尔森838型组合收录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年底一结算,工业总产值完成340万元,盈利15万元。1985年,无线电九厂开始腾飞,产值突破千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曾几何时,一个人心思散、濒临倒闭的小厂,竟跃居山城电子工业强手之林!
企业兴旺了,受到重庆市、四川省乃至国家的表彰不计其数,荣誉的光环也频频飞向王国金。这时的王国金又开始躲了,不是躲债,而是躲记者、躲媒体。有人要给他立传,他拒绝了:中央新闻纪录片厂要给他拍记录片,他也笑着婉拒。
“选择面朝大海,赢得春暖花开”,名利不过过日艮云烟,王国金对此不感兴趣。人生一世,所为何来,王国金有自己的答案——上对得起国家,下无愧于黎民!王国金或者是一个异类,或者有些不合时宜,但只有这样的王国金才是真正的王国金——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中篇 古来成败非关数 天下英雄大可知
盛名长恐见无因
古时怀才不遇者,常有如此慨叹:时也、命也、数也,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实成败岂是命数所定,所谓“天道由我”、“人定胜天”,个人奋斗才是成败之关键。
1985年至1986年底,是无线九厂最为兴旺之时,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还解决了住房问题,人人笑得合不拢嘴。而王国金此时却为盛名所累,平添许多烦恼。他可以拒绝众多媒体给他树碑立传,却无法拒绝九厂门口提货人的急切目光。几十辆大卡车排队等货,这样壮观的场面固然令人振奋,却也使他发愁:厂里就是再加班加点,也是供不应求呀。更让他烦恼的是,由于泰尔森838型收录机品质卓越,以致于成了当时市里各种表彰会的专用奖品,很多有关系的人拿着上级领导的批条对他围追堵截,让他不胜其烦。
没办法,王国金只好又躲了,不是躲债、躲名,这次却是躲提货商、躲批条,“无奈则躲,,似乎成了王国金的一大特征。与此相映成趣的是,翻开九厂发黄的厂志,有一副“历年盈亏曲线图”,与1985年以前一直在亏损线上下挣扎相比,1985、1986年的成绩真让人有高山仰止之感。
古人云:天生才士定多癖,君与此图皆可传。这或者就是对王国金的最佳写照。
曾随东南西北路
1986年底,王国金功成身退,离开了他奋斗了16年的无线九厂,调任重庆市无线电话公司副总工程师。当时,移动通讯技术在中国刚刚开始发展,北京、天津、重庆成为首批移动通讯试点城市。王国金刚进无线电话公司,就担负起了建设重庆市移动通讯网络的重任。
由于当时移动通讯的尖端技术中国还不具备,所以只有从国外进行技术引进。1987年初,王国金飞赴加拿大卡尔加里,考察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移动通讯生产厂,试用产品,进行技术和商务谈判。卡尔加里有什么风景他茫然不知,他只知道在价格上“斤斤计较”,几美分几美分地往下磨,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在卡尔加里草签协议后,1987年1月,中方与加方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签署了正式协议,重庆市移动通讯事业由此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
1987年2月,重庆市移动通讯网络基础建设动工,5月进行设备安装,9月技术调试,11月正式开通。从一无所有到初具雏形,仅仅用了9个月,效率之高、速度之快、质量之好,令加方工程师叹为观止。移动通讯网络建设中,最艰苦的莫过于基站的建设。中梁山、缙云山、鸿恩寺、长寿、永川……,每一个大型基站的成功建立都凝聚着王国金和同事们的辛劳和汗水。那一年,王国金走遍了重庆市的山山水水,行程超过5万公里。
王国金带领同事们发扬苦干、敢干和巧干的精神,两天的工作一天完成,国内不具备的先进技术就向加方工程师“偷师”,造就了一大批技术骨干,这些人后来成为重庆联通的技术班底,为重庆联通的发展莫定了技术基础。
1988年到1991年,王国金主要致力于解决移动通讯的终端问题,扩大网络覆盖面,使重庆市移动通讯技术一直处在全国的前列。直至今日,重庆市移动通讯技术依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王国金功不可没。
文章本是真儒事
1991年,王国金被重庆市经济委员会任命为重庆市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现重庆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主任,主管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提高工业科技化水平,促进生产力发展,这正是王国金带领无线九厂走向成功的法宝。市经委慧眼识才,给了王国金大施拳脚的机会。他从多年的工作中深切感受到,我国的工业普遍存在着能耗低、效率低的问题,以致竞争力低下。王国金对症下药,将工作的重心放在节约能源和提高效率上,从1991年至1995年,他先后主持推广应用新技术数十项,提高了重庆市工业的科技水平,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如应用于荣昌水泥厂、文峰水泥厂的等温炉窑技术,节约了能源,提高了质量和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应用于建设厂、轴承厂等大型工业的PLC技术,改进了车床、机床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产量、质量:应用于重庆氮肥厂的氮肥生产节能技术,节约了能源,提高了产量和产氮率:广泛应用于宾馆、CAD、CAM等系统的CMS系统集成技术,更是大大提高了重庆市自动化控制的水平。
王国金还在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学研同发展’’的工作方法,在全市广泛推广。由于重庆市在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的出色工作,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王国金有一次在潘家坪招待所主持召开一个“产学研现场研讨会”,国家经委、教委、科委等都居然专门派人赴渝参会,这样的例子不止一次。
从政四年,王国金为重庆市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科研成果做出了巨大成绩,大大推动了重庆市工业科技的发展。
出门一笑大江横
1995年,正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关键之时,王国金身在经委,更是深切感受到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也隐约看到了时代潮流后面所隐藏着的历史契机。
王国金不求名利,从政也非本意,中国数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对他没有丝毫影响。对他来说,这一辈子,能踏踏实实为国为民做几件有益的事,才是最重要的。然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机制僵化、人浮于事等种种弊端,却让他常常感到束手束脚,无法一展抱负。很多时候,一些高新技术由于思想、体制和人事上的原因,而不得不束之高阁,就此胎死腹中。
那时,王国金已年过半百,他知道,再不想办法大干一场,也许以后就没有多少机会了。根据他多年从事技术推广所积累的经验,他认定,智能控制工程在将来必有远大的前景,既然在经委无法实现理想,那就不破不立,从头干起。他毅然辞去了市经委的职务,下海经商去了。
当年很多人不理解他的“疯狂”行为,为他感到惋惜,而他们现在应该可以明白,王国金当年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
这正是: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下篇 千里不辞行路远 时光早晚到天涯
黄沙百战穿金甲
1991年,王国金从重庆市经济委员会出来,再无掣肘顾虑,平生抱负大可一展,真有“龙腾碧海、虎啸山林”之感。他着手创建重庆金威智能控制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现代消防、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等工程设计、施工、维护及相关产品的研发。
作为一个专业的智能控制工程公司,在当时绝对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同行少竞争就少,但同样市场也小,人们的接受程度不高,而且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市场开拓难度极大。
公司成立第二年,王国金才接到第一单生意棗市农业银行大厦消防工程。这个项目超过4万平方米,工程金额lOO多万元。王国金高质量地完成了这个项目,得到了业主的极大好评,掘到了他下海后的第一桶金,也使他看到了智能控制工程的远大发展前景,愈发坚定了他从事这个行业的信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他带领他的同事们,慢慢地但却是稳定地发展壮大着,同时也积极地培育市场。从几个人的小公司到1998年初具规模,再到目前重庆市同行业中执牛耳者,14年的呕心沥血,10余个省市的奔波转战,100多个项目的倾力打造,其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外人难为所知。
王国金深知管理、质量和人才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他从公司创立之初,即秉承“源白社会,回报社会”的企业宗旨,奉行“始终追求最好”的服务理念,遵循“质量为生存之本,质量第一,顾客至上,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凭着先进的管理理念、成熟的管理模式、雄厚的技术实力,在智能控制工程行业里自由搏击,所施工的项目包括政府、金融、通讯、冶金、电厂等要害部门,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超过90%。
业绩见证实力。1998年,重庆联通公司南方花园机房项目,7个公司参与竞标,金威中标;达川地区工商银行项目,7个公司参与竞标,金威中标;2000年北京中关村集团在渝投资的“万寿华庭”工程,12个公司参与竞标,三轮角逐后金威中标……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重庆联通公司的大面积气体灭火工程,金威公司做到一次性试压成功、验收合格,质量之好、信誉之高,受到质检部门、业主、消防部门和美国工程师的高度赞誉。类似情况,在珞璜电厂、兰州小西湖110KV变电站、万州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西亚大酒店、渝高广场、达川地区工商银行等工程施工中得到充分体现,受到一致好评。
现在,金威公司已经具有消防、安防及建筑智能化的各项专业资质,拥有多种著名智能产品在重庆的独家代理权,并于2003年元月率先在同行业中通过了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领跑者的实力凸显无疑。
非常事平常心
其实,评价王国金只需8个字——“做非常事,怀平常心”。他似乎一生都这样沉稳内敛、不事张扬,即使金威已大名鼎鼎,而他依然行事低调、甘愿无名。
他衣着朴素,神情坦然。走在街上,你绝不会以为他是老板,甚至你特别留意,也未必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找到他——王国金似乎没有任何可供记忆的特征,然而,这就是他的人生态度,或者也是他唯一的特征。
王国金的头衔很多,他是重庆市商业贸易投资协会副会长、重庆市王氏商会筹备组组长、重庆市王氏商会拟任会长、重庆市消防协会理事、仪器仪表及自动化协会理事、民营企业家协会理事、消防资质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许多头衔他自己都记不清,也不愿去记。但20年来,王国金虽不愿张扬,但他在许多业主的记忆里却鲜活如昔。
1993年,王国金接下了成都市顺城街地下商场“天座商城”的消防系统工程,该商场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长1.3公里,对消防工程的质量要求极高。1993年底,由于商场个体业主进行二次装修时使用香蕉水不慎,结果引发大面积火灾。由于该商场地处成都市繁华地段,所以,当四川省消防总队接到火警电话时,对这次火灾非常重视,全体消防队员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可是消防车尚未启动,商场方面又打来电话,称火灾已经扑灭。总队长高雨祥不敢相信,赶到现场一看,大火果然已经扑灭,而且商场内损失极少,也未造成人员伤亡。
原来大火刚起时,商场的自动消防系统及时报警并自动启动,喷淋系统自动灭火、防火卷帘自动隔断、排烟系统自动排烟,一场大火就此消弥于无形。为此,商场的设计单位和四川省消防总队相继给王国金发来感谢信。在王国金几年后到成都时,总队长高雨祥还特别请他吃饭,一再说“要不是老王,我可就只有引咎辞职了”。
“绝世声名传闻里,最好交情见面初。”这件事王国金之所以记忆深刻,是因为他所施工的工程发挥了作用,价值得到体现,所以感到无比欣慰。
风物长宜放眼量
2003年,王国金适逢花甲之年。奋斗一生的他也不禁起了“归老田园”之念。他走了许多地方,最后看中了梁平“百里竹海”景区。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王国金不懈奋斗的秉性,却让他不由自主地想了许多。“东有山,西有竹,平坝有文物,地下还有阴沉木。”其中的“竹”即是位于梁平西部、长100里宽60里的“百里竹海”,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然而作为一个省级风景区,“百里竹海”的景观效果、旅游景点、旅游设施等完全还处于原始粗陋的状态。如此大好资源不能好好利用,委实是暴殄天物。为何不开发出来,以回报社会、造福人群,并实现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呢?
2003年9月13曰,王国金投资控股百里竹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同日,与梁平县竹山镇签订了开发“百里竹海”风景区观音洞景区49年的协议,独家享有观音洞景区的开发经营权。观音洞景区位于“百里竹海”风景区中部,是“百里竹海”风景区开发建设中最关键的一环。有鉴于此,王国金提出“建点带面、逐步发展、富民为本、科技兴业”的开发方针,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旅游、商贸为基础,以种植业、加工业为支撑,以房地产业、体育休闲业为龙头打造观音洞生态园区,力争经过“两年起步、五年建设、十年升位”的发展阶段,将观音洞景区打造成为重庆市乃至全国闻名的生态经济明珠和旅游胜地。观音洞景区建设仅半年,他就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10多万元。同时,随着观音洞景区建设的进行,相邻的天星塘、百竹园、明月湖、竹丰湖纳入了公司的发展规划,高尔夫球场、俱乐部、别墅等项目也逐步提上了公司的议事日程。
目前,重庆金威智能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自1990年创立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从事现代消防、安全防范、智能建筑的产品研发、方案设计、工程施工、维护保养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现有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国家壹级、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国家乙级、建筑消防设施维修保养A级、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维修贰级、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叁级 、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贰级、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叁级等资质。同时,公司采用层级式管理与职能化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于2002年元月取得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企业的管理水平更加科学化,并为实现对顾客的质量承诺提供了必要保障。此外,该公司还拥有了一批电子、电气、自控、暖通、给排水、机械、建筑、计算机等专业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和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设计、施工、安装队伍,为施工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1年5月4日,是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这天,阳光灿烂、春暖花开、姹紫嫣红。下午2时,重庆市商业贸易投资协会王氏商贸发展部(或委员会,简称渝商王氏)、重庆市百家姓文化交流协会王氏分会(简称渝姓王氏,以上两个单位合并简称重庆市王氏商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渝中区清寺五斗米集团会议室正式举行。通过选举,王国金全票当选为重庆市王氏商会会长会长。作为拥有近300万人的重庆王氏的领头雁,这既是对王国金的充分褒奖和肯定,也是对年仅七旬高龄的他再次提出的挑战与信任。
回首往事,王国金觉得一生无憾,可谓“仰俯无愧于天地”。20年来,他向国家纳税近1000万元,安置就业近300人。同时,王国金还十分热衷公益事业,先后向重庆、四川、新疆等地的贫困学生、受灾群众无偿捐款近100万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无迹可寻羚挂角,忘机相对鹤梳翎。”在这个宁静的夜晚,品一杯清茶,与一位心胸豁达的老人谈天,感受他当年、现在乃至注定一生的不平凡,实在是一件令人一洗俗尘、心情愉快的事。
古人云:君子循天理,仰不愧,俯不怍,举止自如,故常泰。王国金一生写照,尽在此语之中。
王国金(左四)在重庆市王氏商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讲话,重庆市人事局原局长、重庆市王氏商会名誉会长王方启先生(左三)等出席
转载自重庆市王氏商会网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